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能力。
一、根據范文中某些自然段的表達方式進行仿寫練習
三年級的學生提起筆來總不知如何下手,盡管老師常說要寫身邊發生的事,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可是寫出來的文章總是內容不具體,要不就是流水賬。對于初學作文的學生來說就得為他們提供一些范文,使學生們學到范文中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方式。
如教學《翠鳥》這一課時,對鳥的外形進行描寫。對于三年級學生,是一個讀寫訓練的最佳結合點,是練習仿寫的好材料。全段圍繞“鮮艷”,這個詞展開,先總寫翠鳥的羽毛非常鮮艷,再一步步從頭部、背部、腹部分別具體描寫。在寫作手法上看,應用了比喻。讓學生在閱讀中真正理解、感受了這個片斷后,按三年級重點訓練片斷的寫作要求,讓學生按總分的結構方式和一定的觀察順序觀察一種動物,仿寫一個片斷。有一位學生告訴我,他家就飼養著一只小鸚鵡,特別喜歡它。因此,我抓住這個契機,讓這位學生向大家介紹他家的小鸚鵡。我先讓他總體說說鸚鵡的顏色、大小,再分別細致地說說小鸚鵡的眼睛、尾巴、爪子等有什么特點,然后在說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這次訓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下面就是這位學生寫下的一個片斷:
它長得太漂亮了。它頭上的羽毛像淺黃色的頭巾,繡滿碧綠色的花紋,身上披著一件翠綠色的外衣。眼睛亮晶晶的,像藍色的寶石。深黃色的尖嘴,像彎彎的鉤子。它的尾巴像把小扇子。一雙橙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樹枝”。
當然,模仿僅僅是起步,最終是引導學生從想象走向創造,讓學生的作文寫出自己的特色來。
二、根據原文的線索進行續寫練習
續寫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它要求能依據原文題意和線索,去創造生動有趣的情節,設計各種不同的結局。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到創設“答案”后的愉悅感,這時學生產生強烈的習作欲望,對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十分有益的。低年級兒童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富有幻想,喜好新奇。因此,把續寫童話作為低年級最佳作文訓練方式,用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續編童話故事,是兒童的天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這樣可以滿足他們想象的愿望,創造的愿望。這樣為作文提供了良好的動因、驅使力,在這種氣氛下,學生作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體現,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總之,讀寫結合進行仿寫、續編童話是低年級的一種很可取的習作訓練方式。這樣不但學生的創新意識會被激活,而且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馬場四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