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們工作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英語新課標下的英語學習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常常在閱讀方面得到有效的體現。傳統英語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學生總是在教師的“控制”下學習。教師把過多的時間花在了語法的教學上,忽略了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運用語言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英語教材改革呼聲也越來越高,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吸取了國外先進的教學理論,根據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對高中英語教材的內容進行了重大的變革。
與傳統的教材相比較,新編高中英語教的教材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1)題材廣泛。每個單元以某個話題為中心展開,閱讀材料所占的比重較大,涉及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環境保護、體育衛生等各個領域。廣泛的題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行跨文化的學習對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體裁多樣。閱讀材料有記敘文、說明文、小說、傳記、書信、日記、戲劇、詩歌等,能讓學生在對比中了解中英文的差異,有利于培養語感。(3)以人為本。新課標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教材編排過程中,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進行深入探索,注重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的統一,實現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讓學生“自由活動、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臺階。充分利用教材中所選編的課文,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擺在每個英語教師前的重要課題。
1. 充分利用好每篇課文前的Post-reading的問題和多媒體等手段引入單元話題,讓學生正式學習課文之前先有一個熱身的過程。例如,在教高中英語Book 3 Unit 5 “Getting the message”時,我緊緊圍繞標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從而達到熱身、引入正題的效果。Where do you usually get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Do you think advertising is helpful to your life? Could you give some examples of advertisement media? What kind of advertising impresses you most?Why? 又如,在教Book 1 Unit 8 “Sports”的“The Olympic Games”時,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先向學生介紹了眾多體育運動項目和奧運會的歷史,特別是北京申辦奧運的歷程。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2. 分清閱讀材料的體裁,了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征,多方位地訓練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理解能力。課文閱讀教學要根據題材、文體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教學。例如,教Book 2 Unit 11 “The Merchant of Venice”,我根據戲劇的題材特點,采用了圖表法來引導學生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學習起來思路清晰。(如圖)
3. 閱讀前,教師通常要先給學生一定的任務即問題,讓他們帶著明確的任務和目的進行閱讀,并獲取有效的信息。問題的設置要由淺入深,例如根據課文判斷正誤、找尋大意(主題句)、細節,再到挖掘深層意義。在教高中英語Book 3 Unit 6 “Going West”時,我首先要求學生在美國的地圖上標出路線圖,接著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判斷正誤,再進行深層問題的討論: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The western part of America was called “Wild West”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movements. Why?
淺層閱讀是指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大意和輪廓。這一步往往采用泛讀或略讀(skimming reading)的方式,即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并通過標題和主題句,對文章的內容、結構、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思想傾向,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和大致的判斷,為后面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做一個良好的鋪墊。教師可設計一些練習,例如,判斷正誤、排序和選擇填空等,以檢測閱讀效果,幫助學生獲取有效信息。
在泛讀或略讀之后,學生已掌握了文章大意。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采用精讀或細讀(intensive reading)的方式進行深層閱讀。引導他們仔細閱讀課文,抓住主要情節,掌握要點和論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提醒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或生活經驗對文中信息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段落結構,分析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使學生準確理解人物性格、事實原因、事物發展規律、作者的觀點等。
4. 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之間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倡導學生人人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的教學工作的側重點應該由原來單純的知識點傳授、灌輸轉變為注重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安排等。任何時候都要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生的學習策略指導等一系列問題擺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授人以漁”,讓學生受益終生。美國人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所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去解決困難,鼓勵學生大膽地去求異質疑、獨立思考,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大膽探究,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培養其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就能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
例如,教授Book 3 Unit 6 “Going West”時,我把學生分成為7個組,分別把5個問題裝在5個信封里,由組長抽取。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并由專人記錄。最后每組派出代表陳述觀點,學生自己進行投票選出最佳組合。這5個問題是:What difficulties did they run into during the journey, and how did they manage to get out of them? Which paragraph impresses you most? And why? Please mark the following places in the map and draw the route of the journey. What do you think was influenced by the movement? In Paragraph Two, the author mentioned Indian Greek. Where was it? Was it very important? Why or why not?
5. 教師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教會學生如何自學。可先教會學生如何抓住文中知識點、短語搭配較為集中的重要句型或復雜句子進行突破,然后從背誦入手,教會學生如何斷句,通過反復操練得以強化,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如,Senior Book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的重點句是:“Jane spent many year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 She didn’t study at a university but she was determined to work with animals in their own environment.”“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 was she allowed to begin her project. ”Senior Book 4 Unit 3 “Working the land”的重點句是:“Born into a poor farmer’s family in 1931, Dr. Yuan graduated from Southwest Agriculture College in 1953. Since then he has devoted his life to finding ways to grow more and more rice.”Senior 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的重點句是:“The film is set in California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hen gold was discovered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rushed there in search of it.”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不同的話題內容,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探求有效的靈活的教學途徑,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英語課文閱讀教學才能行之有效。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