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四中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在荔灣區區政府、區教育局全面啟動“三品工程”的背景下,我校從傳統中挖掘,從實踐中提煉,從未來的發展規劃中設計學校文化,積極尋求“傳統、現代、本土”文化的最佳結合點,多管齊下建設學校文化。
一、學校表層文化建設——和諧物理環境,形成文化暗示
學校借助校園改造工程的開始,進行校園文化策劃,打造秀外慧中,特色明顯的綠色校園。學校以西禪古寺后山遺址龜崗南北延長線為中軸,先是中國古代庠序的布局,突出對稱和諧之美。東西分別為教學區與運動區,中片為文化功能區,普植桂花取折桂登科之意,院士路、博士路貫通南北,體現我??萍冀逃奶厣R韵笳餍落J人才展翅高飛為代表物的雄鷹除了被設計成為校服標識的一部分外、在學校的校門、墻報欄、圍欄也處處可見。步入校園,雕塑、花壇錯落有致,荷塘、噴泉逸靜優雅,小橋、涼亭搭配和諧,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幅清新宜人的水墨畫。在校園內有一座古樹蔥籠、別具景致的山崗,它就是四中著名的龜崗。廣州四中利用龜崗和西禪古井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背景,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在龜崗上添上山石、流水,修起了清朝道光秀才陳其錕的題字,按原型重塑了石龜頭,修葺了綠瓦亭,在崗上豎起了文字簡介,重塑了龜崗的歷史風貌。同時把它作為愛校強區教育的活教材,通過校史知識講座、西關民俗風情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和校本課程教育,激發了學生對西關悠久歷史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愛我四中愛我荔灣的情感。
二、學校中層文化建設——以制度、課程為載體
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建設學校制度文化。我校在堅持以人為本,強調“管”與“理”并重,賦予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做了大膽嘗試。一是在制度中突出學校的目標追求、價值觀念,讓學校師生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二是建立和完善規范、民主、精細、科學的學校管理制度,用領導干部廉潔公正的人格力量和勤勉敬業的模范行為來凝聚人心,用教師群體和諧團結的人際關系來激勵人心,用黨政工團多辦實事的真情實意來溫暖人心,努力使學校管理制度適應師生發展之需求;三是引入了項目管理機制,全面推動學校內部的層級管理由單向封閉的多層級寶塔結構向扁平式的自我管理體系轉變,學校整體運作在適當的監管下,充分發掘人力資源優勢,體現出自主、自動、自為的高效性。
打造特色課程,培養特長人才。學校是利用課程育人的場所,所以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設特色課程體系。我們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立足校本,科學性地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在高質量地實施必修課的同時,適應性地開設選修課,個性化地創設校本課程,廣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并重視蘊藏于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中的隱性課程的建設。我校目前開設了團體心理游戲、課本劇的編寫與表演、中國象棋與博弈論、中國旅游常識、電影特技中的物理知識、興趣交誼舞、日語初級班等26個極富特色,頗受學生歡迎的選修課程。
三、學校深層文化建設——凝練學校精神文化,構建滋養師生精神的文化場
在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中,我校將抽象的學校精神物化成具體的、顯性的“校歌、?;?、校色”等校品系列,使學校精神為廣大師生所理解、感化,進而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廣州四中?;蘸喖s而意味深遠,由經過藝術變形的“4”和“中”構成一艘抽象的帆船,寓意著四中學子揚起青春之帆,在知識的海洋中劈浪前進,用最堅定的意志勇往直前、追求真理、博學多才,成為一專多能之新銳。四方者,縱橫萬里、博采眾長。具體表現為用最寬廣的視野把握時代,忠誠祖國、胸懷人類,成為兼濟天下之棟梁。廣州四中校色是紫藍色,紫色代表高尚、改革,藍色代表和諧、理想、傳統,紫色和藍色體現了四中教育教學注重傳統,重視德育,追求創新,講究和諧的特點。紫藍色成為廣州四中學生校服的主色,校服胸前是一只抽象的雄鷹,寓意四中學生蓄勢待發,展翅高飛,與?;张浯畹男7D案寓意“乘風破浪會有時,展翅沖天在今朝”。
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于一體,確定了具有四中特色的校園文化核心——“崇禮明德,日知日新;重道尊賢,亦師亦友;治文學理,求美求真;強體塑藝,且剛且柔”。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