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夫 唐 瓊 吳 鋼
摘要從國際上主要學位論文開發機構的實踐著手,分析其學位論文開發服務中版權問題的解決模式,并以此為基礎,為我國相關機構開發利用學位論文提出如下建議:與大學簽署合作協議:以獲得作者授權為前提開發學位論文;建立合理的報酬支付模型;妥善處理第三方版權問題,加強用戶管理;優化公益性學位論文開發的市場機制。
關鍵詞學位論文版權知識產權
學位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開發利用學位論文有利于發揮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學位論文開發涉及作者、學位授權機構、學位論文收藏單位、加工服務單位、用戶等多個環節,版權問題十分復雜。部分國際機構在學位論文的開發與服務方面起步較早,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和成功的模式。張學福、孟連生曾就國內外部分學位論文數據庫的服務、數字資源建設方式、版權問題等加以比較,陳傳夫、韋景竹論述了國外部分機構處理學位論文傳遞知識產權問題的方式,曹樹人、黨躍臣提出借鑒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維吉尼亞工學院圖書館解決學位論文館際互借版權風險的部分對策。本文將在全面分析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6家學位論文服務機構開發實踐的基礎上,探討學位論文開發服務過程中版權問題的解決模式,以期為我國學位論文開發利用提供借鑒。
1國外主要學位論文開發機構及其實踐
1.1UMI學位論文出版
UMI學位論文出版(Universal Microform Interna-tionally Dissertation Publishing,簡稱UMI)隸屬于Pro-O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公司,1938年開始出版學位論文,是目前世界上最早且最大的博碩士論文收藏和供應商。UMI于1999年與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版權局簽訂聯合協議,根據該協議,UMI負責存儲1997年以來美國高校出版的數字學位論文,成為國會圖書館指定的收藏全美博碩士論文的分館,并可代理作者向美國版權辦公室以電子方式登記版權。UMI負責統一加工各大學提交的學位論文信息,并為每篇學位論文分配ISBN號,博士、碩士論文分別收取55美元、45美元的出版費用,若作者選擇開放存取出版,則需另行支付95美元。
UMI主要通過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Theses Databases(簡稱PQDT)提供電子學位論文元數據和全文服務,未訂購用戶可預覽電子學位論文前24頁。用戶也可通過學位論文快遞訂購紙質和縮微版本。未裝訂的論文如通過特快專遞送達,每份價格為68美元,通過普通郵遞,則為44美元。軟、硬裝版論文價格分別為每份78、95美元,論文的縮微制品價格為63美元一份。此外,從2005年開始,UMI推出開放存取的出版方式,通過PQDT、PQDT Open數據庫、大學圖書館機構庫,向用戶免費提供這類學位論文的全文。
1.2學位論文網絡數字圖書館
學位論文網絡數字圖書館(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簡稱NDLTD)是由vigimia Tech牽頭組建,并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國際組織。迄今為止,NDLTD已有來自澳大利亞、歐洲以及北美的200余名成員。NDLTD采用分布式的學位論文開發利用架構,即由會員單位對學位論文加以收集、整理、描述和儲存,再由NDLTD提取收割元數據,并匯總到統一的元數據庫。而與其相關的技術、標準與行政問題主要由NDLTD提供支持。NDLTD主頁提供了三種檢索方式:分類目錄瀏覽、關鍵詞檢索和專家檢索,并為用戶提供免費的文摘,部分論文可免費獲取全文。根據作者要求,NDLTD文摘數據庫鏈接的部分全文分為無限制下載、有限制下載、不能下載幾種方式。
1.3澳大利亞數字學位論文項目
