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云
社會飛速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在強勢藝術領域的應用,使戲曲等舞臺藝術受到很大的沖擊。讓古老的戲曲跟上時代的節奏,使其重放異彩,做到既傳承又創新,突破上千年的戲曲表演程式來適應當今多元化的社會,是每一位戲曲工作者的追求。本文以湘劇《蝴蝶夢》的導演手法為例,來談戲曲導演在創作過程中如何發揮能動性、應用多元素手法進行創新。
湘劇《蝴蝶夢》是筆者導演的劇目,曾于2008年參加衡陽市第二屆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創作劇目巡回觀摩評比匯演,獲得導演獎等十四個獎項。
(一)劇本改編
改編之前,我們認真地對劇情進行了研究,認為該劇既是一部情感劇,又是一部荒唐劇。沿著這一脈絡思想,我們找到了新的結合點,決定從劇本的主題開始改編。傳統劇《莊周試妻》的故事梗概為:莊周沉迷修道,疑慮自己死后,妻子是否守節,便施道法假死,變幻成王孫,自稱是莊周的學生,用虛情打動了田氏,而后裝病,假稱要死人的腦髓作藥,考驗田氏是否會劈棺取腦。最后田氏發現自己深戀的王孫原來是莊周所變,悲憤不已,自盡身亡。
傳統劇目既批判莊周無端猜忌的荒謬行為,又指責田氏不守貞潔。筆者則在導演的過程中把握莊周為人的四點原則:一曰立場,站在環中;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稚;四曰修養,緊守心齋。將試妻的舉動演繹成人意識深處的自然行為。多疑猜忌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圣人也是如此。莊周妻子在莊周剛死就愛上了“王孫”,也詮釋成為人的一種自然情感的需求和流露,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追求自由生活和美好戀情的本能欲望,平凡人都會這樣。
為了一改傳統劇《莊周試妻》的風格,筆者將劇名改為《蝴蝶夢》,也對主要情節進行了修改。傳統劇的結尾,田氏知道王孫是由莊周變化而來,最后悲憤不已,自盡身亡;改編后,田氏知道王孫是由莊周變化而來,悲泣交加,拂袖而去,化蝶成仙。摒棄了傳統劇描述的悲慘情景,并在全劇場次中增加兩場重要的戲——序幕和尾聲。因為傳統劇場景昏暗、人物稀少、氣氛低沉,所以在序幕中增加莊周修道回家路上戲蝶的情節,增加了二十幾個演員扮演蝴蝶,眾蝴蝶不時地穿插在全劇當中,不僅活躍了全劇的氣氛,對全劇的高潮也起到了烘托和推進作用,而且,在全劇當中形成了突出、鮮明的“蝴蝶意象”!
此外,為了樹立莊周的整體形象,筆者一反傳統劇和傳統觀念對于莊周的主觀評判。全劇當中有些經典唱詞取自《逍遙游》。
為了樹立莊周的高大圣賢形象,在尾聲中對《逍遙游》的主要精神進行了高度概括。即:
[伴唱:啊!……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
圣人無名,王人無劍。
無愛乎大愛,無知乎大知
無為乎大為,無智乎大智
鯤擊三千水,鵬垂天邊云。
直上九萬里,天宇任高飛。
(合唱,音樂大作)
此時全體演員聚集臺上,載歌載舞,從演員、音樂到燈光、服裝、道具、效果、布景都得到升華,將全劇推向高潮!
(二)人物形象
莊周的形象:半人半仙,飄逸、自然、灑脫、陽光!身穿寬松新式道袍,右手持云帚,左手持回音合(莊周修道的法寶——可以變幻人形和場景,內置可以旋轉的閃耀強光),腳踏云車,高唱“乘長風游九洲越嶺渡江”(滿臺云霧繚繞)。飄然、幻化的形體特征,尤似美麗蝴蝶。
田氏的形象:平和、善良、真誠。頭戴巨星蝴蝶結,身穿七尺超長水袖,夢蝶、守靈、盟情、劈棺、化蝶均以美麗、流暢、飄然的舞蹈動作貫穿整個人物行動當中。
少婦的形象:真實、可愛、自然、美麗,給人楚楚可憐的感覺,再嫁也是自然。整個表演儼然一只生命短暫而美麗的蝴蝶。
王孫的形象:年輕、瀟灑、風流倜儻。在調情和裝病的戲中,給人以真實可憐的感覺。
(三)音樂創作
集中音樂表現力,現代和古典相結合。應用的現代樂器有:電子琴、小提琴、吉他、銅管樂器,電聲樂器;民族樂器有:京胡、二胡、琵琶、月琴、竹笛、笙等。在演唱方面,借鑒民歌和流行唱法進行演唱。唱詞 “人生本似蝴蝶夢, 虛幻真情皆空緣”,利用委婉的旋律突然向上揚起,翻高八度,形成聲音和情感的穿越。
在作曲方面,全劇的音樂風格:委婉、流暢、美麗、動人、激昂。不僅融入了湘劇彈腔、昆腔的旋律特點,而且還融入了現代流行歌的旋律因素。
尾聲一場戲,唱詞“鯤擊三千水,鵬垂天邊云。 直上九萬里,天宇任高飛”,采取轉調手法來豐富旋律和音區變化,利用多聲部及和聲來體現全劇變幻的情節,以及人物的豐富情感,將全劇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四)舞美創作
《蝴蝶夢》在舞美的創造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從序幕開始,以山清水秀、遠山近嶺、繁花似錦的自然景物和似幻、似仙的云霧繚繞的美麗景色相融合。莊周上場的時候,腳踏云車緩緩從天而降,令現場觀眾嘆為觀止!靈堂中的婚禮一場戲,背景為詩詞與巨型太極圖,“鯤擊三千水,鵬垂天邊云”——取自《逍遙游》的經典詩句掛在太極圖兩旁。莊周手擎“回音合”幻化出婚禮的全部場景,幾十個蝴蝶演員,抬著巨大的紅喜字上場,邊吹邊打,喜氣洋洋地為田氏和王孫舉行婚禮。突然,幾百只真實蝴蝶怦然而出,全體觀眾感到十分意外,此創意在劇場產生轟動效應。寫實派真實蝴蝶滿臺飛舞,與現場的幻化場景結合,產生了美麗、虛幻、玄化、空靈的效果。
綜上所述,《蝴蝶夢》在遵循傳統戲曲基本元素的基礎上,增加了現代音樂、現代舞蹈、古今結合的服裝、道具、現代音響燈光效果、多媒體設計技術、現代多聲部演唱法、雜技等多元素表現手法。在視覺效果、聽覺效果、情感效果上創造全新的概念。像“蝴蝶效應”那樣,一個細小的振動引發長久而強烈的震蕩。戲曲導演充分利用現代元素和先進技術,創作出具有現代審美價值的新型戲曲,在傳統和創新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作者單位:衡陽市湘劇團)
責任編輯: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