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2日,歷史悠久的上海英文《密勒氏評論報》(THE CHINA WEEKLY REVIEW)轉載了《紐約星報》(NEW YORK STAR,)邀請代表各種政見的幾位美國遠東問題專家舉行座談的記錄。他們討論的是有關當時中國最迫切的兩大問題:
第一,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會取得勝利?
第二,對于在中國出現的這種危機,美國能夠和應該做些什么?
所有這些專家都是重量級人物,有的與美國政府關系甚深。60年后的今天,重讀他們當年面對殘酷現實時說了些什么,發人深思。遺憾的是,由于篇幅所限,在這里只能摘譯其中部分人談話的要點,以饗讀者。
——譯者
張彥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
(斯諾,著名的\"RED STAR OVER CHINA\"即《西行漫記》一書的作者,原《星期六郵報》駐華記者,后任該報副總編輯,并一度兼任《密勒氏評論報》副總編輯)
已經矗立了20年的南京蔣介石獨裁政權,在裝備簡陋但是善于動員群眾的敵人面前,正在從內到外筋疲力盡、土崩瓦解了。
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取得節節勝利,因為他們將一個能夠滿足人民大眾某些迫切需求的綱領付諸行動。1927年,國民黨贏得政權,靠的是耕者有其田和在政府里實行民主的口號。現在,失敗了,因為它從來沒有兌現過它所作的任何承諾。
共產黨之所以勝利是因為他們實行平均地權,并讓農民在斗爭中享有經濟實惠。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他們之間建立起了一個政治聯盟。由于有了這樣的聯盟,他們開展了群眾運動。從群眾運動中成長起來一股道德和文化力量,造就了一支年輕有為的領導隊伍。一個紀律嚴明和深為群眾愛戴的政黨。他們之所以能戰無不勝,是因為它能從大多數人民群眾中吸取力量,并為滿足他們的迫切需要尋求答案。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涌現了一支現代中國最有成效的軍事組織。
面對這個現實,美國能夠和應當做些什么?三件事:1)回到不干涉中國內政和民族自決的傳統政策;2)堅持讓聯合國其他國家也同樣這樣做;3)向中國人民表達美國深切和持久的友誼,并為解決當前革命所形成的巨大而復雜的經濟問題提供援助。歐文·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
(拉鐵摩爾,蔣介石的前政治顧問,美國新聞處太平洋行動組副組長,多本關于中國和遠東問題著作的作者)
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贏得勝利,部分是由于他們領導得好。但是,更重要的是因為國民黨的腐敗、無能和高壓統治,甚至連臭名昭著的希臘政府都不如。在我們國家,用馬歇爾國務卿的話來說,我們總是把共產主義與窮困、饑餓、絕望、混亂聯系在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中國,這個可怕的公式所描繪的一切正發生在政府管轄的地區里。所有美國記者發回來的報道,都證實政府一邊的士氣完全瓦解,為國民黨而戰的信念已經蕩然無存。
我們對于中國政府所給予的過多、過快的援助,已經嚴重地傷害了美國在華利益。盡管如此,我們的國家利益依然還在。我們的靠山就是中國人民對我們的良好愿望。要珍惜這個愿望,我們必須停止一切足以延長和加劇中國內戰的行動。
但是,我們不應當全部撤出中國,使其陷入一片混亂。我們應當繼續每項可能的行動,特別是經濟建設。從長遠著眼,這對中國人民是有利的,不管他們將建立什么樣的政府。海羅德·伊克思(Harold lckes):
(伊克思,1933至1946擔任美國內政部長,著有多本關于新政的書籍,為《紐約郵報》撰寫每周三次的專欄。)
報紙上所報道的事實以及權威觀察家最近發自中國各種信息,都使我不能不相信,中國共產黨人在節節勝利,中國正經歷著一個腫瘤的切除手術。毫無疑問,在造反者當中許多都是共產黨員,而且可以肯定蘇聯一定在充分利用這個大好的機會。很久以來,我就認為,中國的內戰在很大程度上是從農民起來反抗蔣介石腐敗、殘酷統治政權開始的。然后,吸引了工人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其他人群,包括教師、學生以及擁護孫中山人權自由理論原則的其他團體。除了這些道德因素,還得加上美國對蔣介石的大量武器和物資援助,因為其中相當一部分被腐化的國民黨人在潰敗和投降中轉到了共產黨手里。在這樣一片混亂之后,倒有可能出現一個真正代表中國人民的政府。果真如此的話,我相信,我國會對它的經濟復興給予慷慨的援助。約翰·費爾班克(費正清John K,Fairbank):
