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森 趙志剛 徐占春 呂昌江
售樓部的綠化對提高房地產開發商的知名度,增加業主購房的興趣,提高商業洽談的質量,以及對美化整個樓盤的環境,改善生態效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售樓部的規劃設計
1.1指導思想
充分地把中國古典園林風格融入到設計當中,結合售樓部室內空間對園林植物的影響來選擇園林植物,運用“分隔空間,融于自然”的理念來創造一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室內園林景觀;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的心理,人的行為的宗旨,來進行售樓部的規劃設計。
1.2售樓部設計原則
“師法自然” 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主旨,也是售樓部的設計原則,以植物、水、石頭的造景來分隔室內的空間——“曲徑通幽,回歸自然”。運用借景、漏景、抑景、透景、夾景、對景、隔景等手法,達到小中見大,“雖為人造,宛自天成”的意境。售樓部應分接待區、沙盤區、戶型展示區、休閑區、客戶洽談區、衛生間,在考慮售樓部“功能”的同時,還要兼顧景觀和植物設計需要的因素,如從 “方位”、“感觀”、“透觀”、“借景”、“支勢”、“季相”、“色相”、“香味”、“形態”、“生態”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園林造景的布局安排要與售樓部室內空間的外觀、顏色、材料等相協調,這樣的園林造景才可以起到烘托室內環境的氣氛,強調設計的風格,突出植物綠化的作用。
1.3綠化植物的選擇
綠化設計原則主要表現在:①選擇陰性、半陰性的植物;②選擇能吸收有害氣體,凈化室內空氣的植物種類;③選擇以常綠為主,較耐寒的觀葉植物;④選用具有熱帶風情的植物,如蒲葵、棕櫚等;⑤選擇具有觀葉價值、鋪地類蕨類植物。
1.4綠化植物的養護與管理
售樓部的綠化配置好后,能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做到注意植物生長情況,對于生長不良的植物應及時采取措施;對于需要定期更換的植物要及時更換,以免植物因環境的原因而死亡;對于喜光的植物要放在室內明亮處或定期更換;注意排水,防系統被堵,對于花草應及時更新,以免影響整體形象;要考慮四季變化對植物的影響,夏季要防病蟲害,冬季要防寒等。
2設計說明
樓盤的設計風格是“回歸自然”,售樓部室內綠化原則與其相互呼應,主題突出。
2.1設計原則與依據
該設計方案主要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設計規范。如:①《城市園林綠化技術操作規程》(DB51/510016-1998);②《室內綠化設計》(GB50345-2004)等;為依據并根據上述論文中提到的設計原則來進行規劃設計的。
2.2設計理念
售樓部作為房地產開發商與業主進行購房溝通的場所,因其功能的單一和壽命的短暫發揮著其獨有的特色。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它與樓盤的關系,把售樓部融入到整個樓盤的設計中去,讓業主在進行購房洽談時就能感受到整個樓盤的設計風格,進而產生購房的濃厚興趣。本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將中國古典園林追求自然美的法則與室內空間統一起來,通過置石淺水造景,植物的合理配置創造出一幅如詩畫般的古典園林之美,改善人們購房時的環境。
2.3設計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的元素水、石、植物在設計中充分體現:①大門入口及沙盤下的鋼化玻璃水景造型,引人入勝;大廳里放置的植物、石頭與水的造景,將古典園林重要的元素“水”發揮到極致。室內通過擺放植物來分隔空間,達到曲徑通幽之效;②休閑區的植物與石的造景讓業主在購房之余感受大自然的情趣。③植物的配置上,根據室內環境的需要選擇一些耐陰、凈化空氣、同時又具有熱帶自然氣息的植物。④在造景的材料選擇上選用的都是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如木材、卵石、大理石、面包磚等,從而不僅使創造出來的環境更加接近于自然,又可避免施工過程中對室內環境造成污染;⑤置石淺水造景及室內空間的綠化環境使業主對自然、舒適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對高雅情調生活的無限渴望。
2.4售樓部綠化的植物配置說明
大廳是接待業主來訪及商業洽談聚集活動的地方,總體上應體現典雅大方、回歸自然的格調。應選用能凈化空氣又具有觀葉價值的植物,如大葉傘、散尾葵、龜背竹、龍血樹、棕竹、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和普通蘆薈等,這些植物不僅能對付業主從室外帶回來的細菌、小蟲子和其他有害物質,甚至可以吸納連吸塵器都難以吸到的灰塵,可以擺放在客廳等人來人往的地方。
接待區是與業主交談的場所,應營造寧靜、文雅的氛圍,常選擇綠蘿、吊蘭等植物。吊蘭和綠蘿不僅具有較強的凈化空氣能力,而且還有驅趕蚊蟲等功效,是接待室植物的理想選擇。
窗口休閑區室內光線最充足,是人們休閑的地方,應突出恬靜安逸、溫馨典雅的特點,選用龍舌蘭、鳥巢蕨等與鵝卵石的造景,增添自然氣息。
衛生間一般面積較小、人們活動頻繁,而且光線不足、空氣質量較差,選用虎尾蘭和丁香,虎尾蘭的葉子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為自身保濕所用,是廁所和浴室的理想選擇。丁香可以凈化空氣,使人放松心情。
3結束語
售樓部的規劃設計,使售樓部室內的自然生態環境與整個樓盤的生態環境融為一體,與生活環境文化相融合。從大門入口的水景設計到室內的綠化布置與造景及功能分區的布局,使整個售樓部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大大提高了開發商的知名度,同時也起到了一個廣告宣傳的效應,吸引更多的業主前來購房。
(收稿:200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