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盡管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識,但是由于生活、工作、學習的需要,手機風潮還是吹遍了大江南北,并且呈現出與日俱增的趨勢。那么,如何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將輻射危害降到最低?
手機盡量遠離人體
1.用手機通話時,應盡量保持手機與大腦相距15厘米。
2.在使用手機時,要盡可能地使天線遠離人體,特別是頭部。這是因為手機天線頂端是產生輻射最強的地方。
3.不要把手機掛在胸前,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應注意,以免影響心臟和內分泌系統。
4.男士盡量不把手機放褲袋或掛腰間。因為手機收發信號時產生的電磁波會輻射到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甚至產生DNA畸變。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匈牙利科學家發現,經常攜帶和使用手機的男性精子數量可減少30%。
5.在辦公室、家中或車上時,應盡量把手機放得離自己和他人身體遠點。外出時可以把手機放在皮包里,這樣離身體較遠。
6.盡量選用耳機接聽方式,實現遠距離使用手機。
7.休息時避免把手機放在枕頭邊。一些業務繁忙者在午休或夜晚休息時,為了接聽手機的方便,喜歡把開著的手機放在枕頭邊。這樣做,手機的電磁輻射會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等癥狀。
養成科學通訊習慣
1.來電時,應等鈴聲響一秒鐘后再接聽。因為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波最強,可達待機時的3倍左右。同樣,撥打手機時,撥出號碼后也要停幾秒鐘再放到耳邊。
2.不要在手機信號低的情況下使用接打功能。信號滿格與只剩一格相比,發射強度相差在1 000倍以上。
3.能用固定電話的就不用手機,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必須使用手機時,應盡量減少通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