(費正清,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與中國》一書的作者,原美國新聞處處長,曾在中國居住17年以上。)
中國共產黨正在取勝,是因為它將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貧苦農民組織起來了。國民黨有過20年的時間去做這件事,但是它卻沒有去抓住這個機會。共產黨組織農民確有一套,潑辣、堅決,但是有利于群眾、極具號召力。共產黨的成功,恰恰反映出國民黨在組織農民成為國家政權基礎的無能和失敗。
美國救不了現在這個蔣介石政權,也不應該為支持它成為流亡政權做出任何承諾。我們不應當再對它提供任何軍事援助,因為已經不可能產生什么好的影響了。但是,我們應當為了人道主義或生產建設的目的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我們的主要政策是要保留行動的自由,以便在應對新情況時有個靈活的談判基礎。
與此同時,我們應當將美國的代表留在中國,并試圖盡可能地與共產黨地區保持接觸。中國共產黨繼承了國民黨這個爛攤子以后,必然要面對極大的問題。他們可能會來尋求我們的合作,或者就很可能給反共運動提供了大好機會。安娜莉·賈科貝(賈安娜Annalee Jacobv):
(賈安娜,二戰時美國《時代》、《生活》、《財富》雜志的駐華記者,與美國名記者自修德(Theodore H,White)合著《THUNDER OUT OF CHINA》,中文譯本名《中國的驚雷》)
共產黨之所以取得勝利,是因為他們讓農民看到為什么而戰,而蔣介石卻完全做不到。蔣從來不與他的民眾商量,他只是命令他們。他粗暴地不能容忍任何反對意見,無論是保守派的、自由派的,還是共產黨的。他與他的政黨總是鎮壓農民的暴動和起義,從來不留中間地帶。中國人被迫只能在不擁護他就反對他之間做出選擇,于是只能選擇災難較輕的路走。
美國放棄了三年前的一個大好機會,讓馬歇爾促成的政治協商會議方案(能使國民黨與共產黨坐下來相互協商的方案)趨于瓦解,而沒有堅持讓他們雙方相互妥協和改善關系以換取我們的援助。我們輕易地屈從于蔣介石的蠻橫無理,而明知道正是我們的援助造成了這場戰爭。當中間路線人士紛紛被排斥趕走時,我們卻在一旁袖手旁觀。
我們能夠提供的所有軍事援助,都不可能幫蔣介石取得勝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重申我們的愿望,支持一個能夠代表各方意見的政府。只要這樣有代表性的政府一旦成立,我們承諾對它建設提供大規模援助。
共產黨在軍事上已經肯定取得勝利。然而,他們知道,在重建中國時美國的援助和建議是必要的。他們知道,蔣介石的技術人員遠比他們自己的能干。他們也知道,戰后如果發生騷亂,饑餓的農民也可能起來反抗他們。屆時,我們將可能與他們建立一個和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那樣脆弱的聯合戰線。這大概是我們在中國的最后機會了。愛格尼斯·史沫特來(Agnes Smedley):
(史沫特來,與中國共產黨人交往甚深。《中國的戰歌》和《朱德傳》的作者。)
關于你所提的問題,我認為,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取得勝利,因為他們是一群普通的中國人,正在進行一個神圣的解放戰爭,將中國從封建反動派和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人民解放軍是一支由工人農民組成的民主軍隊,領導他們的是一些被證實為第一流軍事政治智囊。這支在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革命中成長起來的軍隊,是一支政治上有教育的、有紀律的、抗腐敗的和全心全意奉獻的軍隊。
它的戰略戰術是在反對一個獨裁政權20年血腥斗爭中發展起來的,這個政權統治的殘酷、腐敗甚至被其盟國視為比中古時代還要落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如果沒有外國人的支持,這個政權是不可能生存的。
