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中國農藥工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已成為農藥生產大國。隨著人們對綠色產品生產、認識的不斷提高,逐漸意識到由于長期施用化學農藥,自然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害蟲的抗藥性普遍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土壤中的農藥殘留量越來越高,從而嚴重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農林牧產品,并進一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維護人類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和應用生物農藥勢在必行。
棉核·蘇云菌懸浮劑(綠之園)是武漢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病毒殺蟲劑,它是由1千萬PIB/毫升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和2000IU/微升蘇云金桿菌復配而成,害蟲取食作物后,病毒隨即進入害蟲體內并大量復制增殖,并迅速擴散到害蟲全身各個部位,使害蟲失去危害作物的能力直至全身化水而亡;同時,病毒通過死蟲的體液、糞便繼續傳染其他健康害蟲和下一代害蟲,形成“蟲瘟”,可用于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和三化螟(二化螟)、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豆莢螟、玉米螟等鱗翅目害蟲。為驗證該藥劑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以及對作物的安全性,為農業生產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依據,就棉核·蘇云菌懸浮劑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進行了試驗示范。
測試概況
本實驗設在湖北省松滋市紙廠河鎮祈福垸,為中稻田,田間管理及水稻長勢較好,肥力中等,質地中壤,施肥以配方肥為主,輔以少量農家肥,施藥前后均未施用其他殺蟲劑,施藥時田間有淺水層,雜草和藻類履蓋均很少。由武漢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棉核·蘇云菌懸浮劑(綠之園),另外選擇了德國拜耳公司5%氟蟲腈懸浮劑作為對比藥劑。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是棉核·蘇云菌懸浮劑(綠之園)40ml/667m2(A)、5%氟蟲腈懸浮劑 50mL/667m2(B)、清水對照(CK)。每處3次重復,記9個區,小區間筑埂(2Ocm~30cm)以防止田水串灌,影響試驗效果,小區面積30m2,隨機區組排列。
施藥時間及方法
時間為2008年7月18日,水稻處于孕穗末期,二化螟卵孵始期,采用工農l6型手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每667m2用水量45公斤,試驗藥劑進行二次稀釋,空白對照區噴等量清水,田間管理同施藥區。施藥時天氣為晴天,整個試驗期內無影響試驗結果的惡劣天氣出現。
調查內容與方法
藥后21天,調查水稻受害率,每個小區采取平行跳躍法調查10點,每點各查10叢,記載總穗數,白穗數,計算白穗率及防治效果。藥后觀察水稻有無明顯藥害。
安全性觀察
試驗期間,目測觀察田間各處理水稻生長正常,未發現供試藥劑對作物產生藥害現象,表明施用藥劑在本試驗的劑量下對水稻非常安全。
防治效果考查
由表1 可以看出, 藥后21天,棉核·蘇云菌懸浮劑處理防效較好,為90.07%;5%氟蟲腈SC處理防效較棉核·蘇云菌懸浮劑處理防效差,為78.98%。棉核·蘇云菌懸浮劑處理和5%氟蟲腈SC處理防效差異顯著。
結論
棉核·蘇云菌懸浮劑(綠之園)對二化螟防治效果高達90%以上,防治效果好,藥效期長,殺蟲控害效果突出,是目前二化螟防治中較優異的藥劑之一,可作為防治二化螟的重點適用農藥, 在水稻生產上推廣應用。
大面積防治二化螟,建議用武大綠洲棉核·蘇云菌懸浮劑(綠之園)每40mL/667m2。
用武大綠洲棉核·蘇云菌懸浮劑(綠之園)必須進行二次稀釋,其適應期應在卵孵始期,田間留有3-5cm水層,這樣有利于藥效的發揮。
(編輯:任保才 renbaocai66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