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李文輝,張凌燕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設計院總體設計所,廣東 深圳 518049)
核電廠選址及環境影響評價應關注的問題
李 勇,李文輝,張凌燕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設計院總體設計所,廣東 深圳 518049)
摘要:結合近年來我國核電廠選址工作,根據核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要求,重點分析了我國核電廠選址及環境影響評價的特點,并提出了我國核電廠選址及環境影響評價應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核電廠;選址;環境影響評價
伴隨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以及能源需求和環境保護壓力的日益增大,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考慮,積極發展核電已成為共識。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的頒布更是在我國掀起了一股核電建設的高潮,到目前為止,已有20余個省份先后開展了核電廠選址工作。由于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且人口分布不均勻、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在當前核電建設形勢下,如何在既滿足法規要求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開展核電廠選址,又使得核電廠與當地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從事核電廠選址和核安全監管人員共同關注的問題。根據核電廠選址工作中的經驗、核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要求,重點分析了我國核電廠選址及環境影響評價的特點,并提出了我國核電廠選址及環境影響評價應關注的問題。
根據多個核電項目的規劃選址和初可研報告編制及評審,以下就核電廠選址從核安全和環保角度展開探討,并提出值得關注的問題。
1.1關于核電廠選址的法規要求
根據我國《核電廠廠址選擇安全規定》,以及國內外核電廠選址有關法規要求,在核電廠選址中需要評價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其一是廠址外部環境對核電廠安全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外部自然和人為事件;其二是核電廠對廠址周圍區域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其中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其三是實施應急計劃的可行性,即在假定核電廠發生需要采取應急的事故工況下,廠址周圍區域特征對實施應急計劃的影響。對于一個特定廠址,如果在上述三個方面不存在影響廠址可接受性的因素或者能夠通過采取工程措施解決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那么該廠址就具備建設核電廠的廠址條件[1]。
1.2民用飛機墜毀對核電廠的安全影響
《核電廠廠址選擇的外部人為事件》(HAD101/04)中詳細說明了飛機墜毀對核電廠安全影響的評價。
關于飛機墜毀對核電廠的安全影響,導則指出,對于在核電廠4 km范圍內經過的航線或起落通道需考慮其造成飛機墜毀的潛在危險。在工作中遇到兩個廠址上空航線距廠址小于4 km的案例,對其進行的墜機概率評價分析得出:采用近10年的平均事故率計算得出從目前至2020年,廠址區域墜機概率均小于或等于10-8,小于HAD101/04的篩選概率水平10-7。
根據以上墜機概率評價分析結果,在今后的核電廠選址中,對于在核電廠4 km范圍內經過的民用航線或起落通道造成飛機墜毀的潛在危險可不必考慮。
由于我國已建和在建的核電廠為數不多,對于核電廠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寫和審評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結合實際工作,提出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以期拋磚引玉。
2.1放射性源項的選取
目前CPR1000核電廠環境影響報告書在計算核電廠正常工況下輻射劑量時選取放射性源項已經形成了慣例,即選址階段和設計階段的環境影響評價考慮部分機組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達到設計值(CASE B),因此,常有“3CASE A+3CASE B”(規劃容量六臺機組中,3個機組排放量達到設計值,3個機組的排放量按運行預期值考慮)或“2CASE A+4CASE B”或“4CASE A+2CASE B”的源項考慮。此種選取是偏保守的,從概念上講,這種做法夸大了核電廠對環境的輻射影響。
AP1000設計控制文件(DCD)[2]第11章中指出,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的設計值(CASE B)應用于屏蔽計算和放射性廢物系統的容量設計,而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的預期值(CASE A)用于環境影響評價。
AP1000設計控制文件(DCD)的見解較合理,選取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的預期值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源項可以客觀地反映核電廠對環境的輻射影響,避免夸大核電廠對環境的輻射影響。
因此,在三代核電(AP1000和EPR)的環境影響評價中選取放射性源項時應仔細斟酌,選取既能如實反映核電廠對環境的輻射影響,又不夸大核電廠對環境的輻射影響的源項。
2.2低放廢液的排放
核電廠低放廢液排放的最終受納水體是海水(濱海廠址)或地表水(內陸廠址)。濱海廠址瀕臨大海,無論地表水還是地下水的條件均較簡單,水體的擴散條件受不同海域的潮流影響雖有差異,但總體而言作為受納水體廣闊,擴散條件較好,再加上濱海廠址多位于濱海低山丘陵的基巖地區,廠址所在地區的地下水單元相對獨立,地下水主要通過基巖裂隙流向海域,因而水體擴散對周圍居民以及土地和水體的利用影響較小。而內陸廠址,由于水體的局限性和內陸水體的環境特征,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擴散條件和影響因素均較復雜。目前預選的內陸地區濱河廠址,一般河流流量較大,擴散條件較好,但這些河流流域多屬于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大,一些河流還屬于下游城鎮居民的飲用水源,在水功能與環境功能區劃中受到保護[1]。
