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各組織器官出現生理性老化,功能減退,適應性變差,在秋末冬初更易發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常見有感冒、哮喘、中風、胃病、老慢支、肺炎、老寒腿、心肌梗死、肩周炎、痔瘡、尿路感染等。下面著重介紹兩種,希望引起廣大老年朋友的重視,做好自我保健和防范。
哮喘
哮喘病人對溫度和濕度變化極為敏感,適應能力較差。秋末冬初氣候變化大,冷熱無常,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使氣管上皮直接受損、反應性增高而誘發哮喘。秋末冬初空氣中的過敏物質(如花粉、塵螨、草籽等)大量增多,也是該病發作的一個重要誘因。此外,許多食物可引起哮喘發作,如新鮮的螃蟹、魚、蝦以及秋茄等秋令食品都是致病原。
對策:(1)弄清哮喘發作的致病原,盡量避免與之接觸;(2)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減衣服,晚上蓋好被子,以避免受涼感冒及冷空氣刺激而誘發哮喘;(3)保持居住環境衛生,定期清掃有蟑螂等寄生的房屋;被褥要勤洗勤曬,減少塵螨及霉菌的孳生,消除誘發因素;(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無油煙粉塵污染,并自覺遠離煙草煙霧,少去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使呼吸道黏膜免受不良刺激;(5)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抗病能力;(6)如經常發生過敏現象,可以到正規醫院的變態反應科進行脫敏治療。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發病率為6.6%~43.3%,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僅次于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喉炎等)。據臨床觀察,秋末冬初也是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好發季節,但由于老年人各種生理功能下降,疾病表現反應差,無明顯的尿急、尿頻、尿痛、寒戰、發熱等癥狀,極易被誤診。有些人感染后一點兒也沒察覺,直到出現腎功能衰竭,發生尿毒癥時才明確診斷。一般情況下,老年人尿頻往往被認為是“腎虛”,腰痛往往被認為是“寒濕”,發熱往往被認為是“感冒”。因此,凡出現這些癥狀,又沒有相關疾病明顯指征的,都應想到尿路感染的可能。只要到醫院查一查“小便常規”,就會一目了然。總之,老年人尿路感染常常不典型,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對策:(1)應積極參加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抗病能力;(2)保持下身清潔衛生,經常用溫開水清洗外陰及外生殖器,勤換內衣內褲,以減少細菌通過尿道口逆行感染的機會;(3)一旦發生上呼吸道炎癥,即使是常見的感冒、咽喉炎等,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對癥用藥,以利早日痊愈;(4)積極治療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等疾病,以免造成尿滯留或尿中有糖利于細菌生長繁殖而反復發生尿路感染;(5)日常要注意自己的排尿情況,一旦出現排尿不暢、不適、腰痛等癥狀,就要引起警惕,及時去醫院就診,徹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