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大棚即將進入休棚期,建議農民朋友在這段時間休棚內對大棚進行大棚除菌滅害處理。這是因為經過一年的種植安排,有的大棚可能是連續重茬種植同一種蔬菜作物,可能在土壤中累積了大量的病菌、蟲源及雜草等,如果不進行消毒,可能會在種植下茬蔬菜時,造成病蟲草害的侵染流行,從而會對下茬蔬菜的種植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在休棚期有必要進行大棚處理,當前大棚處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高溫燜棚
拔園后,大棚種植下茬作物前,趁著大棚內土地尚處于空閑時,應抓緊深翻耕重曬垡。讓土壤經太陽紫外光線照射滅殺病菌,有利于促進土壤分化,增強通透性。同時高溫燜棚還會提高表層土溫,殺滅土壤間隙中的蟲源等。一般需經20天左右,土塊曬白為止。
有的農戶可能在此期間將未腐熟的糞肥或豆粕等有機肥運入大棚內進行堆漚,促進有機肥的腐熟,但要注意此方法并不能完全保證有機肥能夠完全腐熟,最好時加入適量的酵素菌以促進有機肥的腐熟。
二、大水漫灌
將土壤翻耕敲碎、耙平,然后往大棚內灌水。使大棚土壤中的病、細菌處于無條件繁殖狀態,滅死鐮刀菌、子囊菌、藻狀菌等病菌。同時大水漫灌后有利于有機體腐化,改變床土理化性狀,協調土壤水、肥、氣、熱。
三、化學藥劑處理
首先要清除病殘體,將田間雜草、前茬蔬菜的殘根、莖、葉等清除出去后處理干凈,然后翻耕結合施入有機肥料后,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用菌核凈1500倍,每畝噴灑藥液200公斤,進行土壤殺菌處理,噴藥時要注意避開高溫。
四、熏蒸處理
使用土壤熏蒸劑,如溴滅泰、氰胺化鈣(石灰氮)、威百畝等對大棚內的線蟲、病菌、蟲源或雜草等均具有較好的殺滅效果,具體的用量及使用方法,建議可根據指導或藥劑說明進行操作。
另外,也可在休棚期間用氨水或碳銨等進行熏蒸,一般用量1000~1500公斤,關閉大棚后進行燜棚,但要注意燜棚結束后留出10~15天時間進行晾曬及深翻土壤,避免對下茬蔬菜苗子造成氣害,并防止土壤板結。
五、生石灰翻地
由于大棚內因連年種植及偏施化學肥料,土壤大部分偏酸性,對于此類大棚,可畝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畝,可調節大棚內的酸堿性,利于下茬蔬菜的正常生長。
六、稻旱輪作
大棚內連續多年重茬種植后,土壤中影響蔬菜生產的病蟲草積累較多,且土壤較偏酸性,土壤中的離子濃度過高,種一季水稻,清除障礙因子。稻旱輪作可有效減輕大棚內高發的各類土傳性病害如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軟腐病等。稻作后期要及時采取措施排水,使蔬菜下茬栽培時土壤干燥,可使大棚增溫快,作物生長良好。此方法僅適合于越冬栽培的蔬菜,一年兩季的蔬菜時間不合適。
(編輯:任保才 renbaocai66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