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瑜
現代美術呈多元化格局,流派紛呈各顯神通。許多評論家認為:曾傳興的繪畫風格應當歸屬于85新潮美術以來中國古典寫實主義油畫思潮的范疇,是新古典主義的畫風,上述說法或多或少地給曾傳興的繪畫作品安上了“相對”的一個定語:如“后古典”、“新古典”、“寫實主義”等等。近年來他的作品獲獎頻頻,如:2001年油畫《來客》獲首屆中國油畫大展銅獎。2002年《家園》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獲湖南展區銀獎;2003年《青春祭》入選全國第十七次新人新作作品展;2003年《逝》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精選作品展。這些作品無疑均采用了古典主義繪畫的一些語言:素描、透視、造型、光影、色彩、等法則和技術,但應該看到:曾傳興在創作目的、繪畫觀念以及表現方法方面,并不是老一套翻版,他吸收了當代藝術的觀念進行創作。可以說是當代藝術的另一種藝術形式的繼續。我們必須認識到,無論何種藝術形式,其所反映和表現的都是現代社會變化給人們帶來的社會心理特征,都是藝術家對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對于一個年輕的有一定影響力的畫壇新秀來說,任何定語對作者都是一個束縛。
通過曾傳興的一系列作品,我們能夠體會到他特殊的隱喻結構,這是關于人生,婚姻、美的問題的思索。用紙衣包裹著青春美麗的現代女性形象,給了人們以強烈而又獨特的視覺感受:首先,紙的特點是脆弱、單薄、易逝。暗示著女人青春的短暫,同時也象征著世間上美好事物的短暫。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視覺感受是當代性的。其次,紙衣的造型、折皺、塊面、光影、質感更能表達出油畫語言的技術含量。
在他創作《紙新娘》系列作品中,人物的背景處理完全背離了古典主義的技法,沒有去追求古典主義的視覺效果,即使是在作為“視覺”中心的人物描繪中,雖然以古典技法所表現的效果為主,但在整體中有意識地留下筆觸,打破古典技法在作品中的完整性。從內容上來看,他嘗試著描繪與古典主義的精神氣質不一樣的東西,無論是人物的形象、神情、衣著,還是精神感受,塑造的是一個完全的中國當代都市的時尚人物。她的形象、表情、飾物、夸張的動態都是時尚的。對于一個當代畫家而言,選擇傳統形式和選擇時尚形式并無不同。關鍵是繪畫作品是否具有當代性,是選擇利用還是直接拿來這有本質區別。不斷創新是藝術發展的規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是藝術創新的規律。虛無主義和保守主義都是發展民族繪畫的障礙,而在曾傳興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他注意了上述兩點。他用古典的油畫語言、技巧,表現當代的精神、心靈面貌,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形成個人的語言風格。
責任編輯:蔣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