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鳳 劉洪艷
【摘要】本文通過對極具歷史的南山公園改造規劃的描述,闡明了在城市公園規劃設計和建設中,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以人為本,生態造園,使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保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關鍵詞】 以人為本 生態造園返璞歸真可持續發展
公園概況:
南山公園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九臺的新老城區之間,小南河就象一條銀蛇盤旋在小南山的腳下,形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南山公園的前身是九臺小南山,原名老山背,也叫風水山。清朝移民實邊,董、陳、楊、周四姓人家來此開荒斬草,把此山作為這四家墓地。據《文史資料》介紹,“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了東北全境,先后在南山建立了游樂場,溫泉和旅社,成為日本人的休閑場所。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小南山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成為廣大人民的游樂場所。

圖1 南山公園地理位置
1995年九臺市政府加大了南山公園建設的投資規模,重新修建了公園大門,園內修筑一條5米寬的柏油內環路,和紅磚鋪筑的3米的外環路,修筑一座松木橋。路兩側栽花種草,播種草坪10000平方米。公園北側修建了聽濤亭、吊橋和三個一柱亭,大大增加了南山公園的景觀效果,南山公園的道路也已具備基本的骨架。
但是由于園內的植物布局混亂,公園的道路和建筑等年久失修,已經破舊不堪,嚴重的影響了公園的景觀效果,也危及到了游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南山公園改造勢在必行。
利用原有自然資源、返璞歸真、以人為本、和諧造園。
在進行公園改造過程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原有的建筑、園路、植物、小品等造園要素組織空間,合理布局,營造一個功能齊備、極具景觀效果的綜合性公園。
一、以人為本、 返璞歸真,對公園的建筑和道路等設施進行充實和維修
1.修建一處廣場在原福利廠西側修建一處4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廣場:在廣場的東北角建造一個仿實木花架。并在高大樹木下擺放仿實木坐椅,樹下用仿木的樹池圍護起來,不但為游人提供了休息設施,保護了樹木,還豐富了景觀。該處廣場的修建,充實了公園的功能,成為市民跳舞集會、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2.修建了兩個廁所廁所外觀采用仿歐式輪廓,外表做成仿實木木紋效果。充分體現了南山公園規劃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這一主題。
3.修建一處平橋原有松木橋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并且是外環路的必經之處,將原橋拆除,修筑一座水泥平橋。此平橋的建成,使公園的外環路徹底暢通,也為公園增添了新的景觀。

圖2平橋
4.鋪設4米寬的水泥路和臺階路在廣場南側修筑一條水泥路,與東側大門相連;將原有的外環路、游泳館東側的紅磚路拆除,鋪設水泥路,水泥路線條優美流暢;由吊橋至廣場處、聽濤亭處修筑臺階路,臺階路迂回曲折,富于變化。
5.鋪設兩處石板路和方磚路一條是丁香路、另一條由環路東側至大佛雕塑處的小路。公園正門北側鋪設一條方磚路通往游樂場。將廣場至聽濤亭處的方磚路更新成嶄新的紅色方磚路面。它豐富了園林道路的級別,滿足了不同游人的不同需求。

