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婷
從博客到播客,從2G到3G,從音頻到視頻,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正對傳統傳播形態帶來巨大的沖擊,并開始搶占傳統媒體的市場空間。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受眾市場被新媒體侵占而流失等困境,同時,媒體形態之間出現的相互滲透與融合的趨勢,也給廣播媒體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廣播媒體正通過融合新媒體、擁抱新技術為自己開啟新思維、創造新天地,實現革命性躍升。
一、新媒體發展給廣播帶來的沖擊
傳統的傳播方式是受眾圍著媒體轉,是以傳者為中心、受眾完全處在被動狀態。而新媒體對傳統的傳播方式給予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顛覆。首先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大大降低了信息傳播的門檻,有人稱之為“零進入壁壘”。從理論上講,只要擁有一臺電腦或再加一支話筒,任何人都可以不用批準、審查和修改,通過發布信息、發表意見或推出自制的節目,使自己成為一名“記者”、“評論員”、“主播”和“節目制作人”,從而使傳播形態由過去的你播我聽、我看向我播你聽、你看轉變;由過去的一點對多點向多點對多點轉變;由過去的單向傳播向交互傳播轉變。受眾也成了傳播主體的一部分。新媒體的這種可參與性使受眾實現了“我的節目我做主”;而新媒體的可儲存功能又使受眾從過去媒體規定的時間表和節目表中解放出來,實現了“我的時間我做主”、“我的選擇我做主”;新媒體的可移動接收功能則使受眾從固化的空間中解放出來,實現了“我的地點我做主”;新媒體接收終端的多樣化,又使受眾實現了“我的方式我做主”。
新媒體的這些功能和特點使傳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平民性、交流性、分享性、移動性、可儲存性和可選擇性。而這些特點又集中表現為傳播與接收的個性化。便捷、靈活等廣播原有的自身優勢已經不再獨有,在新媒體背景下,廣播媒體的生存環境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廣播的發展遇到了更多的挑戰。
二、融合和轉型——未來廣播的生存之道
1.鞏固和提高廣播內容產業的優勢地位和水平
新媒體的優勢在于技術手段和傳播特點,而內容產業則是其弱項,因此對傳統媒體有明顯的依賴性。新媒體是利用傳統媒體在不同傳輸介質上進行的一種延伸,傳統媒體的生存需要運用新媒體作為載體,而新媒體新穎的形態和服務功能更加需要傳統媒體豐富、精彩的內容來支撐和充實。
與新媒體相比,內容恰恰是傳統媒體的優勢。比如品牌優勢、可信度、權威性、重要性和受眾的忠誠度等等。應該看到,新媒體只是降低了技術的門檻,而從未降低專業的門檻。來自個人的博客、播客雖然能引起人們的興趣與關注,但這絕不是社會信息生活的全部,尤其是那些事關國計民生、內政外交等的重大公共信息永遠是人們信息需求的首要關注點。而傳統媒體能夠提供的權威和專業的新聞、評論和質量上乘的娛樂不僅是傳統媒體同新媒體較量的一張牌,而且是傳統媒體吸附、凝聚、融合新媒體的一張牌。
因此,廣播人要牢記并踐行“內容為王”這一定律,對內容產業這一核心競爭力一刻也不能放松。廣播媒體可以把自己精彩的節目內容在不同的渠道播放,使原有的有限的內容成本由此獲得更大的效益。因為,在內容制作方面,傳統媒體有著許多新媒體公司無可比擬的內容制作水平和制作力量,尤其是廣播這樣擁有優秀節目內容的傳統媒體,是新媒體平臺最好的支撐。
2.與網絡聯姻,開辦新聞網站,拓展廣播傳媒的生存空間
實際上網絡對廣播是一種傳播空間的大解放,它可以使廣播超越本省、本市,只要愿意,可以被世界各地的網民所接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廣為傳播”,從這一點說,網絡是目前唯一能覆蓋全球的媒體,即便衛星電視也相形見絀。廣播當然應該借助網絡走向世界。
廣播與網絡聯姻,可以實現“雙贏”的目的:既改變了廣播傳媒傳播方式的單一模式,又增強了網絡媒體音頻數字化的進程。
這種聯姻形式可以提供新聞信息、網上點播、網絡通訊、網上購物、網上醫療、網上教學、網上會議等多功能的視聽網絡服務,真正體現了多媒體的優勢和內涵。同時這一媒體聯姻模式的成功運作必將為廣播傳媒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不僅有利于廣播節目的展示,也使其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從而豐富和提升電臺的品牌內涵,擴大廣播的接觸率和影響力。
3.引進播客內容,融合播客技術,實現廣播的二次革命
可以說,播客是對廣播節目制作與傳播的一次進化與革命,它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準廣播人。播客的出現與其說是對傳統廣播的沖擊,毋寧說它是傳統廣播借之躍升的有效形式之一。積極地引入播客,不僅可以豐富節目的內容、節目形式,增加廣播的交互性、親民性,而且可以借此發展和鞏固年輕聽眾。受眾年輕化是新媒體的技術優勢之外的另一個優勢。據統計,中國網民70%都在30歲以下,這個比例居世界首位,而年輕人正是廣播應該抓住但這些年流失嚴重的一個群體,播客則可以拉回這部分聽眾。
4.廣播節目視頻化
聲音無法保留的特性注定了廣播稍縱即逝,這在無形之中流失了大量節目資源和經濟效益。試想,如果我們把現有的廣播直播間進行改造,安裝上攝像機和燈光,一些品牌欄目、嘉賓訪談節目就可以錄下來成為音視頻兩種產品。這部分節目資源可以提供給網絡視頻、數字電視、手機流媒體,這樣建立起來的視頻節目庫可以進行整合營銷,多種經營。
總之,在媒體融和時代,廣播雖然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挑戰,但同時也蘊藏著發展的良好機遇,廣播電臺擁有自己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品牌優勢,廣播要抓住媒體融合時代的大好時機,讓技術為內容服務,絕不讓融合來削弱廣播的媒體特性,而是獲得更廣闊的傳輸平臺,讓廣播再現輝煌。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