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欣 蔣 菁
摘 要: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研究如何由口腔技師把臨床口腔醫師的修復理念、修復治療計劃、創新性修復治療設計方案最終完全體現在口腔修復體的修復效果上的科學。該專業要求學生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背景,更要求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法是能夠加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動手能力并使二者能夠協調一致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
關鍵詞:口腔醫學技術;行動導向教學法
作者簡介:郭蕊欣(1973-),女,河北寧晉人,唐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醫療,修復教學及臨床;蔣菁(1969-),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修復教學及臨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09)35-0042-02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一門以滿足口腔臨床需求為前提,以口腔臨床醫學、材料學、生物力學、心理學、解剖生理學、精密鑄造與加工、模具、材料成型技術、色彩雕刻為基礎,研究各類口腔修復體的設計、加工制作和修補等工藝過程的科學。在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教學中,既要滿足專業理論知識夠用、實用的要求,又要結合口腔修復工藝制作的特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掌握工藝基本技能,在實踐操作中一絲不茍地執行工藝操作流程,適應專業工作的需要。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能夠加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動手能力并使二者能夠協調一致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引導學生同時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以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通過行動的引導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形成關鍵能力,其基本意義在于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人,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行動導向教學法具有以下五個特點:{1}以能力為本;{2}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行為模式;{3}以學生為中心;{4}教師的角色轉變;{5}目標學習法,其類型有實物展示法、卡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大腦風暴法、模擬情景教學法等。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使用,既可以單項使用,也可以綜合運用。怎樣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于口腔醫學技術教學中呢,下面根據教學實踐逐一詳述。
一、樹立“用教材”的教學思想
在以前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堂上講得過多,除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有的教材主要適合于教師教。現有教材的編寫思想主要是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編寫體例上往往是先大段大段地講原理、講理論,最后才用很少的篇幅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也按照先理論、后實踐的思路,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去裝填。在現有教材改革之前,教師應該樹立“用教材”的教學思想,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用教材”要求教師對現有教材進行處理,除了根據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要求對教材內容及時進行適當增刪外,在教學設計時還要具體對每個模塊的內容進行處理,以應用為目標,根據行為導向教學法的要求,打破教材體系,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析”的思路,重新設計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樹立“用教材”的思想;有了“用教材”的思想,教師才會設計出好的教學方案。
二、實物展示法
口腔醫學技術教學涉及到多種技術、工藝、設備、工具、材料和樣本,我們可以通過訂購、借用、制作等方式在實訓室展示實物或者模型,讓學生有直觀感性認識,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看到各種設備,還能親眼看到操作,甚至能親身體驗到企業的環境以及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企業的管理制度及企業文化等,從而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崗位有一個具體的認識。
三、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是在展示板上釘上由學生或教師填寫的有關討論或教學內容的卡片,通過添加、移動、拿掉或更換卡片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的研討班教學方法。
采用卡片展示法教學的主要工具有張貼版、蓋紙、書寫卡片、大頭針、記號筆和剪刀等。
1.設定題目。通過討論交流,教師將寫有要討論或解決的課題的卡片釘在展板上。例如題目:如何使烤瓷修復體能夠達到與患者相匹配的自然美。
2.搜集意見。學生把自己的觀點以關鍵詞的形式寫在卡片上,如比色、信息傳遞、色彩再現等,并把卡片釘在展示板上。卡片書寫要工整清晰,字體稍大一些。
3.加工整理。師生共同將卡片進行增減、移動、分組和歸類,通過系統整理得出結論。
4.總結。教師總結討論結果,并在展板上用各種顏色的連線、箭頭、符號進行標示。
5.將卡片粘貼在展板上成為最終結果。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或介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討論和表達自己的意見,其目的是要獲得一個所希望的、能夠代表大多數同學意見的結果。
四、臨床實例分析法與大腦風暴法
臨床實例分析法是指把臨床中的真實病例交給學生研究分析;大腦風暴法是以會議的形式對某一問題進行自由地思考和聯想并提出各自的設想和提案,所有參與者不對其他人言論進行任何評價。在口腔醫學技術教學中可以使用臨床實例分析法和大腦風暴法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的能力,讓學生分析臨床診斷和醫患、醫技交流以及口腔修復操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其步驟如下:
1.展示臨床實例并提出問題。例如:患者XXX,女,46歲,25、26缺失五年未修復,27向近中移動約半個磨牙位置,如何排牙能恢復較大的咀嚼功能?
2.學生分組討論。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控制好討論秩序。
3.記錄并匯總。
4.總結評價。通過討論與分析,學生得到不同的結論。有的認為應該在缺牙位置排入兩個前磨牙,有的則認為應該正常排好25,剩余間隙排半個磨牙等等。無論哪種結論,學生都列舉了充足的理由。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老師應充分尊重每個合理性的建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五、模擬情景教學法
通過對臨床診療或口腔修復體制作環境、過程的模擬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1.形式選擇。模擬臨床診療或口腔修復體制作的選擇有以下幾種形式:(1)組織參觀行業內著名的醫院或義齒加工廠,這樣的單位規章制度完善,管理嚴格,流程合理,技術先進,內部分工細致,是很好的模擬對象,通過深入細致的了解激起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2)教師自己設計的醫院或企業。模擬真實醫院或企業操作的好處是接近實際,但現實中的醫院或企業由于自身業務的關系,不一定完全采用標準的流程和技術,這可能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有偏差,但是由教師設計出的“完美企業”則可以避免以上問題。
2.分配角色。模擬情景教學法角色的分配必須按實際的崗位及人數比例進行設置,設計的模擬情景要盡可能貼近實際情況。
3.進行場所和工具的準備。(1)實習基地醫院或企業。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直接在醫院或企業進行真槍實彈的練習,則無論是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方面還是在為以后在該企業的實習準備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學校實驗室。學校的實驗室是一種通用性很強的實驗室,采用較標準的流程,少受時間制約,不需要考慮企業等外界因素,方便實用;(3)普通教室。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實驗室,也可以利用一個大教室來作為實驗場地,以簡單的設備、工具、材料和桌椅等來臨時組建一個場景。在組建的過程中,教師作指導,主要的布置工作由學生完成,這樣,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了,印象也加深了,這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結果。
4.進行活動過程的控制。在活動之前,教師對活動進行詳細的介紹,選擇好“業務負責人”即各活動組組長。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只有在必需的時候,教師才進行教學干預。
5.進行評價和總結。完成上述過程后,教師要及時地組織討論和總結,加深學生理解,同時對學生的表現、效果等進行評價,并采取適當的激勵機制。
綜上所述,通過行動導向教學的各種方法的結合使用,可以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仿真訓練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各崗位技能和工作方法的理解,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奠定崗位工作的基礎;通過學生對各崗位資料的訓練和操作,增強感性認識,加強對操作規程和方法的理解,培養學生處理問題、分析問題及動手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很好的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學生走向社會盡快勝任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陳啟琛.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催化作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2).
[3]黃謙.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醫學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2).
責任編輯謝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