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新
教師是一個國家教育發展的脊梁。一個國家的教師質量從根本上決定著教育的質量,進而決定著人才的質量、科技的質量和國家的發展速度與潛力。尤其是優秀教師,他們不但師德高尚,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而且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扎實的教育功底和精湛的教育藝術,是學校教育改革的帶頭人,更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楷模。從學校來說,優秀教師還是教師群體發展的專業引領者,是高質量教育服務的提供者,是學校發展的促進者。因此積極培養優秀教師,建設一支在優秀教師帶動下,具有良好政治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現就我校在優秀教師培養方面的工作,談一點體會。
一、培養教師的優良個性品質
一個教師要想成為優秀教師,他必須具有以下品質:要熱愛教師職業,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要有寬廣厚實的業務知識、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要有成才和競爭意識、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堅強意志;既學習他人又不斷創新,并結合教學實踐開展科學研究。這些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首先離不開教師個人的努力,但也離不開學校的培養。
1.培養教師良好的職業理想
良好的教師職業理想是優秀教師成長的動力,但其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和多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崇高的事業心、強烈的敬業精神是“師魂”。 一個教師有了“師魂”,才能對教育充滿激情,教學水平才能發揮至極致,盡顯其人格魅力。幾年來,針對青年教師剛進入學校時存在著的“高理想”和“低現實”的矛盾,我校加強了職業理想的教育和人文關懷,并引導青年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實踐的磨練,進一步深化職業的感情和認識,很快形成了良好的教師職業理想,使其從事教育工作的理想也逐漸確定、穩固。
2.引導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關鍵要素,它位于教師專業結構中的較高層次,對其成長有重大影響。教師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工作本質的理解,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學行為,甚至還間接地影響著未來教育的發展。為此,學校通過我校校刊《云梯論壇》向廣大教師,介紹了大量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家的先進教育理論,并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運用先進教育理論指導教學。通過這些學習,教師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更新了教育觀念,樹立了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廣大教師認識到了自己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上來。從而提高了教師綜合素質,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幾年的實踐證明,青年教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與摒棄舊的教育理念的周期越短,則其成長為優秀教師的速度越快。
3.注重教師能力素質的培養
教師的能力素質即教學實施能力是優秀教師成長的核心要素,它是教師的思維在其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體現。這種能力主要包括: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計劃和安排;對教學活動的監察、評價和反饋;對教學活動的調節、校正和自我控制。事實上,教學活動極其復雜,包括的方面和涉及的因素多種多樣。因此,教師能力素質的表現也是多元的。為此,我校要求所有教師在上完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后,積極開展回顧和評價,并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其目的在于修正教學行為,實現教育過程的最優化,明確要求教師在教案后寫教后記,期中寫階段性總結,期末寫學期性總結。
4.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活動
創新和科研是優秀教師成長的源泉,是名師成長的一條重要途徑,是一般教師走向優秀教師的階梯。為了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科研處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措施。首先是規定每個教研組必須每年申報一個校級課題,每個教研組每學期交學校或科研處的論文不少于本組教師的50%;其次,每年申報新課題時,將一些年輕有為的后備教師選為主要研究人員或課題負責人之一;第三,積極鼓勵教師個人申報市級以上課題;第四,凡積極向各級各類教育刊物投稿并被刊用的教師,年終評優、評先優先;采用稿費制向投稿教師發放一定的報酬;在課題研究中取得較顯著成績者學校另給予重獎。通過上述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積極性。在主管教育科研的副校長、科研處的領導下及各教研組長的帶動下,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二、創建優秀教師成長的外部環境
在教師成長的過程中,學校的作用舉足輕重,優秀的學校不僅是教師工作的場所,更是教師不斷發展、創新的平臺。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尤其是一個民主、寬松、教科研意識濃厚的氛圍,對優秀教師的成長關系極大。學校一方面要樹立新的優秀教師成長觀,把學校建設成為優秀教師成長的能源基地;另一方面學校要注重教師成長的“過程”管理,使學校的常規工作轉化為推動優秀教師培養、促進優秀教師成長的有利因素。近年來我校總結出的“五子”培養方式,對我校優秀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指路子
學校每年在把好教師入口關的同時,通過學習、教育,完善教學常規考核制度和以老帶新結對子制度等,做好教師發展導向。科研處每一學年的開始,都要給青年教師確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和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如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教學風格的發展方向,等等。
2.搭梯子
學校利用各種渠道想法子,搭梯子,為教師的進步和成長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的措施。
(1)實行“三個一”的課堂教學管理。科研處要求教師每期提供一個教育或教學方面的典型個案,期中和期末完成一篇教學反思,每學期上一節公開課、研究課或研討課。
(2)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成長。在每個學期,科研處都要將本學期要求教師學習的新教育教學理論,打印成冊,分批發給教師,便于教師自學;要求教研組每周三下午理論學習時間開展一次集體備課,以說課的形式,各教研組教師把各自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難問題放在一起集中討論,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發揮集體智慧,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質量,使每個學生接受到整個備課組甚至教研組的教學精華,從而縮小平行班級之間的教學差距,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處不定期開設了“市級學科帶頭人”專題講座,組織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其梯隊教師外出學習、交流;逐級選拔有培養前途和發展潛力的教師,逐級推優舉能,幫助其站穩腳跟,打響牌子,拾級而上。
3.壓擔子
在青年教師的任用上,我校是充分信任,大膽使用,讓他們到教學第一線擔任重要的教學任務,鼓勵他們努力成為教學骨干;并且給青年教師提出教育教學研究任務,讓他們主持和開展課題研究,定期寫出課題階段性總結或高質量的教學反思、教學論文;讓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舉辦的各類教學比武活動,積極上研究課或公開課,讓教師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實踐中提高能力,在壓力中奮進。
4.建臺子
學校想方設法為教師創設登臺亮相、脫穎而出的舞臺。我校要求青年教師積極參加上級開展的各類教學比武,每學期組織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每學期組織質量分析和學習研討;每學年對取得教育教學業績的教師給予獎勵;每年進行一次“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師”評選獎勵;每兩年評選一次“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這些活動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使真正有事業心、有才干的教師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也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科研作出自己的貢獻。
5.結對子
每個學期,學校和科研處都要安排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通過示范教學、理論講座、課題研究講座等形式把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教育科研方法傳授給本校教師。目前,我校有八位省級骨干教師、二十位市級學科帶頭人和十七位縣級學科帶頭人,一方面我們要求省級骨干教師上1-2節示范課或有關的教育理論專題講座,市級學科帶頭人至少上2節示范課;另一方面,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凡新教師都必須配備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省級骨干教師或市、縣級學科帶頭人作師傅,通過優秀教師的“傳幫帶”,加快了我校年輕教師的成長。通過 “結對子”師徒結對活動的開展,我校相當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了各學科的教學能手或骨干。
(責任編輯:胡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