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09版),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包含了中西藥物307種,藥品種類不多。這是由于我國幅員廣闊,目前地區差異較大,需要照顧到一些貧困省區;同時也為目錄預留了空間,以滿足不同需求。如對東部地區各省,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基本藥物。而且通過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定期調整完善、不斷優化品種數量、允許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買藥物等措施,以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城鄉居民基本用藥需求。這種安排是符合我國國情的。
細心一點讀者會發現,此次公布的基本藥物目錄中,很多口服藥品種標明的劑型為常釋劑型,只有極個別品種(如氨茶堿、茶堿、硫酸亞鐵、氯化鉀、吲達帕胺、雙氯芬酸等)包含緩釋劑,而且沒有控釋劑。
緩釋、控釋制劑是指用藥后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藥物,以達到延長藥效目的的制劑。有如下好處:(1)對半衰期短或需要頻繁服用的藥物,可以減少服藥次數,提高病人用藥的依從性,尤其適合于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2)保持血藥濃度平衡,避免峰谷現象,有利于降低藥物的毒副反應;(3)可減少用藥的總劑量,以最小劑量達到最大療效。但也有不足之處:(1)除非中間有分割線,一般緩釋和控釋制劑不能掰開服用,在臨床應用中對劑量調節的靈活性降低;(2)緩釋和控釋制劑是基于人群的平均動力學參數設計的,當藥物在患者體內動力學特性有所改變時,不能調節給藥方案;(3)因制備工藝較為復雜,費用較常釋制劑昂貴。基本藥物目錄很少選用緩釋制劑,沒有控釋制劑,主要是基于價格費用考慮的。
從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的角度而言,基本藥物制度針對和解決的是常見病、多發病和部分慢性病的問題,無法解決嚴重疾病、新型疾病問題;可以控制和降低常見疾病和小病費用,無法降低大病費用尤其是住院大病費用;普及基礎醫療服務、滿足基本醫療需求,但無法化解大病風險、滿足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要。與目前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目錄相比,基本藥物目錄更側重于基層,可以看作是在目前城鎮職工醫保目錄基礎上,對社區和農村的更為基礎的補充。
雖然緩釋制劑有諸多優點,但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服用常釋制劑也完全能滿足治療需要。常釋劑和緩釋劑僅僅是劑型不同,服用常釋劑是要比緩釋劑麻煩一些,每天服用次數多。但常釋劑可以少花很多錢,在治療效果上是不必擔心的。對于某些需要隨時調整劑量或給藥方式的患者,服用常釋劑更合適。
從價格上,緩釋制劑的確比常釋制劑要高。但由于毒副作用低,服用次數少,從而改善了病人的順應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消耗等間接成本,對某些品種還是合算的,例如某些降壓藥、降糖藥等。
緩釋制劑釋藥緩慢,血藥濃度平穩,在延長作用時間、減少毒副反應方面較常釋制劑有較大的優越性,比較適宜慢性病長期用藥的患者,以及中高收入患者應用。其中部分品種確實有較大優越性,會作為擴展包含在即將發布的基本藥物目錄(其他部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