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偉 王 茜
摘要:在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是順應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必須將創業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關鍵是進行創業教育課程設計,以項目為導向的創業教育課程設計,自始至終把現實實踐活動貫徹在整個創業教育教學過程中,使創業教育教學效果最佳化,從而推動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蓬勃開展。
關鍵詞:高職;項目;創業教育;課程設計
美國學者羅伯特·赫里斯提出:“創業就是通過付出必要的時間和努力,承擔相應的經濟、心理和社會風險,并得到最終的貨幣報酬、個人滿足感和自主性,創造出有價值的新東西的過程,創業是最高層次的就業形式。”本文就以高職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為重點,予以探討。
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開設背景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開展創業教育課程研究的美國,已經培養出了自1776年建國以來最具革命性的一代人——新的創業一代。他們將比其他任何一種推動力量更能決定美國和整個世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并將繼續成為新世紀科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他們的成功經驗就是重視高等教育領域內的創業教育。如今美國是實施創業教育受益最大的國家,國內95%的財富是由1980年以后受到良好創業教育的革命性“創業一代”創造的。
“創業是就業之母”,在當今社會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環境中,80%的新就業崗位是由創業單位提供的。但創業并不是解決就業的權宜之計,創業是一項從無到有的市場開發過程,它往往和創新聯系在一起,因此,創業被視為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和經濟發展的“寒暑表”。發達國家新創辦企業的數量更是用于衡量其經濟是否處于成長期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我國,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及對社會貢獻的日益增強,與中小企業密切相關的創業及創業教育問題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等學校創業教育試點工作會議中指出,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及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作為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在2006年1月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一項國家戰略,要求高校大力開展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使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參與創新和創業活動,學會如何有效地獲取知識、創造知識。因此,高職院校要順應時代的特點、適應市場的需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重點,開展創業教育才是符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要求的,也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國內外創業教育概述
國外創業教育概況國外的創業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興起并迅速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創業教育在美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完備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業教育課程成為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教育的內容。現在已超過1000所大學、學院和社區學院都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有的大學還成立了創業系,這成為美國高等教育創新的一道風景。在創業教育中,尤以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的創業教育最具特色。百森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共分為五個部分:戰略與商業機會、創業者、資源需求與商業計劃、創業企業融資和快速成長。分別闡述發現和挑選創業機會的過程;創業者應具有的基本素質;闡述成功創業者如何制定商業計劃;新企業融資的各種關鍵問題;新建的風險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危機等內容。百森商學院的創業教育之所以具有特色,首先在于其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能為未來人才設定“創業遺傳代碼”的教育理念;其次通過系統化的創業教育課程設計,把全新的教育理念轉化為行動,展示了新理念的價值與生命力。
國內創業教育概況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以1999年創業計劃競賽推向全國為起點,創業教育也開始走進高等院校的課堂。2001年聯合國勞工組織與我國勞動社會保障部合作將SYB(中文“創辦你的企業”)培訓體系引入我國,也有少數高校參與其中。2005年,全國青年聯合會與國際勞工組織開始在全國6所高等學校開設了“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把國際勞工組織為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開設的課程(Know About Business 簡稱KAB)引入高等學校,并且在全國對進行KAB教育的教師培訓認定。2006年,教育部曾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做過調查。調查表明,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表現為:(1)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收到較好的效果;(2)圍繞創業計劃大賽,開展創業教育已成為學校最為普遍的創業教育形式;(3)把創業教育融入就業指導的課程中;(4)將國際和社會其他創業教育引入學校的創業教育中。同時,該項調查也表明了我國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1)目前很多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只是重視就業教育、就業指導,忙于幫學生找工作,而不是引導學生去自主創業。(2)還未形成系統化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因為,教育目標必須通過有效的課程載體來實現,沒有系統化的課程,就難以將創業者在創業中積累的經驗整理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理論,并通過教育的形式傳授給學生,達到創業教育的最佳效果。(3)缺乏正確的創業教育觀念。當前大多數高校只是將創業教育作為正常教學活動之外的一個附屬品,未能真正將其納入人才的正式培養目標和體系之中,致使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和基礎知識學習相脫節,未能形成有機聯系。
現有高職創業教育課程設計模式
創業教育課程內容的組織,是課程價值和功能達到最大化的關鍵,它主要涉及課程目標以及課程內容的選擇。目前,我國創業教育課程設計模式主要有兩種。