澳大利亞數字學位論文項目(Australas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簡稱ADT)于2000年投入運行,主要目的在于創建一個可通過互聯網獲取的、分布式的全國數字學位論文數據庫。其運行機制與NDLTD類似。它由澳大利亞7所大學及澳大利亞大學圖書館委員會提議創建,由基礎設施及設備計劃研究資助。ADT提供的學位論文均可免費獲取書目信息。學位論文全文的標準文檔安全設置是只能允許閱讀和打印,部分學位論文提供了PDF格式的免費下載、打印服務。一些機構的學位論文必須付費才能通過文獻傳遞獲取。ADT項目的發起者倡導獲取該項目的學位論文應不受任何限制,同時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但在實際運行中,部分參與機構要求根據下載和打印次數收費。ADT提出,任何支付行為都必須發生在PDF文檔被點擊打開之后;在收費前應提供學位論文部分頁碼的免費閱讀;并要求這些機構提出一種適用的在線支付系統。
1.4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館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簡稱為LAC)于1965年開始提供學位論文服務,目前已有來自加拿大“大學與學院聯盟”的60余所大學參與。加拿大法定呈繳制度并未規定學位論文必須提交至LAC,大學向LAC提交論文均是基于自愿的基礎。1997年,LAC與UMI訂立合約,將1998-2002年的學位論文全部交由其數字化。LAC有兩種學位論文的提交方式,一種是將紙版學位論文提交至UMI出版,一種是LAC直接從建立學位論文數據庫的大學收割電子學位論文元數據及全文(2005年開始)。LAC提供三種獲取學位論文的方式:一是提供學位論文縮微制品的館際互借;二是無法通過數字形式獲取的學位論文可向UMI購買復制件;三是通過These Canada Portal提供學位論文元數據及全文的免費獲取服務,其中包括由UMI數字化的1998-2002年學位論文(2004年開始提供)和從大學學位論文庫收割的元數據及全文。
1.5英國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
英國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British Library Docu-ment Supply Center,簡稱BLDS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獻供應者。它向世界各類型圖書館和組織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期刊、書籍、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等各類型文獻的傳遞服務。其中,學位論文是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之一。BLDSC提供來自英國106所大學、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年限的博士論文紙質或縮微版本的文獻傳遞服務,可供在線檢索的博士學位論文收錄范圍為1980年至今。BLDSC學位論文的記錄可通過大英圖書館公共目錄以及Index to Theses檢索。現階段僅提供學位論文的全文傳遞服務,BLDSC將來自英國高校的學位論文分為三種類型:
A類是沒有購買限制的學位論文,獲取全文時不需論文聲明表;B類是有一定購買限制的學位論文,獲得全文需提交論文聲明表,表明申請人尊重作者或作者所在大學的版權,未經作者或大學的書面允許,不得在出版物中引用或摘錄相關信息;c類是屬于劍橋大學的學位論文,這部分論文只有大英圖書館的注冊用戶才能出借,且需提交論文聲明表,如購買復制件需與劍橋大學圖書館聯系。在參與學位論文庫建設的106所大學中,有80所大學提供的是A類學位論文,25所大學提供B類學位論文。BLDSC采取兩種方式傳遞學位論文,一種是出借學位論文的縮微膠片,一種是出售學位論文的縮微膠片或紙本(分為硬皮包裝和軟皮包裝)。其收費根據用戶所在的地區和類型有所不同。
1.6學位論文索引
學位論文索引(Index to Theses)僅提供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大學學位論文文摘,包括光盤、紙質版本和網絡版。學位論文書目信息來源于BLDSC和部分大學。1716-1950年的學位論文僅提供題錄信息,1986年以來的學位論文索引均添加文摘信息。Index to Theses提供了三種學位論文文摘和索引的訂購方式供用戶選擇:(1)同時訂購電子版本和紙質版本,價格為每年490英鎊;(2)僅訂購電子版本,價格為每年450英鎊;(3)僅訂購紙質版本,價格為每年470英鎊。另用戶如要購買1716-2007年全部數據的光盤,需支付1950英鎊及增值稅。為促進在線訂購,Index to Theses從2008年2月28日開始增加了全文獲取的功能。大約有0.5%的記錄增加全文獲取鏈接,多數學位論文記錄提供至BLDSC的鏈接,直接顯示論文在BLDSC的訂購號。

2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服務中版權解決模式的綜合分析
2.1授權機制
