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僅要求選材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通過在實踐中的具體嘗試,我認為,教師要充分喚醒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并貫穿于數學學習之中,使學生切實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使他們知道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之間緊密聯系。實施“生活數學”教育,是教師在數學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數學教育要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就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教學內容“生活化”,是因為數學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充滿數學。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一些數學現象直接提煉出來。一方面,應設法讓學生從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中收集有關數據、信息。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整理,幫助學生形成數學問題,積累生活經驗。例如為上好“歸一應用題”,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調查,有的深入到工廠,了解一周內全車間工人生產的產品數量,有的深入到商場,了解商品的價格。當課堂上出示由學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編成的題目時,學生覺得十分親切。在教學歸一應用題解法之后,學生能根據自己調查來的數據與事例編成歸一應用題,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了學生用數學觀點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最寶貴的自主創新意識也得到了開發。
二、技能訓練“生活化”
技能訓練“生活化”要求訓練著眼于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訓練材料應盡可能來自生活。例如,有一道練習題,求下面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同學們會用“大長方形的面積-4個小正方形的面積=陰影部分的面積”的方法解答,但此時,老師把教學要求不僅僅留在會解答上,而注重將題目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老師馬上布置了一個實踐操作題,選一張比較精致的薄紙板,將空白的部分剪去,然后通過折、粘做成一只漂亮的盒子,這只盒子可以放學習用品……這樣的教學安排,將學生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去,不但更好地掌握了解題方法,而且通過動手操作,提高了應用能力?!笆帜X并用”促使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學習,使學生悟出“題目”新的外延,這樣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思維訓練“生活化”
思維訓練“生活化”,是指在課堂中講解要面對生活實踐,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平等而又充滿智力活動的氛圍,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受到創新思維的訓練。如在教學加減法簡便運算時,有位老師為了讓學生體會多減要加,舉了這樣一個實例:小明帶了253元錢,到商店買一臺收錄機,到了商店,小明看中了一臺標價98元的收錄機,就從口袋中拿出()張一百元,營業員找回小明()元,這時小明口袋里還剩()元。要求學生除了填出上面三個空格,還要用算式表示出求還剩多少元的算式來。結果學生列出了這樣的算式:①253-98;②153+2;③100-2+153;④253-100+2。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這幾個算式,尤其是①、③、④三個算式。學生自然能體會出:算式結果相同,但運算②較方便。學生也體會到了為什么多減要加的道理。另外,由于這一過程比較開放,學生思維自由、活躍,因此,③號算式出來的順理成章。由此,學生發現了比教材中介紹的“多減要加”更為方便易記的計算方法,即遇到減去一個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也可以把被減數一分為二,一部分是這個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而且這種方法更貼近生活,從前面的實例中不難發現,小明絕對沒必要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付給營業員。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只有在他們心靈與生活實際碰撞出火花時,才能得到最佳開發。
四、班級生活“數學化”
班級生活“數學化”,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教師應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學生學了”比多比少“應用題后,讓學生尋找生活的事例,進行自編應用題訓練;學生學習長方形周長計算以后,讓學生計算有關客廳、大禮堂、操場的面積;學習求平均數應用題后,讓學生測量同學的身高和體重,計算全班同學的身高、體重的平均數;學習米、千米的認識,讓學生估計從家里到學校大約多少米;學習時分秒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應用;學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以后,讓學生計算銀行存款的利率、利息等等。
再如,學習了簡單統計圖表知識,在布置回家作業時,就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中的信息編制統計圖表。改變以往從課本到作業的傳統作業模式,開放學生學習空間,讓學生去自家附近的商店調查幾種商品的價格,或雙休日外出游玩參觀然后制成統計圖或統計表,盡可能正確、規范。利用數學課進行匯報,師生共同講評,從中選擇一部分作業在教室后的數學園地上進行展出。由于作業設計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很有特色,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得到體現。有的學生沒等到雙休日,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市場上,實地調查,收集數據,回到家后邊畫邊涂上各種色彩,忙得很開心,改變了以往游玩后再做作業的習慣。教師從學生一份份認真美觀的統計圖表中,看到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也體現了學生的個別差異,從而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發展……在“數學化”班級生活中,學生的自主創新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和提高。
“生活數學”強調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相接軌。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學生自己服務??傊處熞箶祵W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鄉蛤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