單獨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模式單獨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模式是以創業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為主線,將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分為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知識傳授、創業能力培訓三大模塊。(1)創業意識培養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健全創業心理,激發創業激情。其途徑可以通過專題講座或開設《商務基礎》、《創業管理入門》等課程及學習創意激發、創造性開發、機會評估等內容獲得。(2)創業知識傳授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與創業相關的主要內容,圍繞創辦企業全過程進行課程設置。具體可以設置商業計劃、創業財務、創業市場調查、團隊訓練、創業法律、創業風險等課程。(3)創業能力培訓模塊具體可以采用:創業計劃大賽活動、模擬創業活動、創業者系列講座、校園創業沙龍、創立和運作企業實戰訓練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非單獨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模式這種模式以目前所開設的課程為基礎,將創業教育滲透到課程設置當中。創業教育課程內容的組織可以從學習創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科課程、提高創業技能的實踐課程和營造創業文化氛圍的隱性課程三個方面來進行組織。(1)學科課程。學科課程主要包括:學科滲透、必修課、選修課和微型課。所謂學科滲透是指把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相結合,以現有學科課程為載體進行創業教育。必修課程則是創業教育的基礎課程,可以開設創業意識課、經營管理課、市場營銷課、經濟法課及各類專題報告等。選修課程和微型課程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所選擇學習的課程。通過上述學科課程的設置,學生不僅學到了創業知識,也培養了其創業意識與創業技能。(2)實踐課程。創業實踐課程可以分為校內活動課程和校外社會實踐兩類。(3)隱性課程。隱性課程是指在學校教育中沒有被列入課程計劃,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切學校文化要素的統稱。隱性創業教育課程對于學生創業意識、創業技能和創業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這類課程開發,可通過創業環境的設計和布置,把校園文化建設、周邊環境設計同創業教育結合起來,以陶冶學生的品格和情感,讓他們的創業情操從校園里萌發、成長,并到社會中去延伸和升華。
以項目為導向的高職創業教育課程設計
創業教育課程是指高等院校有計劃地為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和提高其創業能力所組織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在設計創業教育課程時,首先應確定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因為,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及其評價的基本依據,是創業教育選擇教育內容、確定教育方法、實施教育舉措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現有觀點認為,創業教育是職業和創造相結合的教育。依據這個觀點,高職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就是根據綜合技術教育原理,培養創業者所必備的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和思想境界。
課程設計理念創業總是圍著創業項目而展開的,因此,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創意發展成為具體的創業的流程,以及在這過程中所有相關的影響因素。這一過程可簡單地概述為:構思創意(Idea)、確定項目(Project)、創業計劃(Plan)、創業戰略實施(Strategy)四個方面。根據這一設想,可以項目為導向進行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開發,這樣的課程也叫項目綜合課程。所謂項目綜合課程,就是為完成一件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在項目綜合課程中,工作一般都是按照明確任務、計劃、實施、檢驗和評估這一程序進行的。在模擬工作的過程中學習,學習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個自我控制的過程。以項目為導向進行課程設計可以將行動過程和課程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課程設計原則(1)行動導向原則。創業教育課程開發的行動導向是指課程的操作方式要注重活動的設計,創業過程本質上是一項不斷通過行動去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課程的開發應盡可能使大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形成各種特定的外部操作行為,從行動中去感悟創業,獲得創業能力。(2)模塊化原則。所謂模塊化原則是指創業教育的內容不注重系統性,而是根據創業項目課程開發理念,根據創業的一般過程,來對相關知識進行整合,進行模塊化構造,完成創業教育。(3)綜合化原則。綜合化是指創業教育課程開發要綜合考慮,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是跨學科的綜合課程,將自然科學課程與人文科學課程、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等進行整合。其二,在課程內容組織上,各課程內容與創業教育目標要素之間不是一一對應關系,而是交叉重復的。也就是說,每一課程的內容組織均同時包含著傳授創業知識、培養創業意識和能力、形成創業人格的要求和內容。
課程設計步驟弄清楚創業教育開發的理念和原則后,基于項目導向的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開發步驟應為:(1)了解項目綜合課程的特點;(2)分析和了解創業的行動領域;(3)描述各行動領域;(4)選擇需要學習也可以用于學習的行動領域;(5)將該行動領域轉化成學習領域;(6)描述各學習領域;(7)表述學習領域中的各個學習情境;(8)設計成教學項目。
課程設計典型方案以項目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是以實踐為導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方案中,可選擇1~2門課作為創業教育的必修課程,如《創業管理入門》等,在這基礎上,從整體創業的角度,把創業需要的知識課程納入到創業機會識別、企業成長、成功收獲等完整的創業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從而取代互相割裂的如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作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數量方法等分散的課程教學。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種融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為一體的活動,應把創業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進行系統設計,通過創業教育推進素質教育。通過創業教育課程開發,將創業教育融于專業教育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品質、創新開拓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