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均以獲得作者授權為前提開展服務,其授權機制主要包括:
2.1.1獲得授權的途徑
國際上學位論文開發機構多采取通過與大學合作取得作者授權的方式。如UMI與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合作大學規定作者在提交學位論文時需簽訂一份授權協議,同意將學位論文提交給UMI出版,這樣就免去了與單個作者簽訂協議耗費的成本。LAC并不強制作者提交學位論文,但各大學的規定不盡相同,有的大學要求學位論文必須提交給LAC。BLDSC要求參與大學協助,規定博士學位申請者必須完整填寫一份大英圖書館授權協議表作為學位論文呈繳的標準程序之一。參與ADT項目的大學中已有24所大學要求學生必須向ADT呈繳電子學位論文。
2.1.2授權類型
本次調查的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與作者簽署的均為非專屬授權許可協議。根據協議,學位論文作者仍然保留對學位論文處置的所有權利,并可尋求其他出版商繼續出版論文。如LAC與作者簽訂的協議中明文規定:“作者保留對學位論文版權的擁有權及精神權利,并能處理根據非專有許可授予LAC的任何權利。”BLDSC在“英國學位論文與版權”文件中指出,“大英圖書館僅根據特定的需求、因出借或保存的目的制作學位論文的單份復制品,這一行為并未構成出版,……學位論文的復制件將被出借或出售給個人或圖書館。但在此過程中,作者的版權并未受到侵犯。提供的復制件仍受版權法的保護。”
此外,考慮到作者可能準備擷取學位論文的部分內容向同行評審期刊投稿、論文涉及專利權或其他潛在的商業價值等因素,一些機構的授權協議還提供了限制學位論文使用的條款供作者選擇。如在與UMI訂立的非專屬授權協議中,作者可選擇論文6個月內、或1年內、或2年內禁止發布;也可選擇論文不可通過搜索引擎獲取,或不可通過第三方出售。NDLTD規定,作者可以選擇允許通過網絡在世界范圍內獲取學位論文的全文或部分(鼓勵采用此方式),或限制在大學校園范圍內使用(在出版商已經出版了學位論文或其他政策規定必須這樣做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館際互借或UMI提供的有償服務管理控制電子學位論文的共享。但NDLTD也指出大學應詢問作者允許學位論文在多長時間后(如1年或3年)擴大獲取范圍。ADT則提出,論文限制獲取的時間不宜超過3年。
2.2付酬方式
從調查的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來看,開展全文服務收取費用的機構一般都規定必須向作者支付版稅。依據授權協議,UMI向作者支付出售學位論文所得純利潤的10%作為報酬,但只有某年學位論文的版稅累計達到10美元才會支付。若作者未能及時向UMI提供現有的聯系地址,則不會向作者支付版稅。BLDSC向作者支付的報酬為每年學位論文復制件出售收入的10%(從第二份復制件開始計算)。每年4月向作者支付版稅,作者有義務告知大英圖書館聯系地址的變更情況。2002年。LAC與UMI達成了免版稅的服務協議,根據該協議,UMI將保留學位論文出售所得的版稅,用以抵消其出版學位論文所需的費用。ADT則認為,若對學位論文全文的獲取收費,則必須向作者支付報酬,并提出應建立報酬支付模型,具體支付數額由各大學自行決定。
2.3版權材料的處理
學位論文可能涉及第三方版權內容,如學位論文部分內容已經在期刊發表或部分內容為作者與他人合作完成。為避免可能出現的版權糾紛,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一般對此有詳細規定。如UMI在授權協議中規定,如果UMI認為第三方權益未受保障,可以選擇該學位論文不予傳播發布;作者需代表并保證本人是作品的版權人,且獲得允許UMI復制和發布包含于學位論文中任何第三方材料的必要權利,包括所有獲取、陳列、運行或印刷學位論文所必須的任何非公共第三方軟件使用的許可;對于任意第三方因學位論文存在的版權瑕疵而針對UMI提出的權利訴訟,作者負有全部責任并需支付相關費用。LAC則規定,作者需保證學位論文為原創作品,未侵犯任何人的權利,并有權授予非專有許可;如果學位論文涉及第三方版權材料,作者需取得權利人的書面版權許可,授權LAC將學位論文復制、出版、存檔、保存、通過因特網傳播給公眾等;若論文部分內容是與其他作者合作完成,需在提交論文前獲其許可。
2.4版權聲明與注意義務的履行
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非常注重履行版權聲明與注意義務。如NDLTD規定,在未獲得版權所有人正式許可的情況下,學位論文的全部內容均不得以任何格式、任何媒介進行商業化銷售。LAC規定,所有的電子學位論文均只能為學生、學者及公眾個人使用,禁止任何商業性使用、出版或通過圖書館出借。ADT也規定,使用者需保證獲取的學位論文復制件僅用于研究或學習的目的,且之前并未通過圖書館相關部門獲取過該學位論文的復制件。BLDSC承諾在提供的每份學位論文復制件中都將包括如下聲明:“提供的復制件屬于版權作品,沒有適當注明,
