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華
化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這就使得一些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一味的講求語言和理解的科學性,而忽略了學生興趣的激發。實際上要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學生興趣的激發是非常重要的,而課堂引言恰恰是引起學生興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好的引言不僅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及學習內容,還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每一節課如何引出所學內容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化學課堂引言必須要“語言精練,啟發性強富有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化學課堂引言方式很多,在確定引言方式時必須根據每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而且設計引言時要注意配合交叉運用,不能每堂課都用一種模式的引言,否則就起不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了。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引言方式:
一、提問式
采取提問的方法引出新課,該方法是在提問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有待于本堂課去解決。例如:在講“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在已學過的氯氣性質和用途基礎上提出問題:“氯氣的化學性質有哪些?氯氣的用途有哪些?”在同學們回答之后,教師提出新問題“氯氣的用途很廣,除了消毒外,還大量的用于制漂白劑,那么,這些氯氣是怎樣制得的呢?”這時學生的求知欲望就會很強烈,很想知道這個問題。這時教師及時點明課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新課就引出來了。
二、復習式
采取復習的方法引出新課,對于有聯系的知識內容比較合適。例如在講《鹵族元素》時,就可以采取復習氯氣的化學性質入手,老師講述“氯原子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氟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的最外層也有7個電子,所以它們單質的化學性質有相似之處。但由于它們的電子層數不同,所以在化學性質上也有不同之處。”老師點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鹵族元素》。這樣就把新課引出來了,同學們既學到了新知識,又鞏固了舊知識。
因課施教,方式多樣。學科不同、內容不同,銜接的方式也應有所變化。如音樂、美術、體育一般多采用練習、演示的方式,先讓學生練習一下上節課的動作或技巧,看其是否掌握和熟練,再進行矯正和指導,然后傳授新的內容。而語文、政治、歷史、哲學、外語等課則常借助提問、講述、引證來進行。物理、化學、數學則以練習、實驗、演示為主,或鞏固、印證前面所學的知識,或以此為基礎展示新的矛盾和問題,讓學生思考。
三、實驗式
化學是一門重視實驗的學科,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引入新課。例如在講“銨鹽的性質”時可以分別取少理銨鹽樣品放入試管中加熱,同學們觀察現象,再取少理樣品分別加入到盛有氫氧化鈉的試管中加熱,觀察產生氣體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的現象,讓同學們總結銨鹽都具有哪些性質?這時教師點題,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講的“銨鹽的性質”。
四、直觀式
這種方法就是采用讓學生觀察實物、模型、圖表、視頻等教具,再做出結論,從而引出新課。例如在講“硫酸”時老師拿出一瓶濃硫酸,在同學面前展示,提出問題,這是什么顏色?什么狀態?同學回答后教師再打開瓶塞,讓同學們觀察,聞氣味,同學回答之后,教師又問:這是什么物質?(學生難以回答),教師點題,這就是本節我們所要講的一種重要的常見的酸——硫酸。
五、啟發式
采用啟發的方式引出新課,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再由學生討論,然后教師整理、歸納。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六、激情式
激情式就是利用語言、設備、環境、活動、音樂、繪畫、視頻等教學手段,制造一種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處于積極學習狀態的方法。
總之,一堂精彩的課首先要有一個精彩的引言。在化學教學中,化學教師只有把握好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得體的化學引言,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效率。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