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是當今社會的主旋律。而教育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石,創新人才的數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后勁和國際競爭力的地位。隨著知識經濟迅速崛起,教育定位于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價值取向,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創新能力 數學 興趣 意識 培養
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源泉,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進行教育創新,根本目的是要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就目前的教育來看,課堂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主渠道。我們教師有責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發現知識、處理知識、理解知識、掌握運用知識,達到一種自身的突破和超越,從而使創新意識在不知不覺中爆發,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一、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
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將徹底改變以往的封閉式教學,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學生積極參與,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指令性和專斷的師生關系將難于維系,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與無知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以促進其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應能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怎樣對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個向導和顧問,而不是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在創新教育體系中,師生關系將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化和深化,培養學生對復雜問題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體現。教師應設計一些復雜多變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判斷并加以解決,或用辯論形式訓練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學生思維更具流暢性和敏捷性,發表出具有個性的見解。
二、學生的創新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
1.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結果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就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質疑,自覺地去解決、去創新。
2.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
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他們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所以教師要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能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等,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他們不同的特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體驗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3.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
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變形,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4.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三、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師生交往的心理狀態達到最佳水平,以保證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使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都處于最佳活動狀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人的思維活動起始于問題,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有疑問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產生新思想、發現新觀點的起點,教師要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也就是要創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勇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這樣他們的創新意識,才會得到培養和發揮。
四、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式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是要培養學生流暢力、變通力、精致力、敏覺力和獨創力,一般有三個途徑:一是從自身認識經驗中獲得;二是由有經驗者給予方法指導而獲得;三是從教育教學的訓練中獲得。其中,以教育教學中的訓練為最有效的方法,且主要應從以下入手:
1.基礎知識是人們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的支撐點,是人類文化積淀的基點和起點。因此,實施創新教育并非要把傳統的以繼承為中心的教育統統丟掉,空中樓閣地去創造一個創新教育,而是要通過對傳統教育進行選擇、繼承、改造和發展,以及運用有效方式向學生傳授有效知識來實現。
2.多給學生以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離不開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但如果不向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創新機遇,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就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和提高,甚至于被扼殺。我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標新立異”。“標新”和“立異”都是一種創新,它的關鍵在于“新”和“異”,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創造。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敢于打破“常規”,敢于在“新”和“異”上做文章。
總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從我們的數學課堂抓起,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掌握文化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在當前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創新人才的偉大事業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我們一定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創造性人才,以適應知識經濟的挑戰。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下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