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樹勇
摘 要:文章闡述了建設中小企業擔保體系的必要性,分析了廣西中小企業現狀,提出了解決廣西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同時指出,要積極推進信用提保體系的建設步伐,為中小企業融資拓寬渠道。
關鍵詞:廣西 中小企業 融資渠道 擔保評價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1-172-03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市場經濟逐步完善。我國的民營企業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目前,融資難成了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盡管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視日益增強,并已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而資金的缺乏仍舊制約著這些企業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很難從金融機構直接融資。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小企業金融擔保機構如雨后春筍,迅速產生,并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金融服務行業。他們為中小企業在金融機構貸款提供擔保,為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在這種情形下,原來由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就落到了融資擔保機構身上。因為效益好的企業金融機構直接跟蹤貸款,效益不好的企業銀行敬而遠之。對于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預期,而企業暫時困難的企業就很難直接從銀行貸款,而經擔保機構擔保后才能從銀行融資。對于擔保機構來說,這種風險就直接由擔保公司來承擔了。擔保機構如何在這一狹縫中生存和發展呢?這就要求擔保機構建立好適合本公司的具體擔保評價體系,防范風險于未然,規避風險就能實現擔保機構利益最優化。在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同時,又能化解因擔保而產生的風險,以確保擔保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這就要求對被擔保企業進行行之有效的評估并制定一系列措施。
一、建立中小企業擔保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1.擔保公司要有科學管理制度及科學的評價方法。在對被擔保企業的調查考核評價過程中,為了規范化、科學化,對企業的評估不被人為因素影響,而影響到對被擔保企業的正確評定,這就要求擔保公司本身要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及科學評價被擔保企業的具體辦法。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評價必須有統一的口徑、統一的量化指標,這樣才能對被擔保企業做出科學的評估。
2.融資擔保公司要加強防范風險,建立中小企業擔保評價體系。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廣西也同全國各省市一樣相繼成立了將近80多家融資擔保公司,其中由政府出資扶持的分布全區各地市的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有16家,這些企業從事著高風險的金融服務,據調查,在廣西的十幾萬家中小企業中,有20%的企業由于擁有一定的信用資源,企業經營狀況也較好,他們可以直接從銀行融資;有60%的中小企業,完全靠自身積累來發展,缺少固定資產等信用資源,企業經營管理也不規范,財務管理方面很不完善,財務數據不全,這些企業很難從金融機構融資;剩下的20%中小企業,其基本情況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但銀行對直接貸款給他們心存疑慮,因為企業可用來符合銀行要求并可抵押的資產不足,但如果能通過擔保公司擔保,銀行也很樂意給予這類企業貸款,為此,擔保公司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在這些企業中,處于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經營特點,但財務評價指標是統一的,擔保公司為防范風險。要對企業進行評價,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這就要求有一定的評價方法來正確地對被擔保企業進行評估。因此,必須制定適合于擔保公司自身管理要求,以及適合被擔保企業的中小企業擔保評價體系。
二、廣西中小企業現狀
中小企業一般是指規模較小的或處于創業階段和成長階段的企業,包括規模在限定標準以下的法人企業和自然人企業。
截至2007年9月止,廣西個體工商戶、合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中小企業108.78萬戶,注冊資本金1889.96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169.38萬人。其中全區私營企業6.25萬戶,從業人員107.12萬人,這些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對全區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但能否得到金融部門的支持,是這些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而融資難則是這些企業難以逾越的一道坎。這受到來自企業主觀的、客觀的、內部的、外部的諸多因素影響,其主要原因是:
1.中小企業規模比較小,自身融資能力不足。分析結果表明:目前廣西中小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以家族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發展起來,自有資金十分有限,償債能力嚴重缺乏。主要表現為:自有資本較少、負債比率較高、長期償債能力較弱、流動比率低、流動資產中存貨占比例偏高、資產變現能力差和短期償債能力不足等。中小企業依靠自身資產抵押融資十分有限,使得企業信用較低,最終造成自身融資能力嚴重缺陷。這是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
2.財務管理不規范,經營管理不善,尚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廣西中小企業中的財務管理較為規范,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占廣西中小企業總比例的20%。這些企業信用資源好,很容易從銀行貸款。但仍有相當大部分中小企業施行家族式經營管理,產權單一,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經營管理不善,經營行為傾向于短期化,財務管理很不規范,財務數據失真現象嚴重。銀行很難掌握其真實的生產經營和資金運作情況,資金使用上存在隨意性,加上部分企業自身信用觀念差,逃避債務現象較為嚴重,失信現象時有發生,加大信用風險,嚴重損害了中小企業整體信用度,導致這些企業失去融資機會,難以得到銀行的支持。
3.從成本—收益及風險角度來看。銀行與中小企業在溝通中產生信息不對稱情況,金融機構即資金供給方很難全面了解資金需求方的全面信息,商業銀行要想克服信息不對稱這一問題,必須加強對企業所處行業的了解,深入調查企業的經營狀況。為此,要進行相關的調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成本收益情況進行核實,并做好保后跟蹤監督工作。同大型企業的業務相比,銀行發生的業務量與中小企業業務量相差無幾,而收益則相差較大,風險相對也很大,所以中小企業與銀行仍存在一定的融資障礙。
4.體制性缺陷。主要表現為:四大國有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仍然存在體制性歧視。重國有輕私營、重大企業輕小企業、重抵押輕信用等現象仍然存在。
5.缺乏專門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由于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不利因素,需要政府制定專門金融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來加以扶持和保護,但我國尚未設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來承擔政策性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盡管國家已經明確要求各國有商業銀行在其內部建立中小企業信貸部,以擴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但至今收效不明顯。
三、解決廣西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要改善目前廣西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應著力改進中小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建設水平。首先,從廣西中小企業內部環境來看,主要應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強中小企業的治理建設、建立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水平。在大多數以家族模式經營的企業中,家族成員占據著企業重要管理崗位,決策上缺乏科學性,中小企業應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完善企業管理體系,通過進行產權結構調整、引進優秀管理人才,進行技術革新等手段,解除家族制給企業管理帶來的束縛;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附加值、降低成本等方式,達到提高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及占有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實現信用水平和融資能力雙提高的最終目的。
2.提高中小企業的信息質量,建立健全財務制度。根據企業管理的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健全財務制度,規范財務行為,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資金的運籌情況。要有計劃安排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增強財務信息透明度,以提高企業信用水平和融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