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們都是興致勃勃地開始學習英語的。然而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要求的提高、知識難度的增大以及學習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的興趣銳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甚至產生一種厭煩情緒。如何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怎樣使小學生到中學都保持剛接觸英語時的積極性呢?
一、以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的講解,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因此每個教師應因材施教,認真鉆研教材,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各有所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景,增強氣氛,激發興趣。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境,英語課上沒有英語氣氛,小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設主要是依據于語言功能、圖片功能和道具功能,所設置的情境往往給學生的印象是平面的不真實的。這種情境只能是由教師提供語言材料,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想象,根本沒有身臨其境之感,更談不上觸景生情。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感到身在其中。
(二)讓學生參與教學,多表演,活躍課堂氣氛。在教授新知識時,應經常讓學生加入教學活動中,使他們在參與中提高興趣,獲取知識。
(三)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直觀手段使學生樂于接受新知識。小學生處于兒童階段,抽象思維弱,形象、直觀思維強,并有很強的好奇心。每個英語老師應經常利用實物、圖片等輔助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較快地直接獲取知識。
二、以豐富的練習手段保持興趣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被激發后,還應采取多種方法保持學生的興趣,以滿足學生學用英語的愿望,提高教學質量。我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以下幾種練習方法:
(一)五分鐘問答。通常這種練習是以值日形式出現。學生們按學籍號的順序排值日,每節課一名學生值日。內容可以是自我介紹,也可以是主題演講或與同學對話等,形式不限。這樣就充分利用小學生敢于開口的特點,使他們所學的知識得以實踐,語言交際能力得以提高。學生們在練習時覺得有趣,樂于參與。
(二)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讀或表演是學生們都喜歡的一種練習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滿足學生們的學說要求和表演欲望。所學的知識以他們喜愛的方式表現出來,有助于學習興趣的保持。
(三)游戲活動。小學生都樂于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動中學、練,使他們能夠輕松、愉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游戲教學的實質是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操練變成了充滿趣味性的各種活動,從而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它把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英語語言技能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娛樂活動中,既可以改變英語教學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兒童求知欲,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樂”的作用。
(四)競賽評獎。小學生大多喜歡競賽評獎。教師可以不定期地舉行各方面的比賽,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從而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競賽是學習、練習的一種好形式。小學生好勝心強,教師利用競賽不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鞏固和檢查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程度。
(五)教唱英文歌曲和編趣味兒歌。英語歌曲、兒歌教學是一種藝術型教學方式,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歌曲和兒歌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們因詞句簡單、內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美等特點,學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吸引著孩子們求知的目光,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操,熏陶著孩子美麗的心靈。在英語教學中,有時感到記憶單詞很難或句型難以掌握,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進行創造,自編兒歌,利用兒歌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效果。學唱英文兒歌是鞏固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
(六)創設校園英語環境,營造濃厚英語氛圍。校園英語為學生創設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觸摸”英語,增加語言知識,提高英語實踐能力。每天當學生一走進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醒目的英語板報,有英語禮貌用語、學生英語優秀作品展、英語活動剪影、每日英語內容等,每一期的英語櫥窗和校園英語都是同學們學習英語與宣傳英語的陣地。定期開設英語廣播,開展英語角活動,成立學校英語興趣小組,教師要求學生平時多使用英語。這些都有助于鞏固和發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激發和保持,就會使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和持久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由對英語的暫時興趣轉變為長期興趣,不至于中途掉隊,解決了中、小學的銜接的問題。
作者單位:四川省江油市詩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