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他們能夠能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對象。英語中有句諺語說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因此,調動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并確立自身的主體作用意識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二、教師的指導作用
1.教師不再是傳統理念中的“活詞典”、知識的“儲備箱”,教學的過程不再是知識灌輸和傾倒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這并不是否定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扮演一個組織者、啟發者、引導者、評論者的角色。
2.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從“臺前”轉到了“幕后”。在一堂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教學輔助手段的英語課上,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支持他們的主動探索精神,教師不僅要掌握多媒體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網絡通訊技術,而且還要能夠開動腦筋,對所獲取的信息資源進行分類和取舍,為學生營造一個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學習環境。
3.現在的英語教師應該甘心擔當一個“facilitator”(幫助者),應該勇于放棄做“master”(教書先生),應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來。學習英語有別于其他學科之處在于,它不光是要學習知識,更多的是要學習技能。
三、教師如何以正確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1.更新教學觀念。(1)要具有新的人才觀。傳授英語基礎知識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之一,但還需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學生的能力。(2)要認識教師角色的轉變。現在的教學要求教師走出演講的角色,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調者。
2.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教師應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興趣產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出的主體作用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與學真正進入良性循環。
英語教學在新形勢下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任務應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學生是學習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