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安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目前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之一。如何破解?本文從法律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思路。
現狀:融資仍然是難題
2007年末,陜西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121.2億元,對企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根據調查統計,也反映出如下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在調查的212家企業中,回答2006年和2005年相比向銀行或信用社借款難度問題時,有36.8%的企業認為更加困難,回答不清楚(包括兩年沒有融資的企業)的占調查總體的25.5%,認為沒有變化的占調查總體的32.5%,只有5.2%認為更容易,占比重很小。
大部分企業融資量較少。在被調查的212家企業中,有130家在2005年進行了融資操作,占到總數的61%,82家沒有融資(包括融資沒有成功),占總數的39%。調查企業在銀行融資最多的融資額為1000萬元,最少的企業融資額為5萬元,一般在幾十萬左右,212家企業平均融資額度為107.9萬元。
銀行或信用社融資所占比重不大。從企業融資構成觀察:2006年向銀行或信用社融資比例為34%,民間借貸和私募股權融資已經占到40%,25%來自創業投資,其他資本市場融資占1%。
企業融資趨向民間借貸。在回答“如果打算融資,貴企業擬選擇哪種融資方式”時,有106家即50%的企業把向銀行(或信用社)融資放在第一位。但是由于向金融部門借貸的難度較大,除向銀行(或信用社)貸款外,2006年中有占近60%的企業(127家)選擇了向個人籌集(公開發行股票、債券除外)資金,有71家選擇向股東、職工和社會(不定對象)借款,有65家向企業或單位間進行拆借,進行過商業票據轉讓或貼現(向銀行、信用社貼現的除外)方式和向典當行等借入等其他方式的共有22家。說明陜西中小企業雖然對金融機構報有很大希望,但由于向銀行融資難的顯現,企業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非主流渠道,這種辦法實屬無奈之舉。
原因:缺少規范的體制
首先是企業對金融工具的了解程度不夠。
其次是抵押難、擔保難影響企業貸款。1998年以來各商業銀行(含各類中小金融機構)普遍推行了抵押、擔保制度,但落實起來很困難。由于許多鄉鎮企業扎根在農村,房地產變現非常不易,用于抵押的機器設備等其他財產,對于銀行來說不具備現實價值。造成近年來銀行抵押、擔保貸款下降,純粹的信用貸款實際已經絕跡。一些有發展潛力但處于剛起步階段,或有發展潛力但目前現狀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業,往往因沒有合適的抵押品或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而備受冷落。
金融部門減少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重和數量?,F階段由于缺乏完善的個人和企業信用體系,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來講財務信息不透明,可信度不高。為減少銀行的不良資產,防范金融風險,金融部門減小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一些中小企業制度不健全,財務報表不實,弄不清其真實資產狀況,少數企業一旦遇到經營困難,會以逃廢債務的方式將其風險直接轉嫁給銀行,致使銀行工作人員對企業的資信質量真偽難辨,雖然這種惡性貸款詐騙事件并不多,但直接影響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信心,致使不少基層銀行貸款相對于存款的比例逐漸下降。
對策:用法律規范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不得冠以銀行名稱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這種機構作為國家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其根植于城鄉基層與當地中小企業及農業承包戶關系密切,便于直接了解借款人經營狀況??商峁┒鄻拥娜谫Y方式,用以補充商業銀行業務遺缺,打破銀行業的壟斷,強化金融市場競爭。
有6000億元之巨雄厚民間資金的溫州“地下金融”一直十分活躍。溫州的“地下資本”、“私人錢莊”占了民營企業資金來源的30%至40%。不過,積極參與民間借貸的溫州人也一直存有憂慮,那就是沒有合法身份,“地下錢莊”和“高利貸”的性質畢竟很危險。
民間借貸、私人錢莊作為一種地下金融的方式出現,盡管操作靈活、利息高,但是獲取貸款的門檻低,又缺乏信用體系管理、抵押擔保等種種保險機制,一旦市場發生大幅波動,就有可能引發全社會的系統性風險,對銀行體系造成一定的沖擊。
2008年5月4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對于從事民間金融借貸服務的機構提供了向“陽光化”方向的努力。為中小企業及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資金來源。國家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消息傳出后,不少溫州人興奮不已。小額貸款公司的“開閘”,為民間借貸松綁,可使地下錢莊、非法集資活動減少,更好地規范民間資金。
金融業是國民經濟重中之重,金融機構的操作行為和運行效果不僅關系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而且直接涉及社會秩序和社會成員的利益。運用法律手段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是亞洲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陜西省大荔縣供銷合作社經聯社社務會批準成立大荔縣股金服務中心,從成立至案發共吸收股金5.14億元,聯社所屬企業拆借資金沉淀5.84億元,致使社員股金到期無法兌付,失去理智的社員堵塞國道,圍堵政府機關,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將該社法定代表人蘇德華逮捕。上世紀九十年代對基金會的清理付出了沉重的社會代價。
