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環境污染關系十分密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環境污染問題是中考化學命題關注的熱點之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與生活、生命、科技、社會密切相關的題分值占全卷的10%左右。其中直接涉及到環境問題的可占到3~5分。可見,環境問題日益受到中考化學命題的關注。在中考化學命題中涉及到的環境問題主要包括:酸雨、大氣污染、水源污染、白色污染、綠色化學、溫室效應、農藥污染等方面,現分別例析如下:
一、蔬菜的農藥污染
(2007年湖北武漢)在蔬菜生產過程中嘗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據有關專家介紹,用堿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殘留在蔬菜上的毒性降低。因此,買來的蔬菜在使用前最好浸泡一段時間,浸泡時可加入適量:()
A.純堿B.白酒
C.白糖D.食醋
分析:蔬菜上有殘留農藥是老百姓最關心的社會問題之一,為引導學生關心社會,將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把學生不熟悉的用堿水浸泡可出去蔬菜上的殘留農藥與他們熟悉的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結合起來,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使所學知識得到應用。
二、酸雨
(2006年湖南長沙)某學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取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樣,用PH計每隔幾分鐘測定PH,數據如下: 測定時間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1.所降雨水(填“是”或“不是”)酸雨,再測定的時間內雨水的酸性 (填增強或減弱)。經調查,這一地區有一個硫酸廠和一個電鍍廠,這些廠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另外,此地的生活燃料也是煤,還有液化石油氣。試分析造成此地酸雨的主要原因。你認為應采取怎樣的措施。
分析: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生活中大量燃燒含硫煤和石油等燃料,生成大量二氧化硫。因此,減少酸雨的最有效途徑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三、空氣污染
(2007年湖北武漢)某學生通過查資料,發現機動車尾氣是由汽油等燃料燃燒或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固體顆粒等物質。由此,該同學推測:汽油中含有碳及少量硫、氮等物質,汽油在燃燒過程中發生了如下化學反應。2C+O2=2CO C+O2=CO2 S+O2=SO2 1.該同學的推測______“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2.提出一條用化學手段治理汽車尾氣的合理化意見。
分析:本題是一道信息給予題。在給予一定空氣污染信息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著重考查對空氣污染進行治理的有關知識,也考查同學們作為一個新世紀公民對你生存的環境的關注程度和責任意識;并且考查同學們的審題能力。
四、水污染
(2007廣東)某校內有一條小河,校環保小組為了鑒定河水污染的原因,特做了以下實驗:取四只燒杯,分別倒入50毫升蒸餾水,然后在燒杯中依次加入等質量的鹽酸、氫氧化鈉、氯化鈉和牛奶,一周后一只燒杯內出現了黑臭現象,該燒杯內加入的物質是:()
A.鹽酸B.氫氧化鈉
C.氯化鈉D.牛奶
分析:本題要運用一些食品常識,如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遇到重金屬的鹽溶液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變質,即出現黑臭現象;另外這三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只生成無色無味氣體,不會產生臭味氣體。
五、綠色能源
(2006年上海)氫氣是綠色能源,科學家們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陽能產生激光,再利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氫氣的新技術,其中海水分解表示為:2H2O=2H2↑+O2↑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鈦在反應中做氧化劑
B.水分解不產生污染物
C.二氧化鈦在反應中做催化劑
D該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能
分析:這是一道信息遷移題,首先考查同學們的閱讀能力,考查點還涉及到催化劑、氧化劑的概念,氫能源及污染問題,涉及面較廣。
六、綜合考查
(2006年青海)下列有關環境污染問題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機動車尾氣的不會污染空氣
B.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會導致“溫室效應”
C.植樹造林會遏止沙塵暴的產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會污染水源
分析:本題是對學生掌握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總體考查。牽扯到汽車尾氣、溫室效應、水體富營養化污染、沙塵暴等問題主要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由此可見,環境問題是中考化學命題中不可忽略的知識點,而且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初中化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強調的。環保問題的中考題能喚起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環保、關注自然的現代意識,激發學生“保護地球——我們的家園”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對社會不利于環保的現象加以評價,增強學生的評價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章丘官莊鄉官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