圖3公廁
對造園手法的曲徑通幽得到充分體現,頗具《桃花源記》的味道。
6.對吊橋、吊橋亭以及聽濤亭分別維修將吊橋和聽濤亭的琉璃瓦更新,吊橋的松木板加密,使得這些仿古建筑重放異彩,提高了景觀效果。
7.修建了多處健身場地大佛雕塑南側、丁香路北側、水泥路北側、怡景花園北側,以及聽濤亭北側等處充分滿足了人們的健身需要。
8.在園內安裝景觀燈和垃圾箱等服務設施,既方便了游人,又豐富了園林景觀。
二、生態造園,保持可持續發展,對園內的植物景觀進行改造,將幾處雜亂的樹木進行合理疏植
1.公園直路兩側樹木過多過密,影響景觀效果,將其進行適當疏植,形成良好的透視效果。
2.為了制造良好的景觀效果,將聽濤亭西側的部分花灌木移走,栽植觀賞價值高的的樹木。觀果觀花的天目瓊花、山定子,賞花的榆葉梅、連翹、錦帶等,觀葉的三角楓、火炬樹、山里紅以及觀干的紅瑞木,京桃等。
3.將大佛雕塑以及游泳館附近的花灌木合理疏植,部分移植到烈士墓及公園的東入口并進行整形處理。
4.合理運用樹木花卉等打造幾處亮點。在公園大門口處用五色草和矮牽牛打造模紋。在平橋東側和廣播局北側用草花栽植模紋圖案,在水泥路的外側栽植一串紅,通過花卉栽植,提高了公園的植物景觀效果。
公園內的樹木經過合理的疏植、移植、修剪、使得整個公園的景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改原來雜亂無章的局面,具有非常好的植物景觀效果,同時因地制宜的補植闊葉喬木,營造多處風景樹林樹群,疏林和孤植樹等植物景觀,在林間空地栽植花灌木、花卉豐富景觀層次和色彩效果。在節點和比較開闊的地方種植線條優美,流暢,色彩艷麗的植物模紋以提高公園的景觀效果。這也充分展示了中國園林特有的造園方式,自然式:效法自然、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造園手法的獨特魅力。
三、科學的公園布局是公園改造規劃得以成功的關鍵所在
南山公園改造規劃主要有6個功能分區
1.正門廣場區將原有的下陷路面路拆除,用花崗巖鋪裝,公園正門入口處屬于坡地,水土流失嚴重。主要采用仿實木的“木方”與“小樹墩”相結合方式進行護坡,不僅結實耐用,而且物美價廉。在植物種植上:正中間的三塊地用五色草布置,圖案是雙手托住一個嫩綠色的小苗,兩側用草花矮牽牛與草坪相結合的祥云卷襯托,體現了當今綠化事業的核心主題——關愛綠色、關愛生命、關愛我們生存的美好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保持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兒童活動區在此區設有碰碰車,美人魚電車,秋千、蹦蹦床等多種游樂設施。
3. 瞻仰區位于公園西南面——革命烈士紀念碑,從正門進入,順著柏油路上走20米即是。由于紀念碑年久失修,理石脫落,而且沒有廣場,來此瞻仰的人們很不方便,所以對紀念碑及其周邊進行重新規劃:與紀念碑的同一中軸線在坡地處修建寬4米的臺階路,以紀念碑為中心修建一個1000余平方米的廣場,直接與臺階路相連,臺階路及廣場都用花崗巖鋪裝,在臺階路的兩邊依次栽植萬壽菊草花和女貞籬,女貞籬的外側和廣場的四周栽植兩排云杉。并對烈士碑進行翻新處理。經過改造后的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宏偉壯觀。

圖4新修臺階路
4.中老年活動區公園內新設置了多處廣場和健身活動區,滿足人們的需求。
5.游覽觀光區在公園的水泥外環路有聽濤亭、吊橋亭、以及臺階路兩側,以及花徑、和由多種花卉打造的模紋景觀。
6.安靜休息區在有大片落葉松林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北部水泥路北側。這些地方設置了多組石桌、石凳為游人休息提供了方便。另一處是聽濤亭,此外地勢險要,聽濤亭通過臺階路到達底部,與水泥路相連。這些地方松樹茂密,郁郁蔥蔥的松樹產生一種化學物質,它能夠凈化空氣,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南山公園改造建設的完成,為鳳珠之城——九臺的美麗畫卷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南山公園正以自然,和諧、優美的城市生態景觀環境,完善齊備的各項功能設施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它不僅為九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娛樂健身空間,同時它也是世人了解九臺的窗口,充分發揮九臺市南山公園的歷史性,教育性、人文性,生態性,休閑性的深遠作用。使南山公園煥發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陳希國. 小南山史話.
李祥鳳 (1972. 10—),吉林九臺人,任職于吉林省九臺市園林綠化管理處,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