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敏
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性手段,它具有生動、形象、再現情境、壓縮時空、聚集特定場境、展示“直觀—抽象”過程、變靜為動以及人機交互功能等諸多特點;并且能以聲、光、圖、像、影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有意或無意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誘發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開辟了21世紀教育的新途徑。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和創新教育的廣泛推進,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绷己玫慕虒W情境,活躍的課堂氣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萌發求知欲望、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有力措施。同時兒童的形象思維占有很大的優勢,而且情感的體驗容易受具體事物支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給課堂注入了生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生動靈活的特點,創設情境,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直觀,將觀察、欣賞與學習、訓練緊密結合,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生發創造的欲望。
如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育才小學一位數學老師曾與筆者共同探討制作“相遇”問題的課件,如果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行人或汽車“相向”“背向”等運動的情境,能幫助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時間、路程、速度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動畫效果,展現實物現象,通過跳躍、移動、變形、閃爍等把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知識,逼真反映事物動態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減輕師生的負擔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使教學信息量大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開闊視野。同時網絡教育的現代化,使學生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突破了固定時空的學習,把物理的、信息的和個體精神的三維時空編織成新的信息溝通的嶄新時空。學生可以借助網絡調取數千里之外的資料來閱讀;可以到虛擬世界去進行遠古探險,去未來世界遨游;同時又可以選擇多種學習方式與任意網絡終端的學習者交流;還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并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如教學中按需要讓學生去游覽故宮的尊嚴、長城的雄壯、金字塔的神氣及山川的雋色……去欣賞櫻花的浪漫、紫荊花的秀美……去領略云南民族風情、拉丁民族的豪放氣節……去感受民族歌曲的優美、交響樂的宏大……并將自己獨特的感受通過多媒體及時而迅速地傳達給教師或同學,這樣,不僅增長了知識,同時在感知過程中又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促使教師從前臺走到后臺,成為學習的支持者和幫助者,為學習者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傳授必備的基礎知識。因此改變過去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完成對多媒體教學節目的選擇、控制、課件制作等,教師做得多了,講得少了,學生做得多了,聽得少了。這必然導致教學思想、方法、手段、模式、過程的深刻變革,傳統的模式將得以優化與突破。
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形聲結合引導學生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多種教學媒體進行教學設計,利用多種感官刺激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觀察、認識、理解的基礎上,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并進行學習。同時多媒體教學使教材的畫面、聲音、文字等有機結合,而且將新興的科技知識、遠距離發生的事情、歷史事件、不易理解不便觀察的內容編入教材,豐富了教學內容。再者,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多媒體教學能將聲音、圖片、圖像、文字、動畫和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交互處理,形成集文、聲、圖、像于一體的極具吸引力的多媒體效果,能讓學生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興趣盎然地接受,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豐富課外科技文藝和體育活動,有助于學生技能的培養,發揮個人的愛好和特長,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如去年本校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豐碑》一課時,用多媒體計算機做如下設計制作,以激昂、雄壯的合唱曲《十送紅軍》作背景音樂,歌詞唱一句,字幕顯示一句,同時配以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剪輯影片,使學生從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產生“情”的沖動,充分感受到了軍需處長高尚的情操和當時紅軍長征的千難萬險,使文章的主題得以升華。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廣泛使用,促使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加快,教學過程由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記憶知識變為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研究問題、加工信息、增長知識的過程。學生已經成為學習的主人,能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教師在教學中成為教學的幫助者、指導者。這樣教學中學生自主性活動、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加強為培養出21世紀會學習、善思考的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育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