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華
[摘要]隨著國際交往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英語教學也在突飛猛進。對中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也不斷提升,詞匯量的加大就是突出體現。于是,傳統詞匯教學方式已不可能適應當前需要。學習新的理論,利用新的方法和策略開展詞匯教學已迫在眉睫。就牛津教材為例,探討當前詞匯教與學的一些具體做法。
[關鍵詞]單詞 詞匯學習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10134-01
著名的語言學家里弗(River)認為,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英語的關鍵,這是因為在組成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中,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了詞匯,我們就無法表達思想。如果說語法是英語的鋼筋骨架,那詞匯就是用來構造英語大廈的磚瓦。一定的詞匯量是順利進行聽、說、讀、寫、譯等語言交流的基礎。
雖則如此,事實上,本人在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發現,最令學生頭疼,直至使部分學生放棄英語學習的根本就是單詞學習,雖然有些孩子表面上不愿承認,因為單詞學不好常被老師歸咎為學生自身不背不記的原因。為此,少數孩子甚至產生極度自卑感,因為他確實反復讀背,就是今天記明天忘。縱觀老師們的教,總體上仍然以結合課本的詞匯表進行統一逐個講解,學生課堂記錄,課后背誦。師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收效卻甚微。
既然詞匯的掌握是英語學習的關鍵,但詞匯學習又是枯燥易忘的。那么,作為中學教者,針對中學生英語學習還未達到高度自覺的程度,我們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來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記單詞。筆者今年正好回到高一,決定通過實證來探索。于是首先在08屆新入學高一兩個班(111人)中作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也表明,高達81%的同學堅決同意、15%的同學同意詞匯學習需好的方法。接受訪談的同學也提出:初中階段詞匯復現率高,強化得多,現面對一單元60-80個單詞,確實需要老師幫助記憶。隨后,筆者取得全班學生的支持,并廣泛采納學生們的意見,一學期以來開展了一系列詞匯學習活動,成效顯著,學生們異口同聲:詞匯課堂有趣味,我們愛記新單詞。在連續的統一考試中,兩個班的英語成績也始終名列前茅。英語成績的提高的成就感又增強了詞匯學習的動機和興趣。良性循環下的自主學習也得到了提高,師生雙方真正實現了事半功倍。
現將我們師生實踐的8種方法介紹如下,供同仁們參考。
一、生動呈現
可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手勢、簡筆畫等手段呈現的單詞,老師堅決在課前充分準備,把時間留給學生。直觀呈現法往往可使學生減少對該詞的中介語思維,產生對所教的單詞的直觀認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說文解字
漢語里的說文解字常給學習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會---人人有話講;和---人人有口飯吃,諧---人人有話語權;和諧社會---人人有口飯吃,人人有話語權的社會。英語單詞學習中,老師不妨也來說解,令學生不但感到有趣、有意義,而且印象深刻,長時記憶即刻產生。如:harmony從右往左看y(you) no harm,人人沒有傷害,和諧就會產生;desert VS dessert 沙漠中多了一條河流“S”自然可長出制作甜點的水果來。male VS female male男性,“非male”當然是女性。destroy VS story搞破壞可不是講故事。government、environment政府和環境都以“愛心(n)”為中心。
三、巧借妙語
細心觀察和收集影片或歌曲中的佳句、名言、警句。單詞學習時,這些鮮活的例子比字典中真實,比自創的更貼切,使學生不僅學習了單詞,并且了解英語語言文化,感悟到英語語言的美。
四、稱兄道弟
高一剛入學,老師常讓學生作自我介紹,在一節課的師生初步介紹后,我要求學生從第一單元中找出某一單詞作為自己的英文名字來介紹自己,要求從該詞的音、形、意、構詞法、搭配等方面展開。學生興趣濃,準備充分,有些作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減少了老師教授的枯燥感。
五、你思我想
每個學生根據本單元的詞匯表,依照自己的發現,歸類出5-10個有共性的單詞,并說明共性理由,寫于卡片紙上,收齊后再交叉分發。如:首字母相同,末尾結構相同,意思相似,結構相似,發音相似,曲折變化相同,詞性相同等。因每個人的視野、發散性思維的角度不同,歸類方式各有千秋,通過交叉學習互補,等于大腦聯網,資源共享,非常有效地促進了詞匯學習的效率,增強了詞匯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英語成績的提高。
六、單詞接龍賽
一或兩單元學完后,為克服遺忘,由班級的三或四個自然組為各自方陣,由各方陣的第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第一個單詞(可參考課本但不可帶上黑板),第二位同學根據第一個單詞的尾字母寫出另一單詞(可以有該詞的曲折變化形式),以此類推,詞匯范圍為最近所學的一、二單元內。因方陣人數相同,以時間和正確率為參數,最后一名組以瘋狂英語“三最口腔肌肉訓練法”朗讀黑板上的所有正確單詞一遍。在期中、期末復習迎考時,提醒學生對所學單詞全面復習,由各組的第一名同學交叉給出第一個單詞,以防小組內已串聯好,競賽時不可參照課本。
七、詞意模仿秀
老師事先準備10-15張卡片(據班級人數而定),每張寫上5個單詞,另外5張上寫上5個本單元相對高級詞匯。以6人為一小組,一人到講臺抽出其中一張,依據順序寫于黑板上并用英文釋義或身勢語表達該詞,由小組中其他5人背對黑板輪流猜答。角逐出5個優勝組進入第二輪。一名同學在另外5張中抽取,這時只允許用身勢語,不可用英文解釋,其他5人輪流猜答,決賽出冠軍組,給冠軍組成員頒發每人一張英文名言警句卡。此法適宜以一單元內詞匯量為考查范圍。
八、我創作,我快樂
老師在每單元挑出5-10個產出性的詞匯,要求4人為一小組,把它們巧妙地運用到一篇自編的短文中。由小組匯報者朗讀本組作品,由課代表、班長和團書記組成評委,評選出前8名裝訂成冊,置于班級閱覽架供全班欣賞。現我任教的兩個班都已出爐了5本,其它班級的同學也會借去看看。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達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泳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于詞匯學習,老師不可單純地進行各種策略的說教,要通過一定的活動讓其體會策略的方式和效用。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多體會學生的需要,定會找出更多的“可假之物”使我們的詞匯教與學綻開趣味、高效之花,使所有同學都愛上記單詞。
參考文獻:
[1]I.S.P.N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3.9.
[2]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新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魏恒健,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07第2期.
[4]劉向紅,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綜述,《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