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級學生思想覺悟的高低、組織能力的好壞、學習成績的優劣、素質的高低,多半與班主任的工作態度、教育的藝術水平、組織管理能力等有關。因此,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切忌單一性,力求多樣性。
一、以“五步曲”為標尺,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一步曲”為開學前,班主任需向前任班主任作一個全面的了解,對學生的基礎成績、思想紀律、班干部的情況、優生及后進生的情況做一次摸底,然后制定自已的工作計劃。第二時期是開學后,班主任落實自己的工作是管理班級的重要一步,也是班主任樹立威信的重要時期,要把握分寸,找準難點,突破重點,為下一步奠定基礎。第三時期是中段前后,班主任和學生彼此都比較了解,班主任與學生間的感情有一個過渡期和磨合期,班主任制定和落實的班規制度許多學生得到暫時性的適應,有些學生會出現疲軟現象。這時班主任不能調以輕心,應該主動出擊,做好學生的疏理和引導工作,同時做好家訪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第四為期末鞏固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情緒不穩、浮躁,有無心向學、鬧事、談戀愛等情況出現,此時班主任要通過理想教育、紀律教育及課外活動等各種渠道來穩定學生的情緒。第五個時期為結束總結,班主任要對一學期工作的得與失認真作好總結,與別班班主任進行交流,取長補短。
二、做到“磁性”與“慈性”的分化與整合
磁性就是班主任的威信與吸引力。有威信的教師,學生會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勸導,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體會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廣博的知識、扎實的專業底子去“征服學生”;用崇高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去“感染學生”;用真誠、愛心和無私奉獻的情感去“打動學生”;用以身作則、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的基礎和開始,教育的成功來源于對學生的最大熱情。同時班主任要關心學生成長,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文明習慣,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要多給學生講做人的道理,講為人處事的原則,注意引導,使學生獲得健康的心理。要多與學生談心、交心,做學生的知心人。只有讓學生充分信任你,你才能了解學生心中的“結”,才能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三、做到“硬性”與“軟性”相結合
“硬性”指班主任必須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的一系列班規制度,通過多種渠道、各種方式貫徹和落實,從而做到“依規治班,有度可行,執規必嚴,違規必究”。但過多的規矩容易形成專制主義,學生只好對班主任關閉心扉,敬而遠之,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要注意疏理關系、引導學生,既要把制度貫徹下去,又讓學生信服,把握好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在該嚴時,愛在細微處。
四、對有利因素進行有機整合
班主任要勤下班級看看,無論是自習、間操還是其它活動。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干部的自主管理,發揮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同時要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與各科老師的聯系要勤,從而真正架起一座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堅實橋梁。
五、注意處理好問題的前瞻性、靈活性及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和持續性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他們的情緒、氣質、意志、興趣和愛好不盡相同。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只曉理,不動情,干巴巴地說教,枯燥乏味,學生聽起來昏昏欲睡,毫無興趣甚至反感。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運用情感的感染作用來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學生的情緒往往是被動的、不穩定的,這時班主任表現出冷靜沉著、堅定自信,就能穩定學生的情緒,給學生以極大的鼓舞力量。中學生有極大的可塑性,學生的進步與退步,品行優良與否,能力的高與低等,與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有極大關系,只要方法得當,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這個信心,才能耐心地探索合適的方法。對學生有信心主要表現在,要充分信任學生,特別是對后進的或犯過錯誤的學生更要有信心,要給予充分信任,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他們轉變。
從總體上說,為塑造健全人格,陶冶美的心靈,建設一個和諧、良好的班集體,班主任工作要與時俱進,工作方法上切忌單一性,力求多元化和多樣性,這樣,“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才能真正得到體現。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