所以要依法規范金融主體及其市場準入,依法維護金融秩序。我國金融規范現存在立法層次低法律效力差的狀況,主要見于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的部門規章,系統性不足,且沖突較多,可操作性差。穩定貨幣促進經濟發展維護金融業穩健發展保護投資者利益是金融法立法的基本原則,而《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只是行政文件,不是《立法法》意義上的行政法行政規章,小額貸款公司的具體法律規范仍是一個空白。我們有必要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研討。
關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地位,《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十九條規定“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者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活動?!薄蛾P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中小額貸款公司由省級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沒有給小額貸款公司授予金融許可證的規定,因此不具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法律地位。有關金融機構的法律法規是否適用小額貸款公司?!顿J款通則》是否適用。如果將小額貸款公司界定為民間放貸人,那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條關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違反法律法規發放貸款造成重大損失的違法放貸罪能否適用等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關于地方“金融辦”行使小額貸款公司制度制定權行政許可權與行政監管處罰權的合法性,《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相關規定的意義在非銀行金融機構及金融業務的行政管理權由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行使?!蛾P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省級政府主管部門(金融辦或相關機構)負責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督管理。”違反行政權力法定及金融業國務院部委垂直領導和行政權力劃分原則,地方政府出于地方關系或政府人員利益交易可能導致失控。
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股東,《銀行法》禁止黨政司法機關部隊團體及其人員成為商業銀行的股東。小額貸款公司是否也需作出相應規定。以往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公司治理風險在于出資不實,以股金吸收轉讓方式社會集資,抽逃資金。《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沒有規定此類監管措施。
違規放貸是金融企業資產損失的主要原因,對小額貸款公司向借款人無擔保貸款,貸款人與借款人串通借新還舊是否可以不加限制。
《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堅持為農民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原則。農村農業貸款的保證擔保多采取聯戶連保方式,可以強化借款農戶信用還款。但是由于存在血緣、親緣群體性生存特點,在法院強制清償時會發生群體事件。加之社會人口流動頻繁小額貸款公司對中小企業及個人信用信息難以掌握,能否分享銀行業金融機構個人企業信用資源以規避風險。
農村農業貸款除農機具外最有價值的擔保物是農村土地房產。中共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制定新農村政策中決定土地承包長久不變,允許農村集體土地經營權流轉。而《物權法》《擔保法》都禁止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抵押擔保規定能否突破。1997年建設部發布《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而農村不動產抵押擔保登記公示管理缺位。沒有公開規范有序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抵押物如何變價受償。農村農業經濟有其周期性季節性且與自然災害密切相關,政府能否制定農業災害政策保障制度以減少農業貸款風險。
以上思考說明小額貸款公司符合陜西中小企業及農村經濟發展需要,試點的法律規章已呈先天不足。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發展,我們需要為其作為一個金融市場主體創制平等統一完善科學可操作的法律環境。首先應確認其民間金融企業平等金融市場主體法律地位明確其經營權益,再則監管者制定規則實施監管不能超越法律權限,其制定的規則與法律不能相沖突,規則的制定不應只強調監管而忽視金融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責健全配套的服務小額貸款的市場機制。
(作者系西安德倫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