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臨21世紀,社會的高度國際化、信息化使現代教育面臨著巨大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沖擊。網絡教學、遠程教學、教育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時代已向我們走來,校園網絡的建設,為建構現代教育新型教學教育模式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如何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找出校園網的癥結所在,發揮其更廣的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高校 網站建設 困境 癥結 出路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120109-01
早期,各高校的信息化主要集中于多媒體網絡教室、公共計算機室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高校校園網、城域網、電子圖書館、遠程教育系統、e-learning培訓系統等一系列新項目和新應用在各高校的陸續啟動,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深化應用的新時期。社會的高度國際化、信息化使現代教育面臨著巨大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沖擊。網絡教學、遠程教學、教育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時代已向我們走來,校園網絡的建設,為建構現代教育新型教學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如何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一、高校網站的困境
建設豐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園網絡文化將成為學校培養學生思維方式、道德品質、創造能力的新環境,成為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嶄新平臺。同時對于轉變陳舊教育理念和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方法、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對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一)加強校園網建設管理者的觀念
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硬件,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幾個月就下降價一半。校園網建設管理者必須改變觀念,如果合理利用學校資金,建好一個校園網,提高其使用率,充分利用好教育資源。
1.如何去建立一個校園網教學與管理的環境。
信息時代的到來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育資源,同時也使教育風格更加精細和個性化,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時空的局限更具開放性,同樣也豐富了教育手段,使教育更具高效率。
2.如何建立教師利用網絡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合理配置終端設備。
管理者應充分認識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觀念現代化,通過各種手段,強化教師現代化教育意識,確立現代化教育新思路、新觀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入教學改革。教師也要轉變陳舊教育理念和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方法、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利用網絡技術的先進、快捷為教育服務。建立完善的教師利用網絡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為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確保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1]
(二)提高網管人員的網絡技術管理水平
網絡功能的強弱、使用效率的高低、作用發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賴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的水平。網絡建成后,學校應及時設置網絡管理中心,需要安排至少兩個具有良好思想業務素質的網絡管理人員來維護網絡的正常運行,保證線路設備正常運轉,制訂校園網管理條例,負責網絡的系統管理、信息管理、網頁維護,確保網絡的暢通和安全,開展各種網絡應用的培訓,推動各種管理軟件的使用和數據維護。并不斷對他們進行網絡技術培訓,使他們成為網絡技術應用和開發的骨干。校園網絡的管理涉及面大,范圍廣、技術要求高,需要學校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合作。[3]
(三)加強網絡隊伍建設
要發揮校園網絡的巨大能力,培養和培訓大批計算機和網絡的人才,是確保校園網的運作和教育科研順利進行成敗的關鍵。學校應提高教師、學生學習和使用校園網的積極性,并建立教師利用網絡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校園網絡的價值,提高網絡的效價比。
二、制約高校網站發展的癥結
應用是校園網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硬件的建設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但基于校園網的應用則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去精心組織和實現,這是一項工作量大、技術復雜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應用方式和發展方向
校園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學校管理和教學應用兩個方面:
學校管理是辦好一個學校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為學校管理服務,信息化辦公、無紙化辦公,讓每個辦公室通過校園網進行辦公、管理和獲取校內外的信息,同時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即時通信和協同工作,加強對學校資源、教師和學生的充分調動和管理,可以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學應用是校園網最主要應用。電子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教師資源中心、多媒體教室、網上學校、網絡教室、課件制作中心、家長訪問系統、網上選課……網絡應用功能多種多樣,有待于不斷開發和完善,它的每一個功能都會使教育產生巨大的、多層次、多方面的變革,無論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人才觀念、教育結構還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學習方法等等都會帶來巨大的改革。社會在進步,教育同樣在不斷改革。[2]
(二)教育教學資源和網站的建設
校園網絡的建設,為現代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構提供了理想的教學環境。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教育資源能夠被充分共享和利用。然而,網絡僅僅是信息化的形式,豐富的共享信息資源庫才是信息化的實質內容。教育教學資源庫包括教育管理資源和教學資源兩大部分。
學校網站建設是一個對內提供服務,對外展示學校形象的窗口,也是校園網應用集中表現的地方。一方面,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確保學校行政和教學管理的網絡化,提供學校教師制作課件的環境、備課工具和資訊,確保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充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讓計算機進課堂,為學生的交互式、自主探索學習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校園新聞、教學科研、網上圖書館、視頻點播、資源中心、家長訪問、網上選課、聊天室等等欄目的建設,傳遞信息、了解教育發展動態、反映教學發展變化、為師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間和舞臺。因此必須加強網站建設的技術力量、加強信息的收集和編輯工作,為網站的信息資源提供保障,并使網站能更好地為適應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服務。
三、高校網站的出路
高校校園網在建設初期是為了滿足學校的教學科研需要。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廣大師生并不能滿足于辦公室、實驗室的上網,他們對在家庭、宿舍高網速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今,校園網覆蓋了學生宿舍區群體與教工區群體,然而高校校園網的用戶群體的多元化,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對校園的要求越來越高。
目前學生宿舍網建工作的迅速提高,設使得宿舍上網的學生數量急劇上升,引起接入端口驟增,許多學生使用P2P進行下載網絡中大量音頻與視頻數據,勢必造成網絡傳輸阻塞,如何高效地管理龐大的網絡并降低網絡管理成本并成了當務之急。面對新的變化,高校校園網建設下一步該怎么做?筆者從一些學術期刊中整理出以下5條方案:[4][5][6]
(1)大力加強對校園網內容建設的領導和重視
對于校園網站的內容建設,各方面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加強領導,繼續加大對校園網建設的人力、物力投入,使耗費巨資建成的校園網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某些大學為了促進校園網在教學及管理方面的應用,設立了專門的信息化辦公室,這一做法值得借鑒與推廣。
(2)做好網站內容建設的全面規劃和組織協調工作
網絡中心應在協調各部門的網站內容建設方面扮演積極的角色。為了統一學校網站頁面的風格,可以考慮為各系部設計相應的網頁模板,供其更新時使用。
(3)進一步加強網站專業人員建設
一個好的信息化網站的建設和維護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策劃人員、美工、程序師等各類專業人員的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在高校中,一流的網站開發人員和網站管理、策劃人員因得不到重視而紛紛流向商業網站領域,而一些高校建站人員本身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也對站點的規劃、設計、建設、維護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4)動員全校人員參與,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
網站內容建設是一項長期且龐大的工作,單靠幾個專業人員是遠遠不夠的。許多教師和學生對此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有些還具有相當高的水平。怎么去充分加以利用?可以鼓勵廣大師生在校園網上建立個人主頁、在校園網上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網頁設計比賽,這樣一方面可以極大地豐富校園網的內容,同時也可大大豐富廣大師生生活。此外還可以組織對學校各院系、處室的網頁定期進行評比,對其中優秀者給予資助和獎勵,促進網站建設水平的提高。
(5)加強特色內容建設
特色就是競爭力。建設成學校獨有的特色欄目或者特色網站。這對于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增強競爭力是很有益處的。
校園網的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它的功能有待于不斷的研究、開發、探索和創新。學校領導應以充分的支持和實踐,帶領廣大師生確立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觀念,深入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建好、管好、用好校園網,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建設新型校園網[N].網絡世界,2007.
[2]桑新民,“網校”遠程教育模式的反思與暢想[N].中國教育報,1999-06-28.
[3]邢懷武,建設實用的校園網[J].微電腦世界;2000年05期;46-47+49.
[4]校園網群中的校園網[J].信息技術教育,2003年05期,109-110.
[5]王麗霞、李強,淺談校園網在教學中的應用[A].第十九屆中國(天津)2005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
[6]摘自美國《網絡世界》,復雜規則挑戰校園網[N].計算機世界,2004.
作者簡介:
沈華飛,男,漢族,江蘇省南京市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2009級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