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今年春節喜氣洋洋、熱鬧依舊,大家還是樂觀,有信心,有希望,有憧憬。餐飲業、旅游業、商品銷售的數字都不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8%,重點旅游城市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均增長15%。擴大內需,特別是個人最終消費需求還是有辦法的,關鍵是思路正確。人們苦惱過,政府再怎么希望,社會再怎么提倡,似乎個人消費不為所動,個人消費由個人決定。比如有人說了,你不買硬座買軟座,方便自己做事,還是劃算的。但這只是一廂情愿,買硬座的大多數人還是會買硬座。報紙報道了,北京煙花銷售未過半。少放一些也沒什么不好。有錢人節衣縮食了,是應該的。我們提倡的是合理消費、科學消費,比如讀書、健身、旅游等,不是浪費。說日本的消費降到低點,但不缺吃不缺穿,它本來的基礎就大。速度也不能越來越快,總是波浪起伏,低一點不能輕言進入衰退。否則地球變暖已經有人說不可逆轉,難道還要加快。速度變化也是經濟的一種自我調節,人們正好可以冷靜下來,總結經驗,改進方式。
啟動個人消費,也不能都希望政府做事,提高個人收入,個人也要努力。也不是需要擴大內需的時候才特別強調增加個人收入,什么時候個人都強烈希望增加收入,但是并不是想增加收入就能夠增加收入的,相反現在增加收入困難更大。所以要想別的辦法,降價就是現實的辦法。已經有人分析了,降低門票、花炮價格正是旅游收入、節日銷售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大家都在繼續探討金融危機。樂觀的,有人說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就可能出現轉機,中國可能帶頭,德國可能率先轉變,等等。至于誰有可能先轉變,不能只了解自己,要知己知彼。悲觀的說可能還有幾年甚至更長。這些議論都很正常。說明人們對于市場經濟、經濟規律、經濟預測還有許多未知的地方,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人們可以遵循規律,但是不可能根本改變規律。如果人們完全把握了經濟規律,那就不會出現金融危機。前幾年經濟形勢似乎一片大好的時候,現在大家看到的問題實際上已經悄悄地產生和發展起來,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還不要說信息時代信息爆炸,金融危機也不是一兩個人在密室里操縱的。但是有關的信息就是沒有透露出來,或者是不為人們所重視,等于沒有信息。所以當時關于前景光明的結論太輕率了。現在我們還是應該提倡多作分析,慎作結論。既然講不確定性,不是事物客觀發展雜亂無章,不確定,而是我們的認識不到位,不確定,所以科學的辦法是多作分析,慎作結論。
我們看那些股評家,為什么這么多年來,沒有出現大家都比較信服的,股評家的名聲很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下的結論太多,比如說大盤是要漲還是要跌,國家出臺一個政策,就要關注哪些板塊,哪個股可買,哪個股可賣,實際上你作一些分析就可以了,分析它的情況,分析它的走勢,分析它的原因,不要輕易下結論,下結論可要慎之又慎,下不了結論就不要下結論,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很難下結論,什么時候能夠克服金融危機,現在就很難下結論。
中國人的心理習慣就是追求結論,看文藝作品追求結局,大團圓。喜歡看人物命運,有頭有尾。對紅樓夢后四十回是否高鶚所續有過一番爭論,但是認為至少他有一個貢獻,讓紅樓夢有頭有尾,便于流傳。胡適有一句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先把結果和觀點提出來,再去求證和分析。有的人說在夫妻關系上不能這樣,要反過來。實際上都應該首先進行分析,結論應該產生于調查研究之后,而不是調查研究之前。現在既然事情還在發展之中,我們正在如火如荼地調查研究,就應該把主要精力投入分析,不要輕易下結論。實際上越是草率下結論,無論樂觀還是悲觀,都難以樹立信心。越是客觀地分析,無論是發現困難大還是小,心中越有底,越會有信心。人類什么災難沒有經過,金融危機肯定能夠被克服,沒有結論并不影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