據計算,某些核電廠放射性廢液所致公眾個人有效劑量占氣態途徑和液態途徑總和的80%以上。基于以上原因,核電廠低放廢液的排放問題一直是環境評估中的熱點問題,尤其對于內陸廠址。
目前核電廠低放廢液排放遵循的法規標準有《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 6249—86)和《輕水堆核電廠放射性廢水排放系統技術規定》(GB 14587—1993)。正在執行的GB 6249—86中僅對核電廠氣載和液體放射性流出物的放射性年排放量做出規定,并未對核電廠系統排放口和電廠排放口的核素濃度做出具體規定。正在執行的GB 14587—1993也未對核電廠系統排放口和電廠排放口的核素濃度做出具體規定。
隨著核電建設大發展和民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家環保部正在對GB 6249和GB 14587進行修訂。在GB 6249和GB 14587的征求意見稿中均增加了對核電廠系統排放口處核素濃度限值的規定。從保護環境和公眾的角度出發,增加核電廠系統排放口處核素濃度限值的規定是合理的,上述GB 6249和GB 14587的征求意見稿一經發布實施,我們將對現有的CPR1000堆型的三廢處理系統進行改進,以盡量減少放射性廢物的排放。

2.3核電廠的應急管理
(1)核電廠廠址周圍人口分布
針對核電廠廠址周圍人口分布評價所依據的法規、導則有《核電廠廠址選擇及評價的人口分布問題》(HAD101/03)和《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 6249—86)。依據以上兩個法規/導則即可對廠址周圍人口分布進行分類,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碰到一個特殊的案例。某海島型廠址,周圍半徑6 km范圍內是海域,無人居住,根據HAD101/03的人口密度分類法劃定為Ⅰ類廠址;但是廠址10 km處有一個20萬人的人口中心,若依據《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 6249報批稿)的規定:10 km范圍內沒有10萬人以上的人口中心,此廠址應定為不適宜建設核電廠。然而,隨著核電技術的發展,產生了無須場外應急或場外應急僅限于5 km范圍內的三代核電堆型,若在此廠址建設三代核電,則對其人口分布的評價又將如何?
針對核電廠廠址周圍人口分布評價問題,應在參考HAD101/03和GB 6249等法規/導則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堆型的應急管理進行綜合評價分析。
(2)非居住區的確定
非居住區的劃定原則在GB 6249有明確描述。目前在實際工作中的做法是利用最大可信事故源項和廠址附近氣象數據作為輸入條件,計算在發生最大可信事故情況下所致個人有效劑量和甲狀腺劑量當量,然后利用GB 6249對非居住區邊界上個人有效劑量和甲狀腺劑量當量的約束來劃定非居住區。
對數個核電廠廠址的非居住區進行計算后發現,在采用同一核電堆型的情況下決定非居住區大小的關鍵因素是廠址附近的氣象條件。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濱海廠址,其非居住區半徑可小至GB 6249的下限值(500 m),然而,某些大氣擴散條件較差的內陸廠址,其非居住區半徑可大至2 000 m。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用地相對緊張的國家來說,對核電廠(尤其是內陸廠址)劃定如此大的非居住區顯然與集約用地、節約用地的政策法規相違背。
在GB 6249的征求意見稿中對非居住區邊界上甲狀腺劑量當量的約束有所放寬,這實際上是放寬了對非居住區的要求,對于某些大氣擴散條件較差的內陸廠址,其非居住區半徑可相對縮小,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核電廠的建設用地,實現集約用地、節約用地。
GB 6249征求意見稿對非居住區要求的放寬體現了核電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是核電廠應急管理和核電技術的發展趨勢。

核電廠基地原貌
目前我國正處于新的核電發展時期,核電廠建設前期的選址調查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本文根據參與的幾個核電廠選址和環評工作,提出了一些核電廠選址和環境影響評價應關注的問題,然而,由于核電廠選址和環境影響評價所涉及因素的復雜性,文中提及的幾個問題僅是在工作中接觸和關注的問題,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文中未提及的問題還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再行探討。
參考文獻:
[1] 常向東. 我國內陸核電廠選址評價中應關注的問題[J].核安全,2007,(03):37.
[2] U.S. NRC.AP1000 Design Control Document [EB]. http://www.nrc.gov,2008.
中圖分類號:TL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1617(2009)03-0258-04
收稿日期:2009-01-13
作者簡介:李 勇(1981—),男,湖北孝感人,工程師,碩士,從事核電廠輻射防護與環保設計工作。
The subject deserving wide attention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sit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LI Yong, LI Wen-hui,ZHANG Ling-yan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Ltd.,CGNPC,Shenzhen of Guangdong Prov. 518049,China)
Abstract:Based on siting work of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site sel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re analys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uclea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me subjects deserving atten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nuclear power plant; sit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