對學位論文的引用不得出版”。此外,BLDSC還在學位論文服務主頁發表了專門的版權聲明:“除非1988年英國版權、設計和專利法案允許,或有版權所有者的特殊授權,否則禁止復制傳遞的學位論文。……一些大學要求用戶在訪問特定的學位論文之前填寫論文聲明表。如果您的定單沒有隨之附上一張完整的TDF,您將會得到通知。請注意需要完整TDF的學位論文只能由表單署名人為個人目的使用,不能被添加進圖書館館藏。”
3對我國開發學位論文的借鑒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學位論文公益性開發和商業性開發兩種服務模式,在服務類型上日漸多元,但總的說來,學位論文在開發利用的程度、效果和效率以及程序的規范性等方面與國際上部分學位論文機構的開發實踐仍存在一定差距,版權問題更是成為我國學位論文開發服務發展的瓶頸之一。借鑒其版權問題處理的成功經驗,有利于我國學位論文開發服務的縱深發展。
3.1學位論文開發機構應與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大學在學位論文開發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大學通過其版權政策,能夠協助開發機構獲得學位論文作者的授權,并在論文提交過程中發揮督促、監督和組織的作用,從而避免與單個作者聯系授權存在的耗費時間長、成本高、效率較低等缺點。美國Dissertation.com公司1999年成立以來出版的學位論文數量尚未超過1000篇,主要原因就在于它采取的是單獨與作者聯系獲得學位論文出版授權的方式,效率較低,限制了學位論文的大規模開發與服務。另一方面,許多大學本身就是學位論文開發的主體。如參與NDLTD、ADT項目建設的大學均投入資金與人力物力,負責建設、維護和運行分布式學位論文數據庫。
從國際上主要學位論文開發機構的實踐來看。采取各種措施調動大學參與的積極性,加強與大學的合作是這些機構成功運行的基本方式。如UMI承諾向成為UMI合作出版單位的大學或研究機構提供如下服務:(1)提供UMI電子學位論文管理系統,方便各大學上傳、提交和管理學位論文;(2)出版前檢查每篇畢業論文的完整性;(3)主題編輯專家為每篇學位論文分配檢索描述符;(4)以縮微膠片或數字形式長期保存學位論文;(5)通過Disserta-tions&Theses@Service免費獲取本機構的電子學位論文;(6)向合作大學圖書館提供免費的學位論文MARC記錄;(7)以出版前的折扣價格向學校及作者提供非電子形式的學位論文全文復制件等。UMI與大學的合作頗見成效,共有來自世界(主要是歐美)1000余家大學與研究機構向UMI提交學位論文。其中美國就超過700家,占美國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大學數量的99%。
ADT接受隸屬于澳大利亞大學圖書館委員會的大學加入,目前參與建設的大學已有40所,超過該委員會成員數的82%。ADT為所有參與學位論文建設的成員免費提供建設學位論文庫的軟件支持以及紙本論文回溯建庫的軟件支持。并提供數據庫建設的各項標準、技術參數等的指導。NDLTD項目的參與者可收割聯合書目數據、具備申請NDLTD獎項的資格、成為NDLTD委員會及指導委員會成員、獲得指導項目(MentoringProgram)的協助、獲得年度會議注冊費的優惠等。LAC也為參與大學提供了免費從加拿大國家目錄AMICUS下載學位論文MARC記錄等服務。
我國學位論文開發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參考借鑒國外機構做法,制定相應措施加強與大學的合作。
3.2以獲得作者授權為前提開發學位論文
2007至2008年,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方數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均被博碩士控告侵權,認為其未經作者本人授權,擅自將他人的論文收錄入數據庫并出售給一些單位和個人。而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被323名博士和179名碩士先后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權并賠償每篇論文1-3萬元的損失。盡管萬方數據公司聲明其制作的學位論文數據庫具有公益性質,但仍處于被動境地。因此,學位論文開發機構無論其商業或公益屬性,均應獲得論文作者授權。可與作者簽署非專屬授權許可,作者保留對論文處置的一切權利,可自行選擇論文公開的范圍、時間,根據作者選擇的學位論文使用限制開展服務。問題是如何鼓勵作者授權?
