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利用課堂內外的一切有效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既掌握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又能靈活地應用語言進行交際和交往,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小學生 口語能力 培養對策
一、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口語能力
1.創設有利于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實際情境。小學生智能發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正像諾梅農奇曾經說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因此,在教小學生說話時,要教會他們觀察。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益于學生觀察。如第二冊語文課本中有“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的要求,教師把一只真正的活潑可愛的小白鼠呈現于學生面前,學生個個眼前一亮,紛紛舉手發言,氣氛非常熱烈。
2.創設能引起學生口語交際欲望的虛擬情境。
(1)配樂描述。如教《找春天》一課,上課開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師隨著配樂曲,通過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激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引發口語交際的欲望。
(2)講述故事。如教《蘑菇該獎給誰》,教師可抓住兒童特別喜歡故事的特點,先形象地講述《蘑菇該獎給誰》的故事,打動學生的心弦;然后導入新課,讓孩子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并相機進行思想教育,這樣很容易把學生的話匣子打開。
3.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口語交際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輔助教學手段創設口語學習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十分感興趣。根據口語交際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捕捉說話的內容,還有利于他們現場發揮,使他們表達更逼真、更生動。
4.利用學生表演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對于那些內容有趣、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低年級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大興趣,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更能誘發他們的創造力。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分角色表演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在教《應該幫助他們》一課,可先布置學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見聞、影視故事或新聞報道。交際課上,先引導學生議一議所熟知的人們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再聯系兩幅圖的內容說說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幫助的殘疾人,該說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讓學生有的扮“小女孩”或“小男孩”,有的扮“盲人姐姐”或“輪椅叔叔”,通過師生或小學生上臺表演“幫助殘疾人”,使小學生在無拘無束的動態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2.組織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應該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開展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包括考察活動、服務活動、聯歡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使他們在每一次社會交往實踐中促進語言的發展。
三、利用形成性評價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
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表揚。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需要老師常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發言,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要善于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小學生初練口語,往往語無倫次,更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
總之,要把口語交際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訓練項目來抓,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說語文的意識,讓口語交際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何勁升.小學語文口語能力培養策略之研究[M].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01
2.包上中.小學生心理特點研究[J].新課程學習雜志,2009(2)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五里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