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海
少年兒童舞蹈基本功訓練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一個引導階段;第二個部分是一個承前接后的階段;第三個部分是一個基本普及訓練階段。
第一部分的訓練主要針對的是六至十歲的孩子。這些孩子對舞蹈的表現欲望正處在朦朧的興趣狀態,在這個年齡階段的舞蹈基本功訓練,應該掌握好孩子們對舞蹈訓練的規律和基礎的引導,從把上動作到把下動作的秩序。要讓孩子們適應,雖然動作非常的簡單,但規律不容破壞。除了在今后的訓練中打好基礎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知道舞蹈也是學習文化,就像是認字一樣要一個個的認,寫字要一筆筆的寫一樣,決不是單純的玩。當然在訓練中我們要提高孩子的興趣,要講究方法,從每個角度去引導。比如要提示孩子們動作怎樣做才是美,愛美之心從小有之,抓住這一共性,采用育教育樂的方式加以誘導,為孩子們從一開始就打好舞蹈藝術的審美基礎。
第二部分訓練主要起到了承前繼后的作用。仍然在舞蹈訓練的規律上加大引導的力度,同時孩子們也應達到比較適應舞蹈訓練的要求。因此,在舞蹈訓練中,需要增加訓練的強度和訓練內容的廣度,使訓練這部分達到加強規律化、注入知識化。使孩子們基本知道,在老師的提示下比較快的明白哪些動作不準確,并知道不斷的去請教老師,自覺的力求把動作做到更準確,通過這部分的訓練,要讓孩子們對舞蹈訓練有個初步的理解能力及好學的情趣。
第三個部分是一個基本普及訓練階段。少兒舞蹈基本功教學不是單設的科目,而是音樂教育的一部分,是少兒感興趣且容易接受的一種美育形式。他是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任務的一個部分。喜歡舞蹈是少兒純真的共性,而舞蹈老師是少兒美的教育啟蒙者,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下藝術種子的園丁。教師在少兒舞蹈基本功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
練習舞蹈基本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他需要孩子們有非常好的耐力和毅力。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興趣成了孩子們的最好動力。興趣是學生的第一老師,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誘發、激勵起來后,學生才會自愿地輕松地學習。愛因斯坦曾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熱愛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他遠遠超過責任感。”對舞蹈來說也是如此,只有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去追求舞蹈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對人的工作、學習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他可以成為學習與工作的巨大動力,又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創造性才能。對于少年兒童來說,興趣的培養更顯重要。因為他們好奇心強,教師可根據這一特點,重視和發掘學生的好奇心。利用講道理、擺事實、樹典范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有意識的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舞蹈課堂應充分發揮舞蹈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二、注意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練習舞蹈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學習舞蹈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舞蹈開發智力,使孩子的記憶協調和集中注意力得到發展,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素質基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注意引導和啟發。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教師在課堂上演“獨角戲”。在現實的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這樣兩類學生:一類學生課堂表現活躍,提出和回答問題多,但質量不高,缺乏獨創見解;另一類學生課堂表現不活躍,不愛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但一旦被老師叫著提出或回答問題就與眾不同,有獨創性。前一類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而缺乏創造性思維品質。后一類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品質,而缺乏創造性個性品質。這兩類學生都不具備完整的創造力,在學習中難以有創造性成就。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把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個性結合起來,綜合培養。這樣才能培養出全面的完全的創造性人才。教師在舞蹈課堂中,應造就成一種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獨斷專行”的課堂氣氛。要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再充分表現音樂。激發學生用創造性思維方法學習舞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每個學生的體質、軟度、力度、舞蹈感覺等都存在著很大差異,如果一律用同一種模式進行教學,就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所以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這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因勢利導。每堂課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有計劃性、目的性的指出他們的不足。耐心的教育,千萬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長,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四、注意培養學生對美育、德育的啟蒙教育
舞蹈藝術教育是對少年兒童進行美學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少兒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使他們得到情操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從愛祖國、愛人民、愛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喚起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增長知識,提高智力,從而提高兒童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培養少年兒童對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認識和欣賞能力、辨別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培養兒童心靈美、行為美的崇高思想境界。美育中包含著德育,德育中滲透著美育。舞蹈教育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表現舞蹈語匯,來表達人類的真、善、美,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教育,從而培養少年兒童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
少兒舞蹈教學是當今社會的需求,而做好少兒舞蹈基本功訓練是學好舞蹈的基礎,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學習舞蹈基本功,豐富美育知識,學習健康優美的舞蹈文化,增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訓練協調的形體并加強孩子們的交流與友誼,提高孩子們的悟性,滿足孩子們文化娛樂與社會交易能力提高的需求。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引導又主要靠我們用語言來展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它包括機智、幽默、情感等對音樂教學的綜合體現。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學習創造,不斷積累課堂教學藝術。還給孩子們一個自由、自在、自然的天地。(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