胡永鋒
【摘要】物理教學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就要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我們要采取恰當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層次地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創造思維 方法 創新意識 培養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與生物學、化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物理學不僅本身得到了迅速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物理教學應著眼于造就一大批開拓型、創造型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科學發展的需要,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夯實基礎,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好準備
現代教育要求:不僅要給學生知識,還要使學生具備對知識的相當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創造性應用能力,而這都要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上,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注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所謂思,就是培養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2.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種規律、現象的一門科學,觀察能力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前提,要會觀察周圍的各種現象,發現其內在的問題,為此,可加強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有觀察的直觀形象的對象,可看到研究對象從出現、發展到消失變化的全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在物理教學改革中,要真正實現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1.注意采用創造性的教學措施
教學中,要注意采用靈活、科學的管理措施,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實踐性的作業,改進和提高教學實驗水平,并采取各種可能的方法,把學生的知識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去,要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博才多藝,滿足時代進步的需要,教學中,要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上,使學生具有獲得點石成金本領的愿望和思維。
2.注意采用創造性的教學方法
(1)要引導學生把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起來,學會知識能力的遷移,做到舉一反三,如“密度”、“比熱”、“電阻”三個概念的理解,如果突破“密度”概念的理解,建立起正確的牢固的觀點,對后面兩個概念只要通過類比,學生就很容易掌握,當學生學會了這種知識、方法的遷移后,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就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地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要引導學生用不同知識進行討論,分析同一問題,加強知識間的聯系,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解,又能使知識縱橫聯系,形成一個整體,還能加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如測物體密度,可以用密度計直接測定,也可以根據其定義測定,還可以利用浮力知識、壓強等知識來測定,這種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在用不同方法測定密度時,我們也要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最簡單,哪種方法誤差最小,這種形式的教學,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記憶,更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
(3)重視物理實驗教學中創造思維的培養。在實驗教學中,從實驗意識的產生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結果的分析到實驗報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維活動,每一步都有思維結果,所以,物理實驗有利于把學生帶入發現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問題之中和在解決實驗問題之中鍛煉思維能力。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①啟發學生實驗思維的積極性
興趣是思維活動的觸發劑,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發生興趣時,思維就會活躍起來,但是,如果單純由“實驗”的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能是直接的興趣,如果沒有更深層次內涵的吸引,維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學生持久的興趣,保持興趣的活躍性,保持興趣的生命力、創造力,就要善于應用種種誘因,比如在壓強知識的學習中,首先從生產和生活實際引出實驗課題,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并明確實驗的目的、實驗的意義,再不斷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問題,如:在氣功表演“睡釘床”的節目中,釘床上的釘子如果只有一根,情況會怎樣?又如:生活中如果大氣壓強消失了,我們及我們自己的生活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來促進學生的觀察、思考,而思維總是在觀察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實踐證明,有意識地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好方法,我們要善于利用實驗中的問題,以及在輔導實驗的教學中巧妙地引導和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創造力,讓學生在良好的興趣引導下,完成創造思維的培養。
②要重視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要對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培養,就要特別重視對其思維邏輯性的培養,使學生的思維走入正確的軌道,才能使思維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
思維的邏輯性主要指能正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進行思維和表達思維的結果。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獲得大量具體的、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對這些材料經過思維、抽象和概括中各種現象的屬性、聯系,再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地知識體系,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概念體系是物理科學知識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但是,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自己通過思維來取得這些概念,通過實驗、觀察、思考形式這些概念,并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把它們表達出來,在教學中的這種堅持讓學生給概念下定義,讓學生推導實驗的結論,實際上就是訓練了學生的思維的邏輯能力,而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讓學生獲得思維的健康發展,才能讓思維有生命力,從而為以后的創造思維的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