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讀考綱,精選教材
1. 仔細閱讀《考試說明》,深入研究其中變化
《考試說明》是初三升中數學復習的“指揮棒”.復習之前,要認真仔細閱讀,深入分析研究,弄清楚下面幾個主要問題:①考什么;②考到何種程度;③怎么樣考;④與往年相比,有何變化;⑤針對其中變化,有何對策.只有這樣,我們在復習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才能不丟三漏四.
2. 根據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復習教材
選擇復習教材,其實是一種“學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盤考慮,細心篩選,選擇一本能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復習教材.
二、橫向覆蓋,基礎訓練
1. 整合知識結構,形成網絡
在復習之初(俗稱第一輪復習),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把初中階段的知識整合,架設系統,形成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揭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 透視考點,落實雙基
對照《考試說明》,理清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逐一落實每一考點.復習練習以基礎知識為主,這也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需要.如《二次函數》的考點有定義、圖像、性質和解析式,而性質中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為重點.因此,在復習二次函數時要緊緊抓住這些知識點,進行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三、縱向提高,專題訓練
1. 確定專題
從宏觀的角度出發,總攬全局,確定專題.初中數學復習專題主要有:應用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和根與系數關系的應用、函數、兩直線平行或垂直的證明、兩線段或角相等的證明、幾何等積式或比例式的證明、幾何計算題、探索題與開放題等.
2. 精選例題和練習題
例題和練習題在復習階段的課堂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例題和練習題的解答,可使學生學會如何應用和深化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而且還能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精選的題目一方面要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另一方面要難易適中和針對性強,三要多選一些具有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圖多變等功能的題目.
四、緊扣中檔,備戰訓練
1. 深入研究升中試題的特點
縱觀近幾年的升中試題,中檔題是一份試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量很大.所謂“得中檔題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復習期間,要對近年升中試題中的中檔題認真分析,細心考究,把握尺度,以避免出現復習要求過低或過高的現象.其特點通常是:初中階段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如實數、零指數、負指數的混合運算、分式的計算、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組)等是每年必考內容,難度不大,題目類型常規,不偏不怪.
2. 針對性地練習,反復地練習,形成技能、技巧
在分析升中考試試題特點的基礎上,對一些重要和經常考試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練習,反復地練習,最終形成解各類型題目的技能和技巧.學生的技能、技巧從何而來?如何形成?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的反復練習,對知識進行鞏固、強化、歸類,達到舉一反三,熟能生巧.
3. 加強模式訓練
模式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初中數學中的許多內容教學都可運用此法.這種教學和練習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思路清晰,而且對提高學生的成績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復習期間應重視這種訓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其解法無非就是去分母,通過觀察,根據解題模式:找最簡公分母——去分母——化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檢驗進行即可解決問題.
4. 重視逆向思維的培養
逆向思維是一種發散性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很廣.在這里不談很復雜的逆向思維,只是談談數學上的“檢驗”,筆者認為檢驗亦是一種最基本的逆向思維,在復習中要時刻注意檢驗這種思維的訓練和培養.但現實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往往忽略這一點,造成“學生會做的題目往往做不對”的普遍現象.那么,在復習中如何培養這種逆向思維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形成習慣.
例1已知二次函數y=2x2+bx+c的圖像經過點A(0,1),(2,-1),(1)求b、c.(2)略.
本題相信學生都知道怎樣做,問題就是做出來的答案是否正確.如果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養成“檢驗”這種逆向思維,把x=0,y=1和x=2,y=-1代入函數式,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就很快發現自己的結果錯誤與否,以便及時糾正.
例2 解不等式: -≥.
易得其解集為x≤3.如何檢驗是否正確呢?筆者認為采取“夾擊法(筆者予以的稱謂),即將x=2.9和x=3.1代入原不等式,會發現x=2.9時不等式成立,而x=3.1則否,故可知答案正確的機率相當高.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