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要使課堂內容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教師可以巧妙的應用多元情景化教學策略,以多樣化的導入為引子,以靈活的點撥為途徑,在教師的鼓勵和贊許中使學生倍增學習的動力,從而使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索、合作,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教學策略、英語學習、教學評價
不論人們憑直覺判斷或評估人的天資,還是定量化的衡量人的智力,許多被認為是智商高的人,在步入成年后未必有建樹;相反有些被認為是智商低的人,卻取得了很大成就。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胡一舟,20歲的他智商只有30左右,然而他在樂團的熏陶下,經過自己的努力鉆研,終于能夠揮舞指揮棒,指揮一個交響樂團;漫畫家蔡志忠從小迷上畫漫畫,荒疏了中學的功課,但他最后創辦了自己的“卡通公司”成了有影響的漫畫家。這些事例有力的抨擊了傳統的以語言和數學邏輯智能為核心的智力理論,說明了其存在局限性。于是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智能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于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產生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同時指出:智能是以相互獨立的方式存在的。智能可分為:語言、節奏、數理、空間、運動、內省、人際關系、自然觀察者智能等八種。同時認為這些智能是發展的,是可以培養的,而且在許多方面可以達到比較高的水平。這就給那些在傳統智力理論看來沒有優勢的人帶來一種喜悅,一種激動,一種希望。同時它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多種潛能,要認識到“人人有才”“每個學生都是潛在的天才”,增強了我們轉化培養學生的信心。因此,如何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優勢,挖掘智能潛力,滿足學習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是全社會都關注的問題。作為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一、給學生提供展示欣賞自我的舞臺
教學方式融合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合理、有效的方式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1.每周利用一節課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在廣泛涉獵中激發他們英語學習興趣。2.每周安排一節活動課,內容由學生們自己選擇,辯論、短話劇表演、講小故事、美文欣賞等。通過我的指導,使許多同學在表演中,為自己贏得掌聲。既學得了豐富的知識,又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通過這一節課,我也發現了有些同學優秀的組織能力,有些同學潛在的表演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鼓勵、幫助、提攜使他們的優勢智能得以充分的發展。其中有位同學,特討厭學英語,一上英語課就打瞌睡,我讓他和其他同學共同表演英語短劇。他的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從那以后,他慢慢喜歡上了英語。在我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他的英語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他的表演的優勢智能帶動了英語語言學習的弱勢智能。
二、為學生設計完善自我的過程
我嘗試在課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1.在課堂導入以“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我運用多元情境化教學策略,從學生愛聽的故事導入,從人人關注的環境導入,從直觀的動畫片導入,從動人的音樂導入,使教學內容一下就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智能,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愉悅情趣之中學習英語。正如柏拉圖所說:“通過愉悅的心靈來教導學生學習,則可能更確切的發現每個人的才能傾向?!钡拇_,這樣的導入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的視覺智能、語言智能和聽覺音樂智能都得到了良好的開發。實踐證明多元導入——這一多元情境化教學策略能有效的實現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環節使學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學目標。2.在合作中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潛能。我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七個盡量”,即問題盡量由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盡量由學生自己去探索、內容盡量由學生自己去開掘、規律盡量由學生自己去掌握、收獲盡量由學生自己去運用、學法盡量由學生自己去創造、能力盡量由學生自己去發展。然后采用教師指導、引領、答疑解惑;小組討論或者合作,共同完成某一活動任務;或者讓學生在互助中進一步完成教育教學目標。3.老師充當好觀察者,發現和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即時的表揚和鼓勵,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三、對學生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教育不能僅僅追求升學率,而應讓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教育塑造的不能是高分低能的人,而應是一個個有個性鮮明的、活生生的、充滿靈氣的人。社會需要不同類型的優秀人才,一個明智的社會不僅要鼓勵學者型人才,也應鼓勵“磚匠”。過去學校采用考試成績來衡量、評價所有的學生,它不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潛能差異,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因此,我嘗試采用了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編制了“課堂活動評價表”,對個體學生或小組的課堂活動進行適當的紀錄。使學生在評價中看到“自我”,并在時間發展的過程中給“自我”找到正確的定位,超越過去達到不斷創新的目標,發揮評價標準永恒的激勵功能。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各個方面所表現的創造力,識別學生多元的創新潛能,并加以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和培養。以尊重學生靈動的個性、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為出發點,積極為學生展示個體潛能搭建平臺,使每一個學生在快樂中學得各方面的知識與多種技能,為他們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岐山縣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