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華
“發展文化經濟,建設文化大省”。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文化強省的戰略決策,湖南文化產業也因此走在了時代發展前列。目前,文化產業已成為我省第六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在全國和中部地區分別排在第8位和第2位,占GDP比重分別排在第5位和第1位;“湖南文化現象”呈現出獨特的魅力:“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享譽全國;湖南衛視收視率長期保持全國省級衛視第一; 湖南出版位列中國地方出版實力三強;以宏夢卡通為代表的原創動漫產量排名全國第一。由此可見,文化強省戰略已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以來,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尚未消除的情況下,我省充分利用文化產業的逆經濟周期特征,出臺各種政策,以文化產業促結構調整,以文化產業促經濟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近年來,湖南金融業通過信貸支持大力助推文化產業的發展。截至2008年末,全省文化產業貸款余額46.8億元,分別比2007年、2006年增長14.7%和36.8%。以建行湖南省分行為例,截至2009年9月,該行對全省文化產業客戶的意向簽約金額已達到150億元,對24家文化產業客戶實際授信金額超過60億元,實際貸款投放也已超過20億元,近三年的年均增幅超過30%。但從全省實際情況看,由于文化產業在資產結構、盈利模式和運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有屬性,以及金融創新、配套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金融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仍然相對較弱,文化產業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遠低于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產業客戶融資過于依賴銀行貸款,銀行服務手段比較單一,貸款集中于大城市、大企業和傳統文化企業,對中小企業特別是新興文化企業支持不夠等,這與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與省委省政府文化強省戰略、與銀行自身優化發展的戰略都是不相適應的。
同時,文化產業資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長,且收益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資金用途難以控制、風險防范和控制手段不足;無專門的客戶評級辦法;抵(質)押不足或價值難以確定,變現困難,甚至面臨法律風險。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筆者認為,金融機構可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1.選準選好客戶,突出支持重點。突出支持重點文化產業。如廣播影視業、出版業、動漫業等優勢文化產業。突出支持省級以上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支持企業集團和大型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媒體經營,聯合兼并重組,做優做大做強;支持發展外向型企業,支持文化企業“走出去”,開拓境外市場,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突出支持園區基地建設,根據湖南文化產業布局,支持長株潭城市群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打造成為全省文化產業核心增長極和具有全國影響的文化高地;支持大湘西地區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園區基地,支持大湘南與湘東地區大力發展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基地。突出支持有活力、成長性好的中小文化企業,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原則,支持優勢明顯、特色突出,商業模式清晰、盈利能力較強的中小文化企業快速發展,有效激活市場競爭、繁榮文化市場。
2.細化信用評級模式。積極爭取上級行支持,細化現有的客戶信用等級評級模式,根據文化產業各子行業特點,合理確定信用評級要素,科學設計內部評級指標體系、評級模型和打分標準,如對無形資產占比較大的文化企業和項目,酌情考慮專利、商標、版權、著作權、商譽等無形資產以及經評估的文化產業投資項目價值的權重,加大對企業信用、未來成長性等非財務因素的考察力度,結合實地調查結果,靈活、有效地劃分文化企業信用等級。
3.適度放寬準入標準,培育合格融資主體。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適度放寬文化產業市場準入條件,降低客戶門檻,整合省內文化資源,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做優做強骨干龍頭企業,加速文化產業集聚,培育一批主業突出、上規模、有實力的文化產業集團,規劃和建設一批有規模、有競爭力、有特色的產業基地和園區,引導中小文化企業規范內部管理,明晰商業模式,向“專、新、特、精”方向發展,與大型文化企業形成優勢互補、交錯競爭的市場格局。
4.完善授信審批制度,簡化審批流程。對主營業務突出、商業模式清晰、盈利能力強、信用記錄好的文化產業集團進行包括貸款、承兌、保函和貿易融資等業務在內的綜合授信,同時在滿足外部監管要求和內部控制規定的基礎上建立快速審批機制,對其重點項目建設在貸款利率、用款計劃等方面給予優惠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適當簡化授信審批手續,縮短審批周期,提高審批效率。
5.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突破信貸融資瓶頸。根據不同類型、規模、資產結構,以及地區文化產業融資主體的資金需求特點開展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積極探索以專利權、版權、著作權、收益權、銷售合同等無形資產以及其他權利為質押,開展質押貸款業務;對需要并購、重組整合行業資源的文化產業集團,可提供并購貸款、搭橋貸款等產品促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對農村文化市場,要積極拓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覆蓋范圍。組建了專業的文化產業金融服務團隊,有針對性的為文化產業客戶提供服務。
6.加強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銀行間合作,靈活運用金融產品,拓寬服務范圍。金融機構要加強與產權交易機構、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等的業務合作,為我省重點文化產業集團開展并購重組,提供銀團貸款、投資銀行業務、證券化金融產品、信托產品、上市推介、財務顧問、咨詢業務、國際業務、資信調查等一攬子綜合性金融服務,推動省內文化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為文化企業尤其是多元化經營的文化產業集團提供電子銀行、現金管理、機構理財、年金業務等資金管理服務,提高其內部資金配置、營運效率;依托現代化支付結算體系,為文化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結算服務。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