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飛 李玉娟
【摘要】 本文介紹了基層水利部門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與后期管理階段的現狀;分析了工程質量形成的因素;闡明了質量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與規定在工程建設中起到的作用,基層水利部門的質量控制的任務、程序和方法,改進質量監控方法提高檢測水平等工作;培養基層水利人才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對基層水利部門工作有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 小型工程建設 質量管理現狀 分析
1.引言
市、縣、區以下的基層水利主管部門組織建設的工程多以小型為主,諸如:電灌站、小型水庫、小農水塘壩、倒虹吸、渠系、堤防建設等。參與建設的各方施工單位資質較低或根本無資質,許多工程由村或農民自營,設計以單一工程為主,沒有總體規劃,工程質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視,其施工方法多數為土方法,質量無法保證。雖然這類工程單項規模小,但總體數量多,造成的經濟損失與質量事故不可忽視。
水利工程質量是對水利工程“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等特性的綜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滿足運行的穩定性,“適用”是指工程滿足使用功能,“經濟”是指工程投入的費用較少,工程發揮的效益顯著,“美觀”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學要求,進而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2.政府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范與規定
為了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控制工程質量、工期、造價,提高經濟效益,國家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大中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顯示出較強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其核心內容可歸納為:
2.1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分工負責
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由項目法人(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政府部門監督。項目法人對工程質量負全面責任,監理、設計、施工單位按照合同及有關規定對各自承擔的工作負責,質量監督機構履行政府部門監督職能。
2.2采用新技術、注重科技進步和質量管理
有關工程建設的單位都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采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施工工藝,依靠科技進步和加強管理,采用新技術提高了施工進度,努力創建優質工程。
2.3工程建設規范化、實行招標投標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屬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規定》進行公開招投標;地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也參照招投標的方式執行,由基層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具體施工與管理辦法。
3. 基層水利工程管理常見的問題
3.1技術力量單薄、業務水平偏低
設計或監理工作多由縣、區級以上相應單位負責,有時與實際脫節,而基層水利人員從思想上有了靠山并產生了惰性,致使整體技術水平徘徊不前,有的還出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基層水利技術人員從事上傳下達等工作較多,沒有或很少有時間進行深造,技術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層次的實踐經驗,難以承擔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3.2基層部門技術資質不具備、多種職能融一身
按要求:設計單位按其資質等級及業務范圍承擔勘測設計任務,監理單位依照核定的業務范圍承擔相應的監理任務。但基層水利部門直接面向農村,管理范圍窄、級別低,其職能不單純是行政管理,技術服務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兼有設計、監理、施工管理、政府監督等多種職能,但一般不具備相應資質。
3.3設計無總體規劃、施工不規范、因陋就簡意識濃
小型水利工程立項很少組織可行性論證,工程建設常常沒有總體規劃,出現很多不合理或不規范設計,造成很大的浪費與損失。國家或水利部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但很多水利基層單位和技術人員并沒有掌握并付諸實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辦公助為主,建設資金較為緊張,存在能省則省、因陋就簡的意識。
3.4質量監控措施不完善、檢測手段太落后
縣、區以下多數基層水利部門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也沒有行之有效的質量監控措施,有的甚至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思想意識,出現工程質量問題也就在所難免了。對小型工程施工質量的監控多停留在目測上,憑直觀印象下結論,很少有先進的監測設備、儀器,更缺乏監測人才,在實施質量監控活動時沒有強有力的說服力。
4.分析與建議
4.1開發水利人材、重視培養實用人材
高度重視基層水利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要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拔人才并對其進行深造,以適應崗位需要和市場需求;鼓勵職工在職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值和增值。
對基層現有水利技術人員進行適當分工,明確每個人的業務主攻方向,盡早承擔起相應的工作。同時,加強對鄉村水利技術人員的培訓,并向其做好施工過程技術交底工作,使他們也能獨擋一面。
4.2加強質量教育、建立保證體系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要加強對全體水利職工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知識的培訓,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的激勵機制,積極開展群眾性質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國家興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組織專家審查論證,我們在小型工程立項時也應組織專家進行技術方案討論,及時彌補設計中的不足,將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質量管理決不能因是小型水利工程而不為。如果因陋就簡,雖然一次投入較少,但將來的運行費用高,使用壽命短,結果不但沒有節省投資,反而有可能勞民傷財。
基層水利部門起到了質量監督、設計、監理、施工管理等多種職能,必須參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規范,建立自己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質的目的。
4.3改進監控方法提高檢測水平
為了提高質量檢測水平,需購置必要的檢驗、測試儀器和設備,對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或抽樣檢查。通過實測、實量、實敲、實彈等手段,獲得準確、客觀、公正的監控數據。
首先,嚴把材料、設備的進貨關。批量購置的材料、設備等,要根據國家、部頒技術標準先檢測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
其次,加強施工質量監測。對重點工序、重要部位與隱蔽工程,設置質量監控重點;對關鍵工序實施旁站監督監理,嚴格監控施工質量;監理人員、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現場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4.4注重美學研究、營造景觀工程
水利工程與其他建筑工程一樣,要注重美學研究與景觀設計,這將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人類已經從原始水利階段、工程經濟水利階段進入生態經濟水利階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設必須與維護生態和保護環境相協調。
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各種建筑越來越多地開始注意視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應該例外,其外表形態應成為供人們欣賞人類美學的載體,同時也能產生經濟價值。
4.5進行科學管理確保永續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轉重建輕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資產采取專業管護、拍賣經營、個人承包等形式,要及時移交給有關單位和個人,向他們頒發產權或使用權證書,以便形成切實有效、適合當地社會情況和不同工程類型的運行管護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進入良性運行軌道。
5.結語
不論大、中型水利工程質量要顧及“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四個方面,就是縣域的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須遵照執行,只有四者全優,這樣的工程才是真正的優質工程。
國家的法律、法規及規定對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要求越來越細致嚴格,而基層水利技術現狀遠遠不適應形勢的發展與變化,這就要抓緊水利人才的培養來適應工程技術質量管理的要求。
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縱向”即從始至終的全過程質量管理,“橫向”即全面覆蓋包括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小型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更不能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須從項目的可行性論證、設計、建設、監理、管理等環節抓起,做好質量全程監控工作。
基層水利部門多數集質量監督、設計、監理、施工管理等職能于一體,應注重開發人力資源、加強質量教育、提高檢測水平、搞好建后管護等,建立、健全適合基層自身情況的質量保證體系。
郭飛(1966.8—),男 ,滿族,工程師, 學歷:本科,2009年考取水利部造價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工建筑物。
李玉娟 (1971.11—),女,漢族,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農田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