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北大荒“糧食銀行”(以下簡稱“糧食銀行”)是把糧食這一特殊商品和現代銀行的經營管理方式相結合,以千家萬戶的農民商品糧為基礎,以糧食企業為載體,將糧食生產者和經營者利益聯系在一起的一種糧食經營模式,簡稱“市場+‘糧食銀行+農戶”經營模式,是集糧食儲存、抵押貸款、糧食交易、糧食套期保值為一體的現代糧食企業。
一、“糧食銀行”的創辦背景及主要作用
黑龍江墾區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現有耕地面積為3500萬畝,2008年糧食總產量為284億斤,可為國家提供商品糧256億斤,其中水稻產量達800萬噸。預計到2010年,能生產水稻1000萬噸,商品率在90%以上。
北大荒商貿集團是黑龍江墾區從事流通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承擔著墾區商品糧的銷售任務。幾年來,商貿集團經過不斷探索,總結發現墾區在糧食流通環節中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由于墾區糧食是一季生產,秋收后,農戶由于還貸和備耕需要,不得不將糧食集中上市變現,使糧價向下波動,影響了農民增產增收;二是農民缺乏儲糧條件,水稻收獲后堆放在自家的田間地頭,損失非常嚴重;三是糧食外運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的3月,運輸瓶頸十分嚴重;四是農民急需的生產資料資金和土地租金無從解決,往往要高息借貸,增加了農民負擔。
鑒于以上情況,北大荒商貿集團在省糧食局、農墾總局的支持和指導下,開辦了北大荒“糧食銀行”。其主要作用:
一是減少農戶糧食產后損失,節約糧食資源,也有利于改善農戶的家居環境。由于糧食生產是季節性的,而消費是經常性的,所以農民必須將大量的糧食儲存。農戶自己又不具備儲存條件,損耗較大,品質下降。如按“糧食銀行”存儲200萬噸目標,以及損失率8%計算,可減少農戶糧食損失16萬噸。
二是有利于農戶根據市場變化,銷售糧食,增加收入。農民將糧食存儲到“糧食銀行”,不改變所有權,可根據市場價格自由銷售,賣到好價錢,增加售糧收入。
三是緩解了國家收儲壓力,減少國家財政支出,也解決了集中交售帶來的運輸壓力。在市場糧價下行時,“糧食銀行”吸儲農戶糧食,一定程度能夠改善執行最低收購價地區政策性收購單一渠道,減輕國家負擔。
四是調動了商業銀行支持糧食收購的積極性,拓寬了融資渠道。“糧食銀行”與中國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合作,民生銀行為“糧食銀行”貸款10億元,可以隨時收購急需賣糧農戶的糧食,也可以為存糧農戶通過糧食抵押進行貸款,有效解決農戶急需的生產資金和必要的生活資金。
另外,還有利于加快發展糧食“四散化”運輸,提高儲運效率。
二、“糧食銀行”的主要做法
(一)吸儲農戶糧食
1.農戶開立糧食存折賬戶和申請辦理民生借記卡業務。農戶持身份證原件到“糧食銀行”業務受理窗口填寫《開戶申請書》,簽訂存糧協議,辦理存糧開戶手續。
2.農戶將糧食運到“糧食銀行”指定的就近倉庫。農戶可以自行組織車輛運輸,也可以選擇使用北大荒“糧食銀行”提供的運輸服務。如選擇“糧食銀行”提供的運輸服務,需按照當時市場價格收取運輸費用。
3.“糧食銀行”指定的倉庫相關業務人員對農戶的糧食按照國家有關糧食評定標準進行質檢、驗收、過秤等處理,完成農戶糧食的相關數據采集。
4.指定倉庫將農戶的糧食根據糧食的種類、等級及其它指標參數選擇合適倉位進行糧食入庫處理。
5.“糧食銀行”根據指定倉庫提供的入庫單為農戶開具糧食存折,存折中記錄所存糧食的種類、等級、重量等相關信息。農戶擁有存折后自動成為電子交易市場的會員。
(二)農戶取得貸款
1.“糧食銀行”的上級企業北大荒商貿集團與中國民生銀行開展業務合作,為儲糧農戶辦理質押貸款。
2.農戶持本人身份證、糧食存折,填寫《民生銀聯借記卡申請表》,向民生銀行申請辦理借記卡。
3.農戶持本人身份證、糧食存折原件,填寫個人貸款申請表,向民生銀行申請個人經營貸款。
4.北大荒商貿集團在農戶提供給民生銀行的個人經營貸款申請表上核實農戶需要質押的糧食種類和數量,并簽署同意擔保具體額度字樣。同時,“糧食銀行”根據糧食質押合同維護已質押糧食信息和留存相關質押文件。
