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網絡環境為核心的信息化,正日益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也影響著中小學生的教育。怎樣“教會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思維、學習,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學習資源的能力”成了現在學校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正是本著培養學生利用網絡環境下的技術手段進行個性化學習、自主化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理念,進行設計和開發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 設計策略 功能模塊 應用思考
隨著遠程教育不斷深入開展,教育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網絡環境下學習已經不是新鮮事,如何設計開發一套適合中小學生使用的自主性學習平臺,也成為商家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話題。筆者想針對網絡環境下,自主性學習平臺設計開發及其應用闡述下自己的觀念。
一、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的設計的理論背景
1.自主性學習
自主性學習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的學習材料等的控制能力。有學者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作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和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性學習。自主性學習要求個體對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映。
2.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性學習
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性學習是指通過網絡環境,個體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的協作對象等,在網絡環境下建構一種全新的自主性學習模式。
二、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的設計策略
網絡自主性學習由于學習環境及其方式的變化,設計策略應該著重給學生提供自主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網絡環境讓學生主動地收集、整理、分析學習資源,增加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性,創造群體討論的良好氛圍。同時,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的設計,不能忽視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充當幫手的角色。比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理清知識結構,做到有系統性;組織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提供學習內容的相關網站,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精心設計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活動,為學生搭建自我研究、探索的平臺等。
三、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的功能模塊
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主要包括:資源管理系統、教師備課系統、自主學習系統(如圖)。
1.資源管理系統
資源管理系統是用數據庫技術,對學習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類管理。按照學科分類管理各學科資源相對獨立,管理員可以進行年級設置、章節設置等。這樣可以將資源分章節、分學科進行管理,便于教師、學生使用。資源的建設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采用開放的系統,在任何網絡點就可以方便簡單的進行資源的維護管理。
2.教師備課系統
為了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設置了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整理學習資料、推薦學習網站、提供反饋練習等功能模塊。教師備課系統有三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習課題,并將課題細化,便于學生學習;第二部分是組織相關學習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文字資料、動畫等;第三部分是編輯板塊,用類似微軟Word的編輯平臺,進行編輯備課。
3.學生自主性學習系統
學生首先選擇學習內容,選擇教師課堂進入學習系統。學習系統主要包括資源區、學習區、討論區。資源區主要呈現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圖片、視頻、音頻、文字資料、動畫等),設置功能強大的視頻播放窗口,位置在左上角;學習區占主要窗口,主要呈現學習內容(電子課文、課后練習、電子教案、學習指導、在線測試等);討論區,為了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生生、師生互動,進行協作,學生可以自主建立專題討論區。
四、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應用探索
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師生角色發生了變化,實現了教學民主化,并拓展了學習內容,擴大了學生知識面,延伸了教學時空,有效地拓展學習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近年來,我區通過對網絡環境下自主性學習平臺優質課的研究,初步探索出了既能發揮自主性學習優勢,又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思路,指導教學。
1.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部需要
網絡化課堂教學,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學習習慣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不再只是教材的解讀者和執行者,更應該轉變成一個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充滿教育智慧的人。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愿望,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引發學生的內部需要,激發學生的內部活力,促進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的環境下各門學科的教學,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增強學科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科教學的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2.有效利用資源,提升網絡化教學效率
因特網上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教育資源,豐富的網絡資源有利于充分實現交互與共享,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充分體現學習主體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正是鑒于網絡可以提供海量資源,支持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才得以全面提出及開展。教師在開展網絡教學活動之前,要重視對學生甄別信息能力的培養和網絡道德的培養,引導學生在眾多的信息中篩選出對我們學習有用的信息,減少把大量時間浪費在資料的查找上。
3.加強引導,構建網絡自主學習的調控機制
學生在進行網絡自主性學習過程中有很強的隨意性,他們很少會去考慮活動步驟,很少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意識的安排。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進行一些設計。網絡自主學習賦予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被動接受式學習相比,網絡自主教學情境更充滿張力和復雜性,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
在網絡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做到放開而不放任,自主、自由而不自流,有效地實施網絡自主學習的調控,避免出現“一放就亂”的現象。教師始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駕馭網絡自主學習過程,總覽全局,用心分析學生是不是圍繞著學習目標和任務在進行有效學習。一旦發現問題,拉一拉學生的手,指一指學生的路。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握好“度”。
五、結束語
網絡自主性學習已經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際教學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實踐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困難,利用好網絡自主性學習平臺服務教育教學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王紅麗,趙蘭清.《提高學生網絡自主學習效率的探索》.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8
2.張志剛,樓婷.《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誤區及對策》.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作者單位:鎮江市京口區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