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蘭

2009年1月13日,信誠人壽首席執行官陳嘉虎在北京接受了記者專訪。一年之計在于春,尤其是在2009牛年之初,全世界都在揣測:熊市是否已經結束?2009年是否能扭轉乾坤跨入牛市?陳嘉虎就其20多年的保險經驗,從行業角度剖析了他對金融危機的觀察。
陳嘉虎是個善于“險中取勝”的人,早年大學入學考試“冒險”選修不被計分的“中國文學”一科,最終成為該年唯一中文科獲得特優的學生。大學畢業后,他投身于在1980年代尚不被大學生看好的保險業,成為最快升級的職員——短短9個月內升至副經理職位。當金融危機席卷全世界時,陳嘉虎獨具慧眼,發現了令人興奮的發展契機。
記者:您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此次金融海嘯對中國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為什么?
陳嘉虎:我本人經歷過三次金融危機,第一次在1986年,第二次在1997年索羅斯襲擊“四小龍”的時候,第三次是2008年。我覺得這次危機里也同樣存在很大的契機,特別對于保險行業。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掌控這個契機。契機來自于幾方面:
從宏觀的角度,對于中國來說,最值得慶幸的是這次金融危機不是發生在中國而是在美國。中國幸運在哪兒?除了震中不是中國,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打下一個非常堅實的穩健的基礎。由于自身的身強體健,我們能夠抵御風險的能力絕對比其他人強。當這場風暴來的時候,因為我們身體比較健康,能夠掌握到很多很多的契機。當別人退的時候,我們能夠維持向上,這是一個契機。
記者:對于保險行業,有哪些機會?
陳嘉虎:契機來自于哪兒?第一方面,先從保險本身的行業真諦精神來說,我在做全國巡回的時候說過,今天看起來好像危機四伏,除了金融風暴,從年初的雪災、接下來的四川地震、到三聚氰氨事件,總之有很大的風險,每個人都非常擔憂。但我們是保險行業,我們應該是“險保”行業,有風險才有我們存在的價值,風險危機四伏的情況之下,才更能體現出我們保險的真正意義,這本身就是一個契機。
第二個契機,由于金融風暴,廣東那邊很多廠子裁員倒閉,因此現在是保險業引進人才的最好時候。我從海外得到的經驗就是,1997年時香港GDP受到影響,但是保險行業反而大幅度增長。而美國的社保基金怎么產生的?是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建立的。危機時其實是引進人才加入這個行業最佳的契機,1986年、1997年金融風暴發生的時候,很多保險公司的團隊人數大幅度增長,不單純只是量的增長,更重要是質方面的增長。擁有較好資歷的人原本根本不考慮這個行業,但是由于金融風暴他們都覺得不妨試一試,從而造就了很多保險業的人才。
第三個契機在哪兒?這幾年中國的壽險行業走得非常非常快,很多時候我們賣的是躉交。我私底下認為非常認同保監會目前提的方向,應該回歸到保障。如果沒有金融風暴的發生,我們還可能按照早前的路線賣更多的躉交,從而離保障越來越遠。美國的金融風暴讓我們從中學習到經驗,讓我們重新調整我們的步伐,這個調整將會為未來中國壽險業的發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和契機。
從這三方面,這場金融風暴老實說我不認為真的是一個危機,反而它的契機大于危機。
記者:您剛才談到人才,作為合資公司,信誠具有引進外資外國高管的便利,現在有沒有引進高端人才的具體計劃?
陳嘉虎:我們的做法恰恰相反,雖然我們是中外合資,有很多資源。在亞洲保誠發展很快,從過去3%到去年貢獻度占到整個全球保誠的60%。今天,回顧保誠在亞洲之所以這么成功,關鍵的策略是用本地人。我們在大部分國家都是用本地人栽培本地人,用本地人來當高管,歸屬感和那種認同感會相對深很多。在中國我們實行同樣的方法,未來幾年我們將會全面栽培本地人才。本地人才是完全不缺乏的,他們缺乏的可能是一點點的經驗。老實說,把這個市場交給本地中國人經營,才能把公司真正發揚起來。我們會加強人才本土化,這段時間有很多公司組團去海外招聘,我們暫時沒有這個必要,我們有足夠的本土人才。
記者:作為信誠CEO,股東對您有哪些盈利要求?
陳嘉虎:每家公司的股東,最終都會要求你盈利,要不然的話誰也不會投資在你身上。身為信誠的CEO,我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中外合資方都理解保險行業需要前期投入,過后才能慢慢體現出它的利潤,當然股東雙方還是希望我們能夠盡力盡早實現打平這樣一個愿望。
今年是我們打平的一個契機,所有的費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從經營的角度來說,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另外一塊很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我們現在看到一個趨勢,以前用一百塊才可以請到的人才,今天用90塊他都可能愿意過來幫你干。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吸引人才擴充團隊的機會。別人說陳總看來你越來越興奮,怎么能不興奮?有很多很多契機,事在人為。我記得在1997年同仁見面后,會喊一個口號“別人看到危機,我們看到奇跡”,彼此鼓勵。那時候我們在市場的排名大幅度攀升,希望今年我們能夠用同樣的策略突圍而出。
記者: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信誠2009年的發展策略是什么?
陳嘉虎:從金融風暴發生到今天,我們的業績還是挺穩健的。首先值得我們高興的是,在信誠里面我們不僅沒有裁員,還會增加一些員工,同時還會加薪,這一點挺好的。
從業務的角度來說,2009年將是信誠擴充之年,特別在營銷團隊,我們以往平均每年大概會增1.6—1.7萬個代理人,今年希望增2.5—3萬個代理人,我們全力投入,希望借用這個契機能夠做出帶動的作用。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將會在產品設計方面投入更多,將會在三月份推出一系列特別是保障跟分紅類的產品。我們在去年已經開始做準備,在產品方面已經做了一些調控,朝向保障型方面做處理。當更多人需要更多保障的時候,我們推出這種產品能夠給公司帶來增長回報,2009年很可能是我們非常有機會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