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少安 周啟紅 唐 華
2008年在湖北武漢舉辦了為期三天的中博會,113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駐華使節、商協會和企業代表近6萬人云集武漢。中部六省從第三屆中博會收獲的絕不僅僅是數以百億的合同和商機,更大的收獲是思想。中博會期間還陸續舉行了“萬商西進高峰論壇”、“東湖論壇”、“可持續發展市長論壇”、“加工貿易發展論壇”、“跨國采購洽談會”、“資本市場發展與中部地區崛起高層論壇”、“動漫游戲產業國際合作與發展研討會”……中博會上,各種論壇和研討會,占了中博會活動的2/3。不論英語、日文、韓語,思想是這個大平臺上最被看好的展品。而最大的亮點是以“發揮比較優勢,承接國際服務轉移”為主題的“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與合作(武漢)國際論壇”(簡稱CODC)和服務外包的投資與貿易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武漢舉辦的第三屆中博會全面拉開了湖北承接服務外包研究的序幕。
一、湖北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重要意義
國際服務外包迅速發展是服務業全球化蓬勃興起的重要標志,也是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服務外包不斷擴大和國際化不僅成為跨國公司競爭戰略的核心,也日益深刻地改變著國際產業和技術發展模式,改變著各國在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位置。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已從制造業外包為主轉向服務業外包,服務業外包成為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引擎,全球外包市場將以每年30%-40%的速度遞增,離岸外包的年均增幅超過20%。因而,大力發展承接服務外包業成為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1. 服務外包是戰略之舉
發展服務貿易,承接服務外包是國家的戰略舉措。面對服務貿易發展的大好時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明確指出,要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把發展服務業上升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承接跨國公司服務外包業務已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的組成部分。2007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要“大力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高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現在,我國已把承接服務外包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商務部、財政部等國家部委發布《服務外包出口指導目錄》、《服務外包統計報表制度》、啟動“千百十工程”,并在政策上給予各種優惠鼓勵,以培育我國服務外包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轉變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完成從 “世界工廠”向“世界辦公室”的跨越。
發展服務貿易,承接服務外包是湖北省的戰略機遇。眾所周知,服務外包是以產業轉移為前提的。湖北省面臨兩個產業轉移的雙重“利好”,一是世界服務外包向中國轉移,二是“東資中流”,沿海東部地區的產業向中西部轉移。這對具有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的湖北而言,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發展要有戰略眼光,要有國際視野,而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是最好的支點。
2. 服務外包是發展之重
發展是硬道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國際服務外包,是科學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和諧發展的需要。服務外包是人類生產分工方式的新進步,是全球產業布局調整的新趨勢,也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新機遇。服務外包業沒有污染,少占土地,這很符合湖北省的省情,也恰恰是科學發展所需要解決的兩大突出問題。
服務外包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要走差異化、特色化的道路,要注重開拓藍海。上海提出了打造全球服務外包中心的目標,明確把服務外包作為吸引外資的重點,制定了《關于促進上海服務外包發展的若干意見》;大連提出了建設“中國IT外包中心”的戰略口號,出臺了有關鼓勵支持政策;西安提出要打造“中國服務外包之都”,湖北怎么辦?湖北如何定位?湖北服務外包向何處去,這都需要加強其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3. 服務外包是創新之需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把科技創新擺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擺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突出位置。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完善武漢城市圈和襄樊、宜昌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做好京廣鐵路和長江兩大發展軸的文章,同時加強國際服務外包的創新,以提升湖北經濟核心競爭力。創新發展是湖北的重要任務,以創新服務外包是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湖北具有發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區位、科技、人才的比較優勢,進而轉化成顯性的競爭優勢,依然要依靠創新,特別是要營造以政府為引導、基地城市/示范園區為龍頭、企業為主體、院校為支持的促進湖北承接服務外包的“四位一體”創新體系和創新環境
二、湖北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優勢分析
發展是硬道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國際服務外包,是科學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和諧發展的需要。服務外包是人類生產分工方式的新進步,是全球產業布局調整的新趨勢,加強服務外包的戰略分析,是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
