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摘要:旅游景區翻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即對外宣傳當地的旅游資源,以達到吸引國外游客、招商引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目的。但是,如果譯文充斥著大量的錯譯、漏譯、死譯,翻譯就變成無的放失的盲目行為,不但不能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反而會有損當地的形象。以貴州雷山景區英譯為例,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以期拋磚引玉,引起同仁和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
關鍵詞:雷山;景區;翻譯;目的
中圖分類號:F591.9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7740(2009)11—0024—03
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業也日益繁榮。我國歷史悠久,地緣遼闊,擁有秀麗的風光和燦爛的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而很多外國游客也渴望通過旅游來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情風俗和經濟發展的情況。在游覽的過程中,他們往往通過閱讀旅游文獻資料了解旅游景區的特色,因而,旅游景區的翻譯就成為我國地方對外宣傳的重要媒介和橋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與之極不協調的是,有些地方旅游景區的翻譯,譯文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這不但不能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反而會有損當地的形象。本文以貴州雷山景區英譯為例,探討其中存在的的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以期拋磚引玉,引起同仁和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
一、旅游景區翻譯的目的性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德國的卡塔琳娜·萊思(K.Reiss)、漢斯·弗米爾(H.J.Vermeer)、賈斯特·霍斯一曼特瑞(J.H.Manttari)以及克里絲汀·諾德(C.Nord)等學者提出的“功能翻譯理論”為翻譯理論研究開辟了一個新視角。此理論的核心是翻譯目的/譯文功能[1] 。
該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萊思提出文本類型與翻譯策略論,強調任何一種翻譯類型都是在特定環境中為特定的翻譯目的服務。而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弗米爾提出目的論(Skopos Theory)。其主要概念是,所有翻譯遵循的首要規則就是“目的規則”,翻譯目的決定翻譯策略與具體的翻譯方法。弗米爾認為,翻譯的結果是譯文,但譯者必須清楚地了解翻譯的目的與譯文功能,才能做好翻譯工作,產生出理想的譯作。后來萊思與弗米爾在合著的《翻譯的理論基礎》(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84)一書中,指出了目的論的具體準則(Munday 2001:78-79):(1)譯文(TT)決定于其目的(determined by its skopos);(2)譯文為目標語文化社會提供信息,其關注點是把源語語言文化信息轉換為目標語語言文化信息;(3)譯文不提供模棱兩可的信息;(4)譯文必須能自圓其說(internally coherent);(5)譯文不得與原文相悖(coherent with the ST);(6)上述所列五條準則的順序表明其重要性的先后順序,而所有準則都受目的論之支配[2] 。
旅游景區翻譯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很明確的目的性,即通過把有關旅游景區的各種信息翻譯成外文,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對外發表和傳播,讓國外游客明確無誤地理解譯文所傳遞的信息并喜聞樂見,以達到吸引游客、招商引資的目的。所以,為了使旅游景區翻譯有的放矢,譯者就必須充分了解翻譯目的,否則,翻譯就成了無的放失的盲目行為,預定的目的就無從落實。
二、雷山景區翻譯中的“盲目性”
雷山,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據當地有關部門介紹,雷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孕育了二千余種生物物種,含國家珍稀保護動植物資源五十余種。雷山集生態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據說,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官員在實地考察后公布,雷山縣境內的雷公山是當今人類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凈土,是人們追求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的理想王國,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地區之一,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吸引著八方游客、四海嘉賓,因而成為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點之一。由于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民俗民風,雷山還被選為2008年奧運火炬在貴州境內傳遞的三個地點之一。
筆者受友人邀請,于去年暑假期間到雷山一游,感覺的確景色秀美、氣候宜人、民風獨特,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但由于交通不便,開發較晚,雷山“藏在深閨無人知”,因而需要大量介紹當地旅游的宣傳資料。由貴州雷山民族旅游開發公司推出的《城市檔案》雷山特輯的出刊,無疑是一重要舉措。特輯對雷山的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歌舞表演、民風民俗等都作了專門介紹,成為當地外事、旅游部門饋贈客人的禮物。令人遺憾的是,筆者發現,盡管該刊紙張高級、圖文并茂、印刷精美,但是上面的英文翻譯,存在大量的胡譯、亂譯、瞎譯現象,具體表現在譯文中就是錯譯、漏譯、死譯比比皆是。這樣,翻譯就完全不顧及旅游文本翻譯的功能與目的,而變成隨心所欲、無的放失的盲目行為。這樣的譯文不但不能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反而有損雷山的形象。
1.錯譯
(1)大小寫錯誤
本文探討的譯文都是某一篇幅的標題翻譯。一般而言,英語標題中除了每個實詞的首字母應該大寫外,其余字母都用小寫,但《城市檔案》中的英文標題存在不少的大小寫錯誤,如:
①原文:《走進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苗族文化中心——雷山》[3]
譯文:COMING INTO CHINA LEISHAN
②原文:苗年——在歲月的洗禮中突現魅力[3]
譯文:Miaolian——Miao annual showing the prominent glamour among the baptism of years.
