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怎樣進行探究教學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創設和諧探究情景,激發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探究學習最有效的內部動力。在教學中憑借教材內容設與之相應的物理教學情境,以情激趣,激起學生主動探究意識。
二、鼓勵支持學生,增強探究信心
由于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所以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思維反應能力也不一樣。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要通過語言鼓勵每一個學生主動探究、參與教學過程,讓其體驗成功的愉悅,分享老師表揚的滋味,以增強學生參與探究的信心。
三、充分利用課堂,培養探究能力
課堂是提高初中生探究能力的主陣地,通過組織學生探究學習知識,給學生做分析示范,滲透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課堂上,探究教學的具體實施程序是多種多樣的。
四、創造實驗機會,提高探究能力
1.改演示實驗為學生探究實驗。初中物理教學中,凡是那些操作不過于繁瑣、裝置不過于復雜、危險性不大的演示實驗,只在實驗條件允許,均可改為學生動手實驗。而且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有目的、有計劃地把它設計成探究性實驗,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機會。如“通電導本放出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改成學生探究性實驗,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方案,自己完成實驗,歸納得出結論。
2.擴充分組實驗。對部分學生實驗進行了改革,基本程序是:問題——收集資料——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研究和討論——自我評價。實驗前不設定操作步驟和報告形式,目的是反映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設計思想、收獲體會、對待科學的情感態度以及思維能力和實驗技能等的提高。隨著學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加大這類實驗的比例。
3.拓展課外實驗。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靠自己獨立或小組內協作,完成一些實驗,這對學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是真正實現自主探究的重要表現。根據課外小實驗的不同特點,可采用不同的驗收形式。多數課外小實驗,最后都能得到具體有形的實物樣品。如“探究改變玩具中電動機轉向和轉速”,展示這些樣品能直接反映實驗任務的完成情況;有些實驗的成敗是通過實驗過程中的現象體現的,如“探究控制噪聲的方法”,可用交流實驗報告的形式驗收。
總之,通過探究活動來掌握只是與技能,獲得過程與方法的體驗,促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予以充分的體現。
作者單位:饒陽縣尹村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