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榮 沈麗明
1準確掌握其溫度特性
非洲菊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最低溫度為12℃,最高溫度為30℃,低于10℃則停止生長,在冬季夜溫不低于12~15℃,白天不超過26℃,可照常開花。
2適時補肥
在第2次開花高峰期的后期,即10月底至11月初及時松土追肥1次,以腐熟的餅肥為主,每次每穴施3~5g。視苗情補施一些微量元素。同時摘除植株外層的老葉、病葉,保持每一株叢中的每一分株留3~4片功能葉,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上土護根,吊地增溫
為了防止苗心腐爛,在定植時小苗的根莖要露出地表,隨著植株生長根莖部上移,加上澆水泥土沖走,株態會出現不穩定狀態,所以應經常清溝上土護根,尤其在冬季到來之前,清溝工作必須完成;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降低地下水位。
4蓋膜保溫
10月下旬視天氣而定,在寒露風或初霜來臨前,要蓋好第1層薄膜,但晴天要通風降低棚內濕度,通風時間在上午9點半至下午1點。11月下旬后,在大棚內加蓋第2層薄膜保溫。到12月下旬至翌年2月,在大棚四周加一層圍膜或草苫,特別是北風口上一定要用草苫來擋風,種植畦上再加小拱膜或用大燈泡增溫。
5適當澆水,補充土壤水分
具體要領是:陰天不澆水,上午澆水下午不澆水,澆小水不澆大水。
6防病
陰天或棚內濕度過大時不宜噴藥,預防病害可用煙霧劑防治,如用百菌清煙霧劑熏蒸。在冬季大棚里出現花的畸形,花色不正常和植株生長不正常現象,大都是低溫所致,并非由病原菌導致的病害發生。解決辦法:提高大棚溫度和光照,改善非洲菊生長的環境條件,重施有機肥,適當施用化肥,并且要注意養分彼此間的平衡,注意澆水,切忌大水漫灌等,將有利于防止這(下轉第3頁)(上接第39頁)種病害的發生。
7防凍
遇大雪或重霜嚴寒天,可在大棚外點幾處無明火的廢機油草木雜物的煙熏堆,尤其是上風口點幾堆這樣的煙熏堆效果明顯,能有效地防止花棚內的凍害。
8采收
非洲菊切花最適宜的采花期應在外圍舌狀花瓣平展,內圍管狀花開放2~3圈時采收。冬季切花在此基礎上宜早不宜遲,采收晚了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對幼花生長不利。一般在傍晚采收最好,采收時應從花梗基部與植株短縮莖節處折斷,切不可將花梗折斷,否則會降低切花的插花壽命,而且留在植株上的半截花梗會發生霉爛,誘發病害。
(收稿: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