且不說以上英語譯文如何,同為標題,例①全部為大寫字母;而與其相反的是,例②則分別除了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外,其余則都為小寫字母。
(2)單詞拼寫錯誤
③原文:人類疲憊心靈棲息的家園——貴州雷山[3]
譯文:Leishan In Guizhou——the Homenland for Perching of the Human Tired Soul
④原文:無限風光盡在雷公山[3]
譯文:Limiteless scene in Lei Gong
且不說用詞是否恰當,句子是否正確,例③中的“Homenland”正確的拼寫應該為“Homeland”; 例④中的“Limiteless”則應該為“Limitless”。
2.漏譯
翻譯講究的是忠實、通順,但《城市檔案》的英語譯文卻沒有做到這一點。里面有些譯文不全,原文信息在譯語中有漏譯或損失的現象。這樣一來,信息傳遞就存在障礙,外國游客由于無法理解其中的內容,翻譯也就達不到宣傳的目的。比如:
⑤原文:歷史的演變:造就雷山眾多的苗族支系和部落社會[3]
譯文: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姑且不論譯文恰當與否,譯文中只表達了“歷史的演變”的內容,而隨后一句“造就雷山眾多的苗族支系和部落社會”則漏譯。按原文的意思,應該“歷史的演變”是“造就雷山眾多的苗族支系和部落社會”的原因或因素,所以是比較重要的信息,應該在譯文中有所體現。
⑥原文:海內外游客對雷山的印象[3]
譯文:Overseas Visitors Impression of Leishan Mountain
很明顯,本譯文把“海內外”變成了“海外”,置國內游客于不顧。如此“厚此薄彼”,恐有違原文本意。
3.死譯
譯者幾乎完全是機械地一對一的死譯,認為只要把英文用“對號入座”的辦法去取代中文,就算了事。這樣翻譯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被人接受,外國人根本看不懂,造成交際誤解,有時還鬧出啼笑皆非的笑話。死譯的主要原因是譯者沒有真正理解原文的意思所造成的。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宗炎先生(1984)曾指出“辨義為翻譯之本”,這一觀點明確指出了理解是翻譯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只有正確的理解,才可能有完善的表達,例如:
⑦原文:苗年——在歲月的洗禮中突現魅力[3]
譯文:Miaolian——Miao annual showing the prominent glamour among the baptism of years.
譯文不但把“苗年”的拼音寫錯(應該是“Miaonian”而不是“Miaolian”),而且其余單詞完全是機械地一對一的“對號入座”式的逐字翻譯,因而,整句譯文不知所云,叫人摸不著頭腦。
很顯然,“歲月的洗禮”中的“洗禮”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即“隨著歲月或時間的流逝”,而絕對不是基督教中的“洗禮”(baptism);“突現魅力”也只是“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不是“表現出‘突出的魅力”(showing the prominent glamour);另外,整個句子“Miao annual showing the prominent glamour among the baptism of years”更是毫無章法、毫無意義的詞澡堆砌。其實,原文的基本意思是“苗族的新年很有吸引力”,或者“具有吸引力的苗族新年”。因而,原文可以譯為“Miaozus Lunar New Year——An Increasingly Charming Festival”則可。
⑧原文:超短裙苗第一村——新橋[3]
譯文:First Village of Miniskirt——New Bridge
在我國的城市鄉村、旅游景區、名山大川,到處都可看到“第一X”的牌扁或名稱,如“第一關”、“第一泉”、“第一廟”、“第一祠”、“第一山”等等。有的地方也直接把“第一X”譯成“the first...”。其實不然,這些所謂的“第一X”往往只是自封的符號,并沒有經過什么權威機構的認證和排名,因為這根本無須也不可能排出過一、二、三來,因而并沒有科學根據。翻譯時大可不必用序數詞“first”,只要用“famed”、“famous”或“well-known”(“以……聞名”)即可。如機械直譯,會導致外國游客的質疑,如:
原文:“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代大詩人李白一首著名的《贈汪倫》的詩,使曾遍布唐代詩人足跡的涇縣聞名天下。涇縣位于中國安徽南部風景如畫的黃山腳下,面積2 000多平方公里。從涇縣向西南約40公里處,就是桃花潭。鎮子里有上百幢畫龍雕鳳的古民居,其中既有中國最古老的會館,也有被專家題名為“天下第一祠”的祠堂。
譯文:Jingxian county, covering an area of 2,000 square kilometers, lies at the foot of the scenic Mt. Huangshan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40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the county seats the town of Taohuatan, site of over a hundred ancient folk dwellings with carved beams and painted pillars. It also boasts the oldest guildhall in China, and a famed ancestral temple.