為獲得更多作者授權,學位論文開發機構應采取多種宣傳教育方式,如在主頁開辟學位論文知識專欄,發放傳單、手冊等,幫助作者了解學位論文涉及的版權問題、電子學位論文提交流程等知識。我們調查了國內主要學位論文開發機構網站,發現均未提供相關信息。而從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來看,UMI制作了專門的宣傳手冊、出版指導、版權問題資料供下載,NDLTD、ADT在其主頁提供出版機構對于學位論文在線獲取的態度調查,ADT還向作者提供本人學位論文利用次數的統計等。這些措施均有利于加強與作者的合作,獲得更多授權。
建立榮譽典藏制度也有利于鼓勵作者授權。追求建立覆蓋全面的學位論文數據庫固然重要,但是在我國學位論文數量激增、學術質量存在普遍下降現象的情況下,建立經過評價的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對于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更有意義。如果能夠將學位論文數據庫和科研評價結合起來,經過同行專家評審,建立“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數據庫子庫,對于進入數據庫的學位論文,在申請職位、科研認定等過程中給與相應承認,這種模式應該更能調動論文作者參與學位論文開發的積極性。當然這一模式的實現還在起步階段,需要有行政力量的鼓勵和支持。
3.3建立合理的報酬支付模型
從國外學位論文開發機構實踐來看,即使開展的是公益性服務(如BLDSC),若學位論文服務除成本外可獲得收益的,均依照年度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作者支付報酬。這是保護作者權益的法定義務。《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規定向每篇論文的博士生作者一次性支付價值3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數據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8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向每篇論文的碩士生作者一次性支付價值2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數據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3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這種一次性支付方式有簡單易行的優點,但并未考慮學位論文的使用率問題,也無法律支持。贈送閱讀卡是否合法也無法律依據(合同不能約定第三方的權利)。我國學位論文開發機構可參照UMI、BLDSC等機構的報酬支付方式,劃定一個起付標準,若每年學位論文傳遞、下載或出售數量在此標準以上的論文,可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報酬。另學位論文作者應承擔及時通知論文開發機構通訊地址變更的義務,達到報酬支付公平、程序節約、提高效率的目的。
3.4妥善處理第三方版權問題,加強用戶管理
為妥善解決第三方版權問題,建議我國學位論
文開發機構在授權協議中要求作者保證本人為論文作者,若論文涉及第三方版權內容,可采取兩種方式解決:一種是版權問題未解決的論文不予收錄,即必須獲得第三方版權材料所有人、論文合作者等的發布、傳播論文的書面許可,該許可必須與論文一同提交,要求作者承擔以后可能出現的權利訴訟責任及相關費用等,即UMI、LAC等采取的模式;一種是對論文中涉及第三方版權的內容實行限制獲取,直至版權問題解決,即ADT采取的模式。
此外,加強用戶管理、盡到版權聲明與注意義務也應成為學位論文開發機構重視的問題。這一方面是對作者權利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開發機構規避終端用戶侵權行為帶來的風險。版權聲明一般包括如下內容:(1)只能用于個人學習與研究的目的,不允許用于商業出售;(2)電子學位論文或通過館際互借獲取的學位論文不能作為圖書館館藏資源提供外借服務;(3)對學位論文的引用要有適當注明。
3.5優化公益性學位論文開發的市場機制
版權制度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在保護相關權利人知識產權的同時,為充分發揮學位論文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需要引入市場機制加以推動。學位論文的公益性服務也存在市場問題。國際上很多公益性服務就是采用市場推動的,如通過外包方式實現公益性服務的目標。認為公益性服務就是免費服務的觀點是片面的。公益性服務也可以有合理的市場機制與投資回報,但這些回報不能用于分紅。即使是以營利為目標的學位論文服務也應當鼓勵,因為競爭同樣會增加公益性服務的活力。事實上,這兩種服務方式并不矛盾,反而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
因此,提高我國學位論文的利用和服務水平,就必須加強這兩種服務方式的建設,并且在這兩種方式之間建立起一種有效的合作機制,促進學位論文資源的開發利用。國際上公益性與商業學位論文開發機構間就非常注重合作。如LAC于1997年就與UMI訂立協議,將1998-2002年的學位論文全部交由UMI出版(這部分論文已于2004年在These Can-ada Portal免費提供),此后,各大學亦可向UMI提交紙質或電子版本學位論文出版,每篇學位論文UMI均向LAC提供兩份縮微制品以供保存。而根據2005年LAC與UMI達成的協議,從2006年9月開始,UMI將逐月向LAC提供從2002年9月開始數字化的學位論文,這些論文都將由LAC提供免費獲取服務。BLDSC也與Index to Theses充分開展合作,BLDSC向Index to Theses提供學位論文題錄和文摘信息,其收藏的學位論文均可通過Index to Theses檢索,而Index to Theses新增了直接鏈接至BLDSC學位論文訂購號的功能,有利于提高BLDSC收藏學位論文的利用率。商業性與公益性機構的聯合服務,既有利于公益性學位論文開發機構依托商業機構已有的成熟技術加工和保存學位論文,擴大學位論文的傳播范圍,也有利于商業機構獲得更多的學位論文信息,達到雙贏的目的。
我們認為,國家在學位論文資源開發利用上,可以對公益性的服務方式進行投資,并對公益部門的收集與服務進行評估與監督。同時,可以通過許可和授權的方式,鼓勵學位論文的產業經營性服務的發展,在正確處理好知識產權保護與知識傳播利用關系的同時,允許投資者取得應有的經濟效益。