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霞
如今,地方民生新聞已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方媒體也在尋求民生新聞的創新性,許多民生新聞不再僅僅是枯燥的簡單陳述事件,而是增添了新聞的娛樂性和可讀性。地方民生新聞正日漸深入到百姓生活之中,它表現的不僅是日常狀態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感,也包括與當地直接相關的政策服務資訊,以及消費、經濟信息等等。
民生新聞的含義與特點
對于民生新聞,目前學界還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定義,被較多人認可的一種定義是指,采用平民視角,站在百姓立場,去播報百姓喜聞樂見的新聞,評說百姓關心的事情,并為百姓排憂解難,從而體現社會主義媒體對百姓的社會關懷。
由于所面臨的大多數受眾都是平民百姓,新聞報道什么,百姓是否愿意看,是否感興趣成為民生新聞最應注意的。所以,報紙在做民生新聞時,都選擇百姓身邊發生的人和事,特別是一些家長里短的事,來拉近百姓與新聞間的距離,讓百姓感到親近。同時,也將名人趣事和各種有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聞、災害事件、花邊新聞等軟性內容作為新聞重點,官兵捉強盜和兩性關系幾乎成為每天新聞報道中不可或缺的題材。
作為一種本土化媒體所具有的天然接近性,民生新聞在幫助本區域受眾構建“地域認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并以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將地域文化作為聯結人們的紐帶,力圖在其構建的“媒體社區”中建筑城市中的人際關系網絡,進而達到構建和強化“地域認同”的目的,以當地傳統文化為基礎擴展,為報紙發展贏得深厚的地域優勢,形成報紙民生新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但也由于其大量精力投放在“地方”,而使新聞報道具有了一定局性,普遍止于淺層表現,新聞瑣碎化,新聞價值含量降低,要想常新是很困難的。
民生新聞娛樂化走入誤區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大部分媒體的市場化運作,新聞娛樂化已經成為大眾傳播活動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新聞是嚴肅和持重的,新聞的功能就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動向,但過度娛樂化、過分追求新奇刺激,勢必違背新聞的客觀規律,造成新聞價值失準,降低新聞媒體的品質,在輿論導向上背離社會需要,甚至造成惡劣影響。
許多報紙報道的民生新聞正在逐漸走向平庸和低俗化。這種低俗表現在一味迎合受眾,挖空心思尋找一些低俗事件以滿足觀眾看熱鬧的心理。還有就是報道內容過碎、過軟,“熱衷”報道百姓身邊雞毛蒜皮、東家長西家短的小事。這些經過娛樂化修飾的新聞節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傳播中理性的缺失,進而削弱了民生新聞的文化批判意味。現在,民生新聞的問題不在娛樂化,而是在娛樂的低劣化。民生新聞中的娛樂應該是高雅的,這樣才可以讓讀者在閱讀報道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并從中受益。
眼下,很多民生新聞是對鄰里糾紛、街頭鬧劇、暴力、車禍、酗酒滋事趨之若騖,熱衷于跟蹤報道掃黃打非、工商查抄、兇殺火災等現場感強、時效性突出的應景新聞。表現形式上也刻意強化視覺刺激,突出其暴力性、窺密性,使民生新聞從方向上出現了根本的偏差,走進了旁門左道,使新聞“三貼近”原則大打折扣,也助長了信息的情緒化傳播,消解了新聞記錄社會真實的誠意性和客觀性。長此以往,將導致新聞傳播中“重美學傳效、輕歷史事實”的不良傾向,這將從事實上顛倒信息傳播中真實與效果之間的主次關系,使報紙媒體的資訊可能成為社會現實的“夢工廠”。同時,過多的負面報道也容易使受眾產生不安情緒,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社會治安的安全穩定。
民生新聞娛樂化的解決方法
由于現代社會的新聞資訊非常發達,同題材新聞競爭異常激烈,一篇民生新聞要想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就必須建立獨特的新聞信息采集系統,視角新穎,在信息源上先聲奪人。所以,記者在采訪報道民生新聞時,就應該跳出日常瑣事之外,深入挖掘民生事件背后的故事,進行深度報道。不僅報道發生了什么,還要告訴受眾這件事為什么會發生,當事人的表現是什么?最終解決方案是什么?顯而易見,媒體僅僅追求及時性是不夠的,因為受眾不僅要知道發生了什么,他們還想知道為什么發生;受眾不僅需要純客觀的信息,還需要媒體能夠對紛繁復雜的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后,再“傳授”告訴給他們。因此,在民生新聞常規報道的基礎上,新聞媒體還應當有針對性、有意識的選擇一部分新聞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挖掘報道,并從中“抓活魚”、“抓大魚”。這樣才能使讀者在閱讀一篇報道時,不會簡單地對新聞一掃而過,看過就忘。而是讓讀者在感受到新聞娛樂性的同時,將新聞事件問題的本質攤開來呈現給讀者,讓讀者了解、思考。
總之,今天的民生新聞正處于有意識的發展狀態,并已成為新聞類報道中新的利潤增長點,其閱讀率與商業利潤緊密相聯。從民生新聞的新聞宗旨與其受眾目標來看,民生新聞有充足的理由長期存在:因為百姓階層占據社會人口的絕大多數,而民生新聞總的新聞宗旨就是 “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這樣的宗旨無疑是受老百姓熱愛和歡迎的,所以民生新聞有著最廣泛、最堅定的受眾,具有先天的巨大優勢。同時,民生新聞的宗旨也決定了新聞工作者要有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勇于開拓、積極創新的精神。但是,每個從事民生新聞報道的新聞工作者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民生新聞并不等同于日常瑣事的簡單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而是以嚴肅的新聞理念對時政新聞、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報道、分析和評論。
民生新聞在與傳統新聞“劃清界限”的同時,也要注意吸收和借鑒它們的新聞理念,做到小中見大、由淺入深、見微知著,通過對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關照,完成新聞自身由特殊意義到普通意義的提升,為百姓的普通生活提供行動參照和價值坐標,這樣才能真正貼近民生,關注民情。并且民生新聞從來就不只是具有單一的宣傳功能,還有很重要的服務、環境監測、解釋和動員等功能。我們應當沿著這條思路,從內容到形式去不斷挖掘既有宣傳價值又有新聞價值的報紙民生新聞,并對民生新聞在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弊端引起重視,讓民生新聞持續、健康、有活力地發展下去。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