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學生寫好作文必須做到:1.走進文本,學習積累。2.拓展閱讀,學會積累。3.深入生活,留心觀察,注重積累。
關鍵詞:文本積累 閱讀積累 生活積累
一、文本學習,注重積累
如在學習《端午的鴨蛋》一文時,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學習時我就注重引導學生分析、體會,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出三點值得學生借鑒:1.平淡而有味,2.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3.有淡淡的幽默。還有本文在選材上,也值得學生學習:本文作者只選取了一個小小的鴨蛋,卻從中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留戀,對故鄉的無限熱愛和眷戀,小小的鴨蛋是作者豐富感情的載體,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對學生寫作很有啟示。我因此以本文為例指導學生寫作我們本地的一種風俗,后來發現有好幾個學生寫的還真不錯。
學習文本,鼓勵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聯想到自己身邊的人或事,由人入己,由己推人,更多更好的積累文本知識、經驗,并能恰當的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就必能有令人滿意的收獲。
二、拓展閱讀,學會積累
九年制義務教育規定,中學生每天至少要有30分鐘的閱讀時間,語文老師每周要安排兩節閱讀課。學生寫作中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新穎別致的結構形式,大多來源于平時的閱讀積累。學生只有進行大量有益的閱讀,才能用恰當的語言、引人入勝的結構來表達所寫之人、所寫之物以及所寫之事。當然教師要引導學生一定要讀好書,最好讓學生讀感興趣的好書,因為興趣閱讀收效最大。一些優秀的讀本如《創新作文》《作文與考試》《課堂內外》《讀者》《意林》《格言》《特別關注》等,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學生大多也喜歡,而且這些讀本里面有一些動人的故事,它們生動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內涵、精辟的見解,無不讓學生們獲得啟迪和對生活獨特的認識。
班中有個學生近來寫作進步很快,尤其是他作文題目活潑新穎:如寫一次大暴雨給人們帶來的不便,他取題叫《暴雨“通緝令”》;寫有關“紅十字會”的文章,題目是《幫助進行時》;寫學校廣播操比賽,他的題目是《江湖功夫》;——而且文章語言活潑有趣、結構靈活多樣。我問他原因,他得意的說是《創新作文》雜志的功勞。我順手翻看他遞過來的一期,還真的被里面的內容迷住了,如《“小強”為我頒獎》一文,寫的原來是一只名叫“小強”的蟑螂三次頒獎給我,真是創意十足;《英語老師的“債務清單”》,寫的是臨近考試,英語老師占用音、體、美課和自習課給學生們上英語課;——再一看,原來該學生寫的《暴雨“通緝令”》就是借鑒該書上的《“粗心”通緝令》,而且本文的小標題結構很是新穎:
No.1:積水成河 地點:學校操場 危害指數:***
No.2:堵車 地點:夾河街 危害指數:****
No.3:出行不便 地點:綠地世紀城 危害指數:**
我不能不驚嘆于有益的閱讀對學生的啟發誘導真大啊!
三、深入生活,留心觀察,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善于觀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學生之所以“不知道該寫什么”,“寫來寫去就那么幾件事”,歸根結底,也就是缺乏寫作的素材。同學們也許很苦惱:我們每天都過著“教室——餐廳——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哪里有什么新鮮事呢?其實,作文的素材都來源于生活,只要擦亮你的眼睛,用心去觀察體會,做平凡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中的平凡之事,認真細致的寫到文章中去,它們就會像金子一樣發光,正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請看一位同學筆下的一個場面描寫:
我立即選好方向,鎮定地拉緊彈射皮筋,將飛機一放。“嗖”的一聲,飛機在草坪上滑起升空,一個勁兒往高處飛,突然來了一個后空翻,又接著開始滾翻,。一會兒,它又盤旋起來,有時它好像停留在天空不動。飛了一會兒,飛機才徐徐降落。看飛機那股神氣勁兒,好像在對我說:“怎么樣,沒有失望吧?”
事實證明,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做平凡生活中的有心人,學生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諸多閃光點,而他們把這些實實在在的人和事寫進文章中,就能給人以清新自然之感,使文章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其實,生活中,每一次老師的講課,每一次父母的叮囑,每一次上學路上的見聞,每一次實驗,每一張照片,每一陣風,每一朵鮮花,每一縷清風——都能讓學生們體會著痛,體會著愛,體會著恨,也感受著親情,感受著溫暖,感受著友誼——
另外,一些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今日說法》《道德觀察》等對社會現象、人生人性由表及里的揭示剖析,透過現象看本質,都對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的活水就是生活,就是學生平時讀書學習與平凡生活中的點滴積累。只要留意平時學習與生活中的積累,學生就能從中發現事物內在的魅力,發現生活的美,感悟生活的美,那么,作文就會成為學生生活的真實記錄者,成為學生最好的伙伴。
讓生活走進文章,讓文章反映生活,讓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精心積累,那么你的文章就一定精彩!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銅山柳新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