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杰
【摘要】政治與教育有諸多共性,課堂教育教學也應該倡導民主化。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具體表現為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是一切教學資源的所有者以及教學資源組織形式的最終決定者。教師的權力應受到限制,要充分保護學生的平等權、自主權與發展權。
【關鍵詞】民主課堂原則お
一、承認學生是課堂的合法所有者
“主權在民”,在真正民主社會,廣大公民是公權力的真正所有者。在學校,學生是課堂的所有者,這是學生權利之源頭。學生其他權利由此派生。經濟生活中,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主要是基于所有權。學生是課堂的所有者,是課堂的主人,也是學校的主人,也是國家的主人。有的課堂不讓學生為所欲為,老師就為所欲為,課堂變成了老師的獨人舞臺,學生變成了欣賞老師的看客,變成了老師完成學校任務的工具,這是對學生課堂所有權的無情掠奪。
二、以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宗旨
全心全意志為人民服務是我國政府的宗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最大程度維護好學生利益是教育工作者的唯一目標。教育直接服務的對象是學生,不是學生家長,不也不是老師,也不是國家。傳統教育服務對象的模糊或者寬泛,直接導致服務質量與水平的下降。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這是為人民服務在課堂的重要體現,也是為學生服務的具體要求。相反的是,教師重課堂監管,輕課堂服務。動輒訓斥,不顧及學生的心理感受。至于毒打學生,就更不能叫服務。教師有義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要相信學生的創造力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學生是提升自身素質的主體,他們自身有能力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教師要放心放手。教師不相信學生與領導不相信教師的本質一致。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集體合作能力超乎教師的想象。教師往往認為學生能力非常有限,問題發現與解決只有靠教師才能高效完成。不放心于是不放手。其實讓人做事,就是讓人成長。正如不讓牛犢下田,牛犢永遠不會犁田。學生有能力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絕大多數的任務。教師可把問題分解到人,分解到組,結果將會發現問題的深度與廣度,得出結論的高度與視角對老師會有很大啟發。
四、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
民主政治的一種的重要表現就是民眾的參與度。在課堂教學中,要消除一言堂的作風,教學的時間與空間應更多被學生所支配。生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主體均應是廣大學生。學生不只是學習的主體,而且是自我評價的主體。傳統課堂,教師是活動的主體,學生只是旁觀者,教師演員,學生是觀眾。課堂的時間被老師幾乎揮霍一空,課堂的空間幾乎被老師全部占據。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思維才會碰撞,行動才會受阻,碰撞與受阻激發思考,在思考中實現提升。
五、最大限度保護學生的自由
比生命更寶貴的是自由。“人生而自由”。課堂教學沒有規則會導致混亂。但規則設定是為了保障學生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學生自由。但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學生的自由受到許多條條杠杠的限制,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被極大的扼殺。如,學生不能提出大家認為偏僻怪異的問題,不能提過于簡單的問題,必須先舉手后回答,遲到者不能進教室等等。沒有自由的寬松環境,學生便會十分拘謹,生命蓬勃的活力便會受到抑制。久而久之,才子也會變成庸才。正如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象,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這樣教學氣氛,那么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
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唯一的價值取向:保護弱者
“判斷我們一切工作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睉嚱逃?是把應試能力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反復的高強度訓練是應試教育的重要特征。訓練的強度遠遠超過學生身心承受程度,嚴重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無情地掠奪學生休息與課外活動時間,把學生睡眠的時間壓縮到六七小時,取消午休,課間十分鐘上有拖堂,下有提前檢查等。分大小科目,大科目把小科目的課時幾乎占光,音體美課、社會實踐課、甚至理科的實驗課能少的盡可能地少。急功近利,與其讓學生思考耽誤時間,不如直接灌輸;與其社會實踐花費時間,不如告之實踐的幾種結論并要求背上。學生在一堆堆試卷中嘆息、憔悴。物極必反,國家要培養終身愛學習的人,而這些學生變得厭惡學習的人;國家要培養熱愛生活的人,而這些學生對枯燥學生活失去興趣;國家要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而這些學生高分低能低品。教育者要捫心自問,現在的學生心理快樂嗎,人格健全嗎?由于多種原因,有的學生雖然很努力,就是很薄弱。對這些學生要有特別的關愛,要真正做到為了一切的孩子,不嫌棄,不拋棄。落后的生命也是生命,要精心呵護他們。
七、學生是否滿意成為最重要的評價標準
要做人民滿意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金杯銀杯不如人民群眾的口碑,這些表明作為服務對象的人民群眾是重要的評價主體。鞋子是否合腳,穿者感受最真切。老師好不好,學生開不開心,收獲大不大,誰最清楚,學生最清楚。所以學生應成為最重要的評價主體,學生的滿意程度應該是一堂課好壞的最重要標準?,F實生活中,有的以領導是否滿意為標準,于是投領導所好;有的以聽課的同事是否滿意為標準,于是要在同事面前炫耀幾招;有的以考試成績高低為標準,于是不看活生生的教學過程;有的是以老師自我感覺為標準,于是老師只求自我表演過癮。這些錯誤的標準中,都是沒有把學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顧及學生感受,學生只能消極應付,這樣的課就是孬課。
八、在紀律、機會面前,學生一律平等
“平等為健全社會至上的美德”。在民主社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許特殊公民的存在。要克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成績不同,而處罰的力度不同;更不能因為長相、家庭背景不同而不同。獲得參與活動,課外輔導、評優的機會也應相同的。只關心有希望考上好學校的,能為學校爭取名譽的,能為老師贏得獎金的學生,實質是剝奪學生平等受教育的機會,這有悖于教育初衷的。當然一律平等,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差別也能體現平等。
教學理念只是本人基于類比研究的一孔之見,還沒有做到與先進的教育理論無縫對接,尚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