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也是啟蒙教育的開端。而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課程目標就是讓孩子多多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大膽進行識字教學的改革,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
一、激發興趣,活動中識字
1.做游戲。學生喜歡游戲,通過游戲能創設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識字教學中,我設計了多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教學的質量。如教學《小小的船》一課,把生字做成星星形狀的卡片,開展“摘星星”的游戲。這些游戲都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恰到好處地照應了課文內容。
2.猜謎語。學生喜歡猜謎語,我就把一些生字編成謎語,學生用這種形式記憶生字,樂于接受。如“午”字:遠看像頭牛,近看牛沒頭,要問是啥字,看看日當頭。這種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生字的記憶。
3.演一演。有些動作性較明顯的生字可用動作來演示。如“看”,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較遠的地方;像“唱”、“飛”、“跑”、“來”、“去”、“喝”等可通過動作表演并理解字義,課上我就讓學生動手做一做。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弄懂了字義,還避免了與形近字的混淆。
二、激發無意注意,輕松識字
興趣是學習之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應用以下幾種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
1.借助色彩。課堂上我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突出漢字的不同點,通過鮮明的對比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學漢字“睬”與“踩”時,將兩個字的偏旁“目”與“足”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書寫,強化記憶。
2.借助順口溜。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三、教學方法,自主性識字
1.讀讀字音。在字音教學中,充分發揮聽讀的作用,指導學生自學生字。對發音有困難的學生,就借助漢語拼音來正音。還發揮“小老師”的作用,采用學生教學生的辦法,讓他們讀準字音。
2.記記字形。在字形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部首的作用。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掌握了又一套識字工具,提高了他們分析字形、識記字形的能力。因此,可以指導學生用基本筆畫和已學過的偏旁部首自學生字的字形,讓學生感受自學識字的愉悅。
3.想想字義。漢字的特點是音、形、義結合緊密。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聯系實際理解字義,進行趣味識字。學生既理解了字義,又幫助其記住了字形,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聯系生活,快樂活學
生活是語文的源泉,教師要巧妙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生活,把“說”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直抒胸臆、暢所欲言,語文識字課堂才能具有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
總之,識字教學是一個長期過程,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如何在新課標下改革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還有大量值得探究的問題。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城內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