從以上譯例的下劃部分看出,譯者并沒把“天下第一祠”譯成“the first temple of the world”,而是譯為“a famed ancestral temple”。所以,“超短裙苗第一村——新橋”,可以譯為“Xinqiao—A Village Famed for Miniskirt”。
類似以上的種種翻譯問題,《城市檔案》中還有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是一斑窺豹,就其中一些典型例子進行探討。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明顯的翻譯問題?以筆者拙見,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沒有請專業英語翻譯人員來翻譯,甚至干脆直接借助翻譯軟件來翻譯。當然,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足為怪,因為我國的外語教育還不普及,全民的外語知識還很缺乏,特別是各級、各部門還有不少領導干部沒有充分認識到對外翻譯工作的重要性,在對翻譯的認識上也存在誤區。誤區之一是:認為翻譯是一種單純的、甚至近乎機械的技術工作。誤區之二是:認為翻譯工作只是一種“語際轉換”的工作,只要把英文用“對號入座”的辦法去取代中文,就算完成了翻譯。誤區之三是:認為只要念過一點外語就能做翻譯,而不考慮他的中文水平如何、文化知識如何、翻譯技能如何[4]。
其次,翻譯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不強。由于譯者忽略了漢語和英語在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忽略了旅游景區翻譯的功能與目的,忽略了譯文讀者的文化心理和審美習慣,因而只能一昧地將漢語思維模式和審美要求強加于英譯文之上,按照漢語字面意思和語法結構對號入座,牽強附會地套譯[5]。
最后,翻譯人員責任心不強,翻譯之后沒有進行認真的校對。當然,這些錯誤的翻譯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拼寫錯誤或遺漏。但是,沒有經過專業人士認真仔細的校對檢查,就刊登在相關刊物上,恐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那當然只能讓外國游客莫名其妙,因為看見的是英語,讀起來卻不知所云。
結語
隨著國際旅游市場的迅猛發展,旅游景區宣傳資料的翻譯成為一種重要的應用翻譯。旅游景區翻譯的作用是向游客介紹當地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人文景觀以及自然風光,它的目的是讓國外游客明確無誤地理解譯文所傳遞的信息并喜聞樂見,以吸引游客、招商引資、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因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的寫作目的不在吹毛求疵或求全責備,而是希望相關譯者能了解旅游景區宣傳資料的文本功能與翻譯目的,避免盲目的翻譯行為;不但要盡量消除譯文中的各種錯誤,還要設法化解漢英這兩種語言在表達、風格、邏輯、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以目的語為歸宿,使國外游客在攝取信息的過程中不遇到障礙,為雷山創造良好的旅游和人文環境,從而讓國外游客更好地了解雷山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最終實現雷山旅游開發和經濟發展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張美芳.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2]Munday, J.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3]城市檔案[Z].2006年11—12月號(總第18期)黔固印廣登子(2006)第1003號:84.
[4]丁衡祁.對外宣傳中的英語質量亟待提高[J].中國翻譯,2001,(6).
[5]袁曉寧.外宣英譯的策略及其依據[J].中國翻譯,2005,(1).
The C-E Translation of Leishan Scenic Spots Fails to Achieve Desired Purpose
CHEN Min
(English Department of Huaihua College, Huaihua 418008, China)
Abstract: The C-E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enjoys specific purposes, namely, to publicize the local tourist resources, attract the foreign tourists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 if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are full of mistakes, not only cant these purposes be achieved, whats worse, the image of the spots will be ruined. This paper, based on a field study of the C-E transla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in Leish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discusses the various kinds of translation errors; wishing to arous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translator and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Key words: Leishan; scenic spots; translation; purpose
[責任編輯 陳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