5.民生銀行依據北大荒商貿集團的同意擔保具體額度的確認和糧食質押合同發放個人經營貸款,將貸款資金存入農戶的民生借記卡內。
(三)糧食保管
1.糧食入庫后,由“糧食銀行”的指定倉庫對糧食按照“四無”標準進行保管,確保儲糧安全。
2.“糧食銀行”為儲糧農戶免費儲存糧食3個月,超過3個月,每噸每月收取6元保管費。最長保管期限為6個月。如果6個月后,儲糧農戶仍未將存儲在“糧食銀行”的糧食銷售或取走,“糧食銀行”將按照國家最低收購價或與農戶協商,將糧食予以銷售。
(四)糧食交易與出庫
1.存糧農戶可以根據市場行情自己銷售糧食,也可以通過“糧食銀行”下設的電子交易平臺網上交易。
2.糧食通過電子交易平臺銷售,或通過“糧食銀行”進行現貨銷售,賣方向“糧食銀行”每噸交15元手續費,買方交10元手續費。儲糧農戶如將糧食自行取走,需交納25元手續費。
3.糧食交易結算實行封閉式運行,交易雙方通過民生銀行在銀行設立的托管賬戶,實行封閉式交易模式。
三、“糧食銀行”運行情況及預期風險
北大荒“糧食銀行”試運行一個月以來,得到了廣大農戶的認可,存糧踴躍。目前已有400多農戶將糧食存入“糧食銀行”,儲存量5.7萬噸,從銀行取得貸款5000余萬元。“糧食銀行”在為存糧農戶儲存糧食的同時,還自營水稻5萬余噸。今年1—3月,“糧食銀行”還將在農墾紅興隆分局、牡丹江分局、寶泉嶺分局和綏化分局全面運營,將存儲規模達到50萬噸。
同時,“糧食銀行”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運行中將會遇到一些潛在風險和問題,需要不斷總結,逐步完善。
一是當糧食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農戶放棄糧食所有權時,“糧食銀行”收購這部分糧食有可能面臨市場風險。北大荒“糧食銀行”在其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如到6個月后,儲糧戶仍未將儲存在“糧食銀行”的糧食銷售或取走,“糧食銀行”將按照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或與儲糧戶協商,將糧食予以銷售”。也就是說,農戶放棄糧食所有權,“糧食銀行”到期按國家最低收購價格收購儲戶不取走的糧食時,農戶按最低收購價取得糧食銷售款,而將價格的風險留給了“糧食銀行”。這種風險一旦超過“糧食銀行”的承受能力,就必然會給“糧食銀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二是如果“糧食銀行”經營管理不當,將帶來一定的道德風險。“糧食銀行”的相關規章中并未規定農戶存儲的糧食不能用于周轉經營,“糧食銀行”作為經營性企業,同樣存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行為。因此,在“糧食銀行”與農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糧食銀行”有可能將存儲的糧食不斷進行周轉經營而獲取利潤。在糧食周轉經營過程中,一方面可能由于經營風險,使周轉出的糧食難以收回貨款,資金鏈條斷裂,無法及時補足庫存總量。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糧食市場價格波動,在糧食轉出后,出現由于糧價上漲而被迫高價位補庫的情況,使“糧食銀行”產生經營虧損。
當這種情況積累到一定程度,使糧食庫存比例減少時,“糧食銀行”就無法兌付農戶集中大規模提取糧食,一旦這種現象使農戶對“糧食銀行”產生信用危機,就會導致農戶爭相向“糧食銀行”“擠兌”的后果,此外,如火災等其他原因導致糧食滅失而虧庫,也會導致同樣的結果。
三是經營中發生的有關費用和損耗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彌補,將給“糧食銀行”帶來經營風險。從“糧食銀行”實際運行來看,“糧食銀行”吸儲糧食,以及在存儲糧食中產生的烘干、裝卸等相關費用,需由“糧食銀行”承擔。此外,糧食保管中的自然損耗,也給“糧食銀行”增加了負擔。如果這些費用得不到合理彌補,將增加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