1. 湖北面臨雙重“利好”的機遇期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形成與發展,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出現了大調整,全球先后出現了三次大的產業轉移。我國前兩輪產業轉移機遇,一是以加工貿易為主要特征的國際產業轉移,二是世界制造業開始由發達國家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正在變成“全球制造中心”。目前正在迎接歐美國家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和挑戰。因此發展服務外包是戰略之舉。服務外包是以產業轉移為基礎的,目前,湖北正處于兩輪產業轉移承接的中心區域,一是洋為中用,世界服務外包正在向中國轉移,二是東資中流,我國沿海地區的產業正在向中西部轉移,機不可失,湖北服務外包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可期。
2. 湖北具有眾多的比較優勢
湖北省“九省通衢”,地處華中腹地,交通發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武漢市已具備條件成為全國的航空樞紐中心、鐵路運輸中心和長江航運中心,與國內外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市場輻射力日益擴大,具有建設現代物流服務業中心的巨大優勢。湖北還擁有大專院校100多所,具有人才優勢;湖北科研院所林立,省會城市武漢有科研機構800多個,院士50多人;具有科技優勢:湖北省的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在中部居前列,科研人員和在校大學生名列全國第三,湖北整體工資水平較低,比較沿海地區具有人力資源成本優勢。
3. 湖北顯示發展服務外包潛力巨大
湖北產業門類齊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以省會武漢為龍頭的“8+1”武漢城市圈和襄樊、宜昌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戰略規劃已成雛形,京廣鐵路和長江兩大發展軸構成的“十字型經濟”已現端倪,一個政府推動的、三地聯動、三業并舉、兩線齊飛的、更加開放、更具競爭力的“荊楚之花”正在綻放。特別是中央政府批準武漢城市圈進行“兩型社會”建設的試點,要求湖北服務業必須加快發展、必須加快把武漢市率先建設成我國服務外包的基地城市,并將獲得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多支持。
4. 湖北正在積蓄服務外包的競爭力
湖北省承接服務外包的產業集群正在培育,顯示勃發的生機。省會城市武漢2006年12月被批準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東湖高新區成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隨后,IBM軟件外包中心,EDS武漢全球服務中心 ,方正國際、聯想軟件、緯創軟件、軟通動力等國內著名軟件外包研發中心落戶武漢,服務外包的國際品牌、本土品牌相繼在武漢亮相,“華中軟件之都”正在形成。據有關部門預測,2010年,武漢的軟件和服務外包總收入預計將達到450億元人民幣,其中軟件及服務外包出口達到4億美元,將集聚1200家相關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2萬人。
三、湖北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戰略對策
湖北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有較多的優勢,特別是具有較大的人才優勢和科技優勢,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建立激勵機制,抓機遇、抓市場、抓創新,湖北不僅真正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而且有理由相信,應該發展成為全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省份之一。
1. 大力實施對外開放先導戰略
大力實施對外開放先導戰略,積極承接國際和沿海產業轉移;進一步完善擴大開放的戰略布局,充分發揮8+1城市圈在全省開放中的龍頭作用,推進宜昌、襄樊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擴大開放和加快發展;積極發揮武漢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東湖高新開發區示范園區的作用,以軟件外包為突破口,“引進來”、“走出去”,洋為中用,“東資中流”,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和品牌。
2. 營造服務外包的優良環境
推動湖北外包服務商務環境建設,創造要素積聚條件。首先完善服務外包政策體系,給予承接服務外包的企業優惠稅收政策。政府可參考吸引外資的政策,結合我國特點,制定湖北鼓勵服務外包行業目錄,引導服務外包的外資流向。其次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服務外包大多涉及軟件技術、業務流程等內容,應在知識產權立法的基礎上推進知識產權的執法工作,規范承接外包的環節,以優質安全的服務贏得客戶訂單。再次建設良好的商務環境。以便捷的信息交通服務、廉潔高效的服務政府、較低的商務運行成本,吸引國際外包企業。形成有利于承接服務外包的硬件和軟件環境。
3. 培育服務外包的人才培養
人才是重要的人力資源。也是服務外包的高級要素。湖北要進一步發揮科教優勢,在國家商務部“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計劃的指導下,一方面推進大學教育改革,加強“英語+計算機+專業”的實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另一方面在現有服務外包從業人員中全面推行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立國際化的培訓體系,創建學習型組織,提升湖北外包服務人才國際化水平。
4. 發展服務外包的產業集群
引導產業集聚,形成湖北承接服務外包的品牌優勢。從宏觀層面進行合理的產業布局。在明確的戰略規劃下有計劃地引導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聚。在微觀層面,擴大外包企業總體規模,打造外包服務旗艦企業。可以鼓勵服務企業的并購活動,以形成一批主業突出、規模較大、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發揮龍頭作用的服務企業。通過國際認證,加大營銷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自主品牌的發展,通過打造有影響、有發展潛力的外包品牌來承接國際大單。以承接日韓服務外包為突破口逐步開拓歐美服務外包市場,避免重蹈印度因市場過于集中而風險較大、增長空間有限的覆轍。
5. 建立服務外包的促進機制
湖北的比較優勢要轉化為競爭優勢,需要建立服務外包的促進機制,形成以政府為推手、以基地城市/示范園區為龍頭、以企業為主體、以院校為保障的“四位一體”的、承接服務外包的促進機制和服務體系。 要建立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加強外包服務行業管理。通過搭建對外交流的專門機構,塑造中國外包服務企業的整體形象。協會可以建立外包企業數據庫,搭建服務外包電子平臺,為服務外包雙方提供充分的信息。同時可以由協會組織召開服務外包的交易會,組織重大國際活動,為會員提供達成交易的便利場所,降低外包企業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