美國政府應當從中國,包括青島和臺灣,撤出它的武裝力量,停止對南京或者地方軍閥政客的一切援助。在我們的國務院、國防部里,應該清除那些南京政權的支持者,代之以懂得如何贏得新建民主中國友誼的開明美國人士。中國的革命者一向視美國人民為朋友和盟軍,但是卻從血腥斗爭經驗中認識到我們目前的政策決定者卻是他們的敵人。與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幾億亞洲人為敵,是一種愚蠢的犯罪行為。納桑尼爾·裴斐(Nathaniel Peffer):
(裴斐,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教授,著有多種關于國際事務和遠東問題的書籍,其中一本就是《我們必須在亞洲作戰嗎?》。)
中國的國民政府失敗了,因為它已經被中國人民否定了。它的無能,且不說它的腐敗,導致了中國人民對它的否定,也導致了共產黨將其戰敗。
共產黨勝利了,雖然他們在物質上處于絕對劣勢,而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與其說是共產黨取得了勝利,不如說是國民黨宣告失敗。國民黨被否定了,出現了一片真空,于是共產黨就進來了。現在,我們已經無能為力。
現在,美國已經沒有任何能力來改變這個正在走向結束的結局。國民黨政府必須滾蛋。如果美國決心這樣做,它可以取代它的地位,行使中國政府的權力,可以派去一支軍隊作為軍事援助。那樣可能就意味著將和大多數中國人以及俄國人開戰。所以,這是荒誕的想法,最好放棄這種想法。
現在,對于中國,除了接受現實,我們已經不能有任何作為。如果俄國變得過于危險必須予以對抗時,就只看整個西方起來反抗了。克里斯托福·蘭德(Christopher Rand):
(蘭德,《紐約先驅論壇報》駐華記者,剛從中國回來。抗戰期間,在駐中國的美國新聞處工作。)
共產黨之所以節節勝利,因為他們比蔣政府更加關注中國人民的需要。他們是在一個原則的指導下行動,而不受蔣介石集團的壓力。他們的軍隊和政權是在一個為公眾利益服務的明確思想指導下工作,更具有奉獻精神和高效率。共產黨力量來自中國國內。俄國人的物質援助,與我們對蔣介石的相比,少得可憐。如果外界列強對于中國的內戰不予過問共產黨可能早就取得勝利了。
美國應該在這次危機中,堅決保護它的公民。它應當停止對蔣的一切軍事援助,因為它不僅徒勞無用,而且更增加對其繼承政權的敵意。它應當繼續它的經濟援助,但是只在明確可以幫助中國人民的地方,而不是某個集團。它應當宣告它愿與任何有代表性的中國政府友好的愿望。它應當采取一個長遠的政策,盡可能密切追蹤觀察中國的發展,試圖用不侵犯睦鄰關系的意愿,恢復傳統的中美友好關系。基于中國的教訓,美國對于亞洲以及存在共產主義因素的其他落后地區實行以下政策:不去支持任何陳舊順便的職權,不用武力去反對任何強大的群眾運動,建設性地和有意識地運用美國的財富和技術去緩和西方世界對古老農民社會所形成的撞擊。(這是今日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如果這意味著支持這些地區的社會主義,我們也應該毫不猶豫地這樣去做。阿莫斯·蘭德曼(Amos Landman):
(蘭德曼,是紐約《下午新聞報》的政治、勞工記者,經常為《cOLLIER‘s》以及其他雜志撰稿,目前正在遠東旅行。)
一個字就能說明共產黨的勝利:士氣。共產黨,有;而國民黨,沒有。根據南京的報道,在前線,成千上萬的士兵逃跑。
政府軍隊的挫敗,不是因為缺乏武器,而是因為缺乏戰斗意志。例如,在濟南,國民黨軍隊擁有充足的供應,但是只交戰了8天,就撤離了。
在后方,人民已經無法容忍糧食和必需品的匱乏、以及貨幣的不穩定。連中產階級也在最近的所謂改革中被剝奪走190,000,000元黃金。
我沒有訪問過共產黨地區,但是我知道,他們成功的游擊戰靠的是農民的合作,共產黨連續的勝利似乎證明他們軍隊的士氣很高,得到民眾的擁護。
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否符合美國的利益。去繼續支持一個不為人民擁護而且不能有效使用美國援助的政府。現在,美國的問題是能不能利用它的力量和資源設法建立一個溫和、有效的政府,實行中國大總統孫中山所主張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實現中國的統一),民權主義(立法、公決、召回權等),民生主義(國家有責任提供必要的糧食、衣服、住房和旅行工具)。